補肝菊花散

BU GAN JU HUA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惠》卷三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肺經 18%
脾經 14%
腎經 12%
心經 8%
膀胱經 6%
胃經 6%
膽經 6%
大腸經 4%
三焦經 2%
肝經
肺經
脾經
腎經
心經
膀胱經
胃經
膽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補肝菊花散中包含菊花,主要原因在於其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

菊花性涼,味甘苦,入肺、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之效。肝主目,肝火上炎可導致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症狀,而菊花清肝瀉火,可改善眼部不適。同時,菊花也能清熱解毒,可緩解肝火上升引起的頭痛、頭昏等症狀。因此,補肝菊花散中加入菊花,可達到清熱平肝、明目降火的功效,對於肝火上炎引起的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補肝菊花散中加入前胡,主要是因為其疏風散熱、清熱解毒的功效,與方劑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肝熱目赤、頭昏腦脹等症狀的目的。

前胡味辛、性微寒,入肺、肝經,能清熱解毒,疏散風熱,並能宣肺利氣,有助於消除因肝熱上炎引起的頭痛、目赤等症狀。

同時,前胡還可降逆止嘔,配合其他藥材如菊花等,能有效緩解肝熱引起的噁心嘔吐等不適。

補肝菊花散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風散熱,止癢止痛: 防風味辛、甘,性微溫,具有疏散風邪、止癢止痛的功效。菊花則清熱解毒、平肝明目。兩者合用,可有效改善肝火上炎所致的頭昏眼花、目赤腫痛、皮膚瘙癢等症狀。
  2. 協調藥性: 防風的溫和性質有助於緩解菊花清熱解毒的寒涼之性,避免藥性過寒,同時也避免單獨使用菊花可能導致的燥熱之弊。

因此,補肝菊花散中加入防風,不僅有助於提高藥效,更能協調藥性,使治療效果更佳。

補肝菊花散方中加入決明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肝明目: 決明子性寒,味苦甘,入肝、腎經,具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的功效。與菊花、枸杞等藥材搭配,可有效緩解肝火上炎、目赤腫痛等肝熱症狀,同時也能改善視力模糊、眼乾澀等眼部問題。
  2. 疏肝解鬱: 決明子能疏通肝氣,解除肝鬱,有助於改善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脅肋疼痛、情緒煩躁等症狀。

因此,決明子在補肝菊花散中扮演著清肝明目、疏肝解鬱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整體方劑的功效發揮。

補肝菊花散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健脾: 黃耆味甘性溫,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升陽、健脾固表、託毒生肌的功效。菊花散主治肝火上炎,症狀多見頭昏目眩、心煩易怒、口苦口乾等,而脾氣虛弱則容易加重肝火,因此加入黃耆補益脾氣,使氣血充足,有助於肝火下降,緩解症狀。
  2. 升陽舉陷: 黃耆能升舉陽氣,有助於提升機體免疫力,抵禦外邪入侵。菊花散中加入黃耆,可增強體質,減少肝火反覆發作的機率,起到預防和治療的作用。

補肝菊花散中加入沙參,主要是因為沙參具備以下功效:

  1. 滋陰潤肺: 沙參性涼味甘,入肺、腎經,能滋陰潤肺,養陰清熱,緩解肝陰不足所致的目赤腫痛、口乾咽燥等症狀。
  2. 健脾益氣: 沙參亦可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有助於肝氣的疏泄,改善因肝氣鬱結而引起的胸悶、脅痛等不適。

因此,沙參在補肝菊花散中能起到滋陰清熱、健脾益氣的功效,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補肝明目、清熱解毒的療效。

補肝菊花散中加入枳殼,主要原因如下:

  1. 疏肝理氣,消食化積: 枳殼味苦辛,性寒,入肝、脾經。其具有疏肝理氣、消食化積的功效。補肝菊花散以補肝為主,但肝氣鬱結會影響肝血運行,導致肝失疏泄,因此加入枳殼可疏肝理氣,促進肝血流通,達到更好的補肝效果。
  2. 緩解肝氣鬱結導致的消化不良: 肝氣鬱結常會影響脾胃功能,導致消化不良,出現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枳殼能消食化積,改善肝氣鬱結導致的消化不良,有助於提高補肝藥物的吸收和利用率。

補肝菊花散方劑中加入羚羊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解毒、鎮驚止痙:羚羊角性寒,味鹹,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止痙之效。對於肝火上炎、熱毒內盛所致的頭暈目眩、神志不清、驚厥抽搐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二、平肝熄風,通絡止痛:羚羊角能平肝熄風,通絡止痛,對於肝風內動、肝陽上亢所致的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痙攣抽搐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補肝菊花散方劑中加入羚羊角,旨在加強其清熱解毒、鎮驚止痙、平肝熄風的功效,以達到治療肝火上炎、肝風內動等病症的目的。

補肝菊花散中加入車前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肝利濕: 車前子性寒,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之效。菊花亦有清熱解毒、平肝明目之功。二者合用,可協同清熱利濕,對於肝火上炎、目赤腫痛、小便不利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疏肝利膽: 車前子能利水滲濕,可促進肝膽之氣運行,有利於膽汁分泌和排泄。菊花則能疏散肝氣,緩解肝鬱氣滯。二者合用,可疏肝利膽,改善肝膽功能,對於肝膽濕熱、脅肋脹痛、黃疸等症狀具有一定療效。

補肝菊花散中加入枸杞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補肝腎,明目益精: 枸杞子性甘平,入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效。與菊花相配,可增強其清肝明目之力,共同改善肝腎陰虛所致的視力模糊、頭昏眼花等症狀。
  2. 養血柔肝,緩解肝鬱: 枸杞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鐵元素,有助於養血柔肝,緩解肝鬱氣滯所致的胸悶、脅肋脹痛等不適。配合菊花清熱解毒,可有效改善肝鬱氣滯引起的各種症狀。

補肝菊花散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辛溫解表,散風止痛: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膀胱經,具有解表散寒、止痛的功效。其溫陽散寒作用可溫通經絡,緩解肝經風寒所致的頭風、頭痛、眩暈等症狀,與菊花疏風清熱,共奏解表散風之效。
  2. 通竅開竅,改善視力:細辛性辛,可通鼻竅,改善鼻塞流涕,有助於頭目清明,改善視力。此與菊花清肝明目,相輔相成,共同達到疏風散寒、清肝明目的功效。

補肝菊花散中加入酸棗仁,主要考量其安神養肝之效。

酸棗仁味甘酸,性平,入心、肝經,具有養心安神、斂汗止盜汗之功。肝藏血,心主神,肝血不足則心神不安,易導致失眠多夢、心悸不安、盜汗等症狀。而酸棗仁能補益心肝,寧心安神,有助於改善上述症狀。

因此,在補肝菊花散中加入酸棗仁,可以增強方劑安神養肝之效,協同菊花疏風清熱、滋陰明目的作用,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補肝菊花散」以菊花、前胡、防風、決明子、黃耆、沙參、枳殼、羚羊角、車前子、枸杞子、細辛、酸棗仁等藥材組成。該方劑具有補肝、清熱、化痰、止咳、平肝、息風、養心、安神之功效。適用於肝虛風動、肝火上炎所致的眩暈、頭痛、目赤腫痛、耳鳴耳聾、失眠多夢、急躁易怒、口苦咽乾、脅痛、吐血、衄血、月經不調等症狀。

菊花性微寒,味苦辛,歸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散風熱、解毒、活血化瘀、補血活血、補肝明目、抗炎、抗菌、抗氧化等功效。菊花能治療瘡腫毒、目赤腫痛、風熱感冒、頭痛發熱、發熱、頭痛、喉痛、口腔潰瘍、咳嗽、痰多、肝火上亢、目赤腫痛、肝陽上亢、頭痛眩暈、失眠、焦慮等症狀。

前胡性微寒,味辛,歸肺、肝經,具有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等功效。前胡能清化熱痰,可用於治療痰熱壅盛的證狀,如:風熱頭痛、痰熱咳喘、嘔逆、胸膈滿悶等。前胡還能止咳化痰,用於治療咳嗽、咳痰等症狀。此外,前胡具有散風熱、降氣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熱感冒、發燒、頭痛、氣喘等症狀。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防風能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防風能祛風除濕,勝濕止痛,常用於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防風能解痙止痙,常用於治療肌肉痙攣、抽搐等;防風能活血通經,常用於治療瘀血經閉、痛經等;防風能解毒透疹,常用於治療溫熱病、瘡瘍腫毒等。防風是中醫常用的藥物之一,具有多種功效。在使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誤用。

決明子性微寒,味苦、甘,歸肝、腎、大腸經,具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等功效。決明子能治療頭昏目赤、視物不清、青光眼、白內障、夜盲症等眼疾;決明子能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祕,並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黃耆為中藥補氣之聖藥,具有補氣生血、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之效。黃耆還具有排膿、止血、解毒、化腐生肌、生津止渴、補中益氣、健脾胃、補血、固表止汗、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是中醫臨牀常用的補益藥品。

沙參性微寒,味甘,歸肺、胃經,具有滋陰養陰清熱、潤肺化痰、益胃生津、止渴止咳的作用,藥理成分含有皁甙類、多糖、蛋白質等,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支氣管痙攣,用於治療肺陰虛、支氣管炎、胃熱嘔吐、胃陰虛口渴等症。

枳殼性寒,味苦,歸肺、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它能理氣寬中,行滯消脹,主治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其性寒,故不適用於脾胃虛寒、腹瀉洩瀉者。枳殼也能止咳化痰,主治咳嗽痰多、喘息氣促;消食化積,主治食積不消、腹脹腹痛;降氣,主治胃氣上逆、嘔吐呃逆。此外,枳殼還具有破氣、行氣、消痞、散結、除痰、止痛、緩瀉等功效。在臨牀上,枳殼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羚羊角性微寒,味辛,歸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息風止痙、鎮靜安神等功效。羚羊角能治療熱病神昏、抽搐、癲癇、驚風、破傷風、中風昏迷、痙攣、抽搐等症狀。

車前子性涼,味甘,歸肺、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止咳化痰、降氣、補血養肝、清肝明目、瀉下等功效。車前子能治療水腫、尿路感染、泌尿系統結石、咳嗽、氣喘、便祕、貧血、肝炎、黃疸、目赤腫痛等症狀。

枸杞子性平,味甘,歸肝、腎經,具有滋陰、補氣、益精、潤肺、補血養肝、補益肝腎、清肝明目和強筋骨的功效。它能增強免疫力,抗癌與抑制腫瘤,並能降低血糖,促進肝細胞的新生和恢復體力。枸杞還含有維生素C和維生素E,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增加血液循環量,提高身體能量水平,同時還具有抗疲勞的作用。枸杞子可以治療中風眩暈、虛勞、諸見血證、咳嗽血、痿、厥、攣、消癉、傷燥、遺精、赤白濁、腳氣、鶴膝風等。

細辛性溫,味辛,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寒、溫肺化痰,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炎、鼻竇炎、頭痛、身體痠痛等症狀;另外細辛散風除濕,主治風濕痹痛、肢體麻木、寒濕腹痛、嘔吐泄瀉;具有溫化寒痰停飲、下氣消痰、溫肺化飲之功,可治療外感風寒、水飲內停、喘咳、痰多清稀等症狀;細辛也可用於治療寒邪入絡之肌肉關節痛,如頭痛、鼻淵、牙痛、痹痛等。

酸棗仁性涼,味酸,歸心、肝經,具有養心安神、斂汗生津、清肝明目、固本補益的功效。可治療失眠多夢、心悸不安、健忘、煩躁、口渴、盜汗、夜尿頻多、耳鳴、目赤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甘菊花3分,前胡3分(去蘆頭),防風3分(去蘆頭),決明子3分,黃耆3分(銼),沙參3分(去蘆頭),枳殼3分(麩炒微黃,去瓤),羚羊角屑3分,車前子3分,枸杞子3分,細辛3分,酸棗仁3分(微炒)。
上為散。
每服1錢,以粥飲調下,不拘時候。
本方方名,《醫方類聚》引作「補肝甘菊花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腹瀉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補肝菊花散, 出處:《聖惠》卷三。 組成:甘菊花3分,前胡3分(去蘆頭),防風3分(去蘆頭),決明子3分,黃耆3分(銼),沙參3分(去蘆頭),枳殼3分(麸炒微黃,去瓤),羚羊角屑3分,車前子3分,枸杞子3分,細辛3分,酸棗仁3分(微炒)。 主治:肝虛,頭目不利,心膈多煩,筋脈急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