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火定痛湯

XIE HUO DING TO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3%
肝經 21%
脾經 19%
肺經 15%
心經 10%
三焦經 5%
腎經 4%
胃經
肝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三焦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瀉火定痛湯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梔子味苦寒,入肝膽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功效。對於因肝膽火旺、熱毒內盛引起的疼痛,如頭痛、牙痛、目赤腫痛等,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涼血止痛:梔子具有涼血止痛的功效,對於因血熱引起的疼痛,如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等,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梔子在瀉火定痛湯中,不僅起到清熱瀉火的作用,還能涼血止痛,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止痛的效果。

瀉火定痛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考慮:

  1. 緩解疼痛: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瀉火定痛湯多用於熱證引起的疼痛,白芍能滋陰養血,緩解肝陽上亢、血虛生風所致的疼痛,起到輔助止痛的作用。
  2. 和緩藥性: 方中其他藥材多屬寒涼,易傷脾胃,而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能緩解其他藥物的寒性,避免過於寒涼傷正。同時,白芍還能和解藥性,使藥物更易於發揮療效。

因此,白芍在瀉火定痛湯中起到緩解疼痛、和緩藥性等重要作用。

瀉火定痛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瀉火定痛湯多以寒涼藥物為主,甘草性甘平,味甘而緩和,能調和藥性,避免寒涼藥性過於峻猛,對脾胃造成損傷。
  2. 增強療效: 甘草能補脾益氣,緩解因藥物寒涼所致的脾胃虛弱,有助於提高機體抵抗力,進一步促進藥物療效的發揮。

因此,甘草在瀉火定痛湯中起到平衡藥性、增強療效的重要作用。

「瀉火定痛湯」中加入高良薑,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散寒,助藥力: 高良薑性溫,味辛,能溫中散寒,促進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和滲透,增強藥效,有助於更好地瀉火定痛。
  2. 和胃止嘔,緩解不適: 高良薑能和胃止嘔,緩解因寒邪凝滯或熱邪上擾引起的胃氣不舒,噁心嘔吐等症狀,提升患者的耐受性,避免服用藥物後出現的副作用。

綜上,高良薑在「瀉火定痛湯」中起到溫中散寒,助藥力,和胃止嘔,緩解不適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瀉火定痛湯中包含天花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瀉火: 天花粉味甘性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的功效。對於熱邪蘊結於肺胃,引起咳嗽痰黃、口乾舌燥、煩渴等症狀,可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
  2. 利水消腫: 天花粉還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可以幫助體內積液排出,減輕炎症反應,緩解疼痛。對於因熱邪阻滯經絡而引起的疼痛,可起到輔助緩解作用。

因此,天花粉在瀉火定痛湯中起到清熱瀉火、利水消腫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熱邪引起的疼痛。

瀉火定痛湯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化濕:蒼朮味辛性溫,具有燥濕化濕之功效。此方以瀉火定痛為目的,而濕熱常為疼痛之根源,蒼朮有助於祛除濕熱,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2. 行氣止痛:蒼朮氣味芳香,可行氣止痛,對於因氣滯血瘀導致的疼痛,蒼朮能起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的作用。

綜上,蒼朮在瀉火定痛湯中,既能燥濕化濕,又能行氣止痛,可有效改善濕熱、氣滯導致的疼痛,達到治療目的。

「瀉火定痛湯」中包含「杜仲」,看似與清熱瀉火的主旨不符,實則另有深意。

杜仲味甘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之效。方中加入杜仲,旨在緩解因肝腎陰虛所致的疼痛,並補益肝腎,防止過度清熱傷陰。

肝腎虧虛,則筋骨失養,易感疼痛。杜仲補肝腎,可強筋骨,緩解疼痛。同時,杜仲亦可安胎,防止因過度清熱而損傷胎氣。

因此,杜仲的加入,不僅有助於清熱瀉火,更能兼顧補益肝腎,使方劑更加全面,療效更佳。

主治功效


瀉火定痛湯

瀉火定痛湯是中醫經典方劑之一,具有瀉火、止痛、定驚等功效,適用於治療胃火熾盛引起的胃痛。本方藥物組成及性能如下: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芍:**性味酸、微寒,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養血調經、緩急止痛等功效。

  • **蒼朮:**性味苦、辛,歸脾、胃、肝經。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 **杜仲:**性味甘、微苦,歸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安胎補血、潤腸通便等功效。

  • **高良薑:**性味辛、溫,歸脾、胃、膽經。具有溫中散寒、燥濕止痛、溫中止嘔、止嘔、活絡止痛、理氣行氣、降氣、補陽、健脾胃、治瘧、行氣止痛、鎮痛解熱等功效。

  • **天花粉:**性味甘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

  • **梔子:**性味苦,寒,歸心、肺、肝經。具有瀉火除煩、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功效。

組成及功效

  • **甘草:**補益氣血,緩急止痛。

  • **白芍:**柔肝止痛,養血調經。

  •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

  • **杜仲:**補腎強腰,強筋健骨。

  • **高良薑:**溫中散寒,止嘔止痛。

  • **天花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

  • **梔子:**瀉火除煩,清熱涼血。

主治

本方主治胃火熾盛引起的胃痛,症見胃部灼痛、噯氣、口乾,大便乾結,舌紅苔黃,脈象數實。

用法與用量

  • 將上述藥物共研成末,每服6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注意事項

  • 本方含有高良薑,有溫熱之性,故不宜在感冒發熱時服用。

  • 本方含有蒼朮,有燥濕之性,故不宜在陰虛津虧時服用。

  • 本方含有杜仲,有補腎之性,故不宜在腎陽虛衰時服用。

總結:

瀉火定痛湯是中醫經典方劑之一,具有瀉火、止痛、定驚等功效,適用於治療胃火熾盛引起的胃痛。本方藥物組成及性能如下:

  • **甘草:**補益氣血,緩急止痛。

  • **白芍:**柔肝止痛,養血調經。

  •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

  • **杜仲:**補腎強腰,強筋健骨。

  • **高良薑:**溫中散寒,止嘔止痛。

  • **天花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

  • **梔子:**瀉火除煩,清熱涼血。

傳統服藥法


梔子3錢,白芍5錢,甘草1錢,良薑3分,天花粉2錢,蒼朮1錢,杜仲1錢。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瀉火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瀉火定痛湯, 出處:《石室秘錄》卷二。 組成:梔子3錢,白芍5錢,甘草1錢,良薑3分,天花粉2錢,蒼朮1錢,杜仲1錢。 主治:心中猝痛,手不可按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