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肝飲

PING GAN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胃經 17%
脾經 17%
肺經 8%
膽經 6%
三焦經 6%
大腸經 6%
腎經 6%
心經 5%
心包經 3%
肝經
胃經
脾經
肺經
膽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腎經
心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3

方劑組成解釋

平肝飲中加入柴胡,主要基於其疏肝解鬱、降逆止嘔的功效。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歸肝膽經,具有疏解肝氣鬱結、降逆止嘔的作用。肝氣鬱結會導致頭痛眩暈、胸脅脹痛、情緒煩躁等症狀,而柴胡能疏解肝氣,使肝氣舒暢,從而緩解這些症狀。同時,柴胡還能降逆止嘔,對於肝氣上逆引起的嘔吐也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平肝飲中加入柴胡,可以起到疏肝解鬱、降逆止嘔,緩解肝氣鬱結導致的各種症狀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平肝飲中加入白芍,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作用:

  1. 緩解肝陽上亢: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的功效,可滋養肝陰,緩解肝陽上亢所致的頭痛、眩暈、失眠等症狀,起到平肝的作用。
  2. 調和氣血:白芍能養血柔肝,調和氣血,改善肝血不足所致的肝氣不舒、脅肋疼痛等症狀,進一步輔助平肝飲達到改善肝臟功能的目的。

平肝飲中加入香附,主要是因為香附具有以下功效:

  1. 疏肝解鬱:香附味辛、苦,性溫,能行氣解鬱,疏肝理氣,對於肝鬱氣滯所致的胸悶、脅痛、腹脹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調和肝脾:香附入肝經,又兼入脾經,能調和肝脾,使肝氣疏暢,脾氣健運,對於肝脾不和所致的月經不調、乳房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也有療效。

因此,在平肝飲中加入香附,可以起到疏肝解鬱、調和肝脾的功效,有助於治療肝氣不舒、肝脾不和等症狀。

平肝飲中加入青皮,主要是利用其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

青皮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未成熟果皮,味苦辛,性溫,入肝、脾經。其疏肝解鬱作用,可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痞滿、消化不良等症狀。而理氣止痛作用,則可緩解因肝氣不舒引起的疼痛,例如頭疼、乳房脹痛等。因此,在平肝飲中加入青皮,可以更好地達到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從而改善肝氣不舒所致的各種症狀。

平肝飲中加入鱉甲,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項藥性:

  1. 滋陰潛陽: 鱉甲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滋陰降火、潛陽安神之效。對於肝陽上亢、頭暈目眩、心煩易怒、失眠多夢等症狀,鱉甲能有效地滋陰降火,平息肝陽,達到潛陽安神之目的。
  2. 軟堅散結: 鱉甲還具有軟堅散結之效,對於一些由肝氣鬱結所致的症狀,例如乳房腫塊、頸部淋巴結腫大等,鱉甲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綜上所述,平肝飲中加入鱉甲,旨在通過滋陰潛陽、軟堅散結的功效,達到平肝息風、安神定志的效果。

平肝飲中包含檳榔,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作用:

  1. 降逆止嘔: 檳榔味辛性溫,入胃、大腸經,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肝氣上逆所致的眩暈、頭痛、嘔吐等症狀,檳榔能有效平復肝氣,緩解不適。
  2. 疏肝理氣: 檳榔能行氣消積,有助於疏通肝氣鬱結,改善肝氣不舒所致的胸悶、脅痛、腹脹等症狀。

總之,平肝飲中加入檳榔,是為了協同其他藥材,綜合發揮降逆止嘔、疏肝理氣的功效,達到平肝止眩、舒肝解鬱的目的。

平肝飲中包含莪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行氣止痛,消瘀散結: 莪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消瘀散結之效。對於肝氣鬱結所致的頭暈目眩、胸脅脹痛、乳房脹痛等症狀,莪朮能疏肝理氣,緩解疼痛。
  2.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莪朮亦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在一些肝火上炎、肝熱目赤等情況下,莪朮能清熱瀉火,減輕炎症反應。

因此,平肝飲中加入莪朮,可綜合發揮其行氣止痛、消瘀散結、清熱解毒等功效,達到平肝疏肝、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平肝飲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疏肝解鬱:吳茱萸性溫,味辛,入肝經,可疏肝理氣,解鬱止痛。對於肝氣鬱結所致的頭暈目眩、胸脅脹痛、情緒抑鬱等症狀,吳茱萸能起到緩解作用。
  2. 降逆止嘔:吳茱萸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能抑制肝氣上逆所致的噁心嘔吐。平肝飲中加入吳茱萸,有助於穩定肝氣,防止其上逆犯心,達到止嘔的目的。

因此,吳茱萸在平肝飲中扮演著疏肝解鬱、降逆止嘔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治療肝氣不舒、肝陽上亢引起的各種症狀。

平肝飲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緩和藥性:平肝飲常以較為辛辣、苦寒的藥物組成,如龍膽草、柴胡等,容易傷及脾胃。甘草性甘溫,可調和藥性,避免過於寒涼,保護脾胃,使藥物更易於吸收。
  2. 增強藥效:甘草味甘,具有益氣健脾、和緩心神的作用,可以協同其他藥物,更有效地平肝息風、安神定志。例如,甘草與柴胡搭配,可增強柴胡疏肝解鬱的功效,並減輕其燥性。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平肝飲 」

中藥方劑「 平肝飲 」的主要成分包括:柴胡、白芍、香附、青皮、鱉甲、檳榔、莪朮、吳茱萸、甘草。其主治功效為:左邊肋骨以下感覺滿滿的,筋脈拉緊不舒服。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甘草: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芍:中藥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 鱉甲:鱉甲具有滋陰、補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降氣、清虛熱、調經等功效。它味鹹、甘,性寒,歸肝、腎經。滋陰可以增強造血功能,補益氣血,改善體質和增強體力。清熱瀉火可以清除體內熱毒,緩解因熱引起的疾病。平肝息風可以滋陰潛陽,益精凝神,適用於肝風內動,肝陽上亢所致的眩暈、頭痛、抽搐、痙攣、驚厥等症。此外,鱉甲還有降氣、清虛熱、調經等功效。
  • 檳榔:檳榔性苦能破滯,辛能散邪,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它可以殺滅絛蟲、鉤蟲、蛔蟲、繞蟲、薑片蟲等多種寄生蟲;祛除胃腸濕氣,調氣機而降;除煩解悶,祛除胸腹滿悶之氣;行胃腸之氣,消積、行滯;利水消腫,行氣通便,截瘧。檳榔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藥效,治療各種疾病。
  • 柴胡:柴胡的傳統代功效包括:
    • 散風熱、發汗解表
    • 止咳化痰
    • 平肝息風
    • 補陽
    • 清熱瀉火
    • 疏肝解鬱
  • 莪朮:莪朮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健脾胃和消食化積的功效。它可以治療月經不調、小腹作痛、痛經兼寒、氣滯血瘀所致的癥瘕積聚、經閉以及心腹瘀痛等。莪朮還能夠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增強胃排空率,促進胃動力作用。
  • 青皮:青皮性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青皮可疏肝理氣,活血化瘀,適用於肝鬱氣滯、經痛、跌打損傷等症狀。青皮還可以消積化滯,降氣止痛,常與山楂、神麴、麥芽等同用,以增強消積化滯之功。青皮能促進氣血運行,緩解胸悶脹滿、呃逆等氣滯症狀。
  • 吳茱萸: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吳茱萸辛散苦泄,性熱祛寒,能散肝經之寒邪,解肝氣之鬱滯,溫經散寒,溫脾益腎、助陽止瀉。吳茱萸還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調中止瀉、散寒止痛,溫中散寒、降逆止嘔、止痛。
  • 香附: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可治療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脹滿、脘腹疼痛、食慾不振、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香附入脾胃經,具有補益氣血之功,可用於治療氣虛所致的疲乏無力、氣短喘促等症狀。香附辛烈,氣味濃烈,以氣用事,故專治氣結為病,可用於治療乳腺增生、甲狀腺結節等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 平肝飲 」的主要成分包括:柴胡、白芍、香附、青皮、鱉甲、檳榔、莪朮、吳茱萸、甘草。其主治功效為:左邊肋骨以下感覺滿滿的,筋脈拉緊不舒服。

傳統服藥法


柴胡1錢3分,芍藥1錢3分,香附1錢3分,青皮1錢,鱉甲1錢,檳榔1錢,莪朮8分,吳茱萸5分,甘草少許。
若積熱者,加胡黃連;腹滿,加枳實、厚朴;大便秘,加大黃。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溫,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胃及十二指腸炎胃下垂

相同名稱方劑


平肝飲, 出處:《觀聚方要補》卷三。 組成:柴胡1錢3分,芍藥1錢3分,香附1錢3分,青皮1錢,鱉甲1錢,檳榔1錢,莪朮8分,吳茱萸5分,甘草少許。 主治:左脅下痞滿,宗筋努張不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