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五苓湯

JIA JIAN WU LI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9%
肺經 16%
胃經 16%
肝經 9%
心經 6%
腎經 6%
膀胱經 3%
心包經 3%
三焦經 3%
膽經 3%
大腸經 3%
脾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加減五苓湯」

  • 加減五苓湯為中醫方劑,主要成分為柴胡、陳皮、甘草、厚朴、山楂、茯苓、白芍、麥芽、白扁豆、豬苓。
  • 主治功效為:夏秋季發生霍亂吐瀉,體內有伏熱,患者面紅脣紅,口渴。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柴胡

  • 性微寒,味苦,歸肝膽經。
  • 功效:疏肝解鬱、調理肝氣、緩解口苦口乾、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

2. 陳皮

  • 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
  • 功效: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3. 甘草

  •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
  • 功效: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4. 厚朴

  • 性溫,味辛苦,歸脾經、胃經、肺經。
  • 功效: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

5. 山楂

  • 性微溫,味酸、甘,歸脾經、胃經。
  • 功效: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活血化瘀、降氣、清熱利尿、安神。

6. 茯苓

  • 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
  • 功效: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7. 白芍

  • 性平,味苦、酸,歸肝經、脾經。
  • 功效: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8. 麥芽

  • 性甘、平,入脾、胃經。
  • 功效:健脾胃、消食化積、行氣理氣、溫裡溫中、除煩。

9. 白扁豆

  • 性平味甘,入脾、胃經。
  • 功效:補氣、止瀉、健脾胃、消暑、解毒、固崩止帶。

10. 豬苓

  • 味甘、淡,性平,歸腎經、膀胱經。
  • 功效:利水消腫、生津止渴、止瀉、止嘔及改善排尿等多種功效。

總結

  • 加減五苓湯為中醫方劑,主要成分為柴胡、陳皮、甘草、厚朴、山楂、茯苓、白芍、麥芽、白扁豆、豬苓。
  • 主治功效為:夏秋季發生霍亂吐瀉,體內有伏熱,患者面紅脣紅,口渴。

傳統服藥法


柴胡、陳皮、甘草、厚朴(炒)、山楂、白茯苓、白芍(炒)、麥芽(炒)、扁豆、豬苓。
水煎服。
原書治上症,兼服六一散。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五苓散加減而成。五苓散由豬苓、茯苓、白朮、澤瀉、桂枝五味藥組成,具有利水滲濕、和解表里的作用。本方在五苓散的基礎上加入柴胡、陳皮、甘草、厚朴、山楂、白芍、麥芽、白扁豆等藥物,以增強其和解表里、利水消暑的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緩解腹瀉的作用,如果腹瀉較嚴重,應及時就醫。
  • 本方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如果有低血壓的患者,應慎用。

相關疾病


霍亂細菌性食物中毒上吐下瀉面色發紅

相同名稱方劑


加減五苓湯, 出處:《幼科直言》卷五。 組成:柴胡、陳皮、甘草、厚朴(炒)、山楂、白茯苓、白芍(炒)、麥芽(炒)、扁豆、豬苓。 主治:夏秋時霍亂吐瀉,有伏暑在內,面赤唇紅,作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