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黃雞羹中加入大米,主要有兩個原因:
- 增稠及提升口感: 大米在熬煮過程中會釋放澱粉,使湯汁變得濃稠,口感更加滑順,也更易於消化吸收。
- 營養補充: 大米是主要的碳水化合物來源,提供能量,同時也含有部分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於補充營養,使湯羹更具營養價值。
黃雞羹中加入蔥白,主要是因為其具備以下功效:
- 解表散寒: 蔥白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解表散寒、宣肺通鼻的功效。黃雞本身性溫,加入蔥白,可以加強其解表散寒的功效,對於風寒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發熱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 增香提味: 蔥白具有特殊的香氣,可以提升黃雞羹的香味,使湯汁更鮮美可口,增進食慾。
因此,黃雞羹中加入蔥白,既能加強藥效,又能增香提味,是十分合理的配伍。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黃雞羹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老人煩渴,小便黃,無力」,其病機可能與老年人氣陰兩虛、脾胃虛弱相關。
- 煩渴:因氣陰不足,津液虧虛,無法上承於口舌,故見口渴;虛熱內擾,則兼見煩躁。
- 小便黃:陰虛內熱,下焦津液不足,尿液濃縮而色黃。
- 無力: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不足,四肢失養,故見乏力。
此方以食療形式調理,適合老人體虛不耐藥石者,通過滋補脾胃、益氣生津以改善症狀。
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黃雌雞:
- 性味甘溫,入脾、胃經。
- 《本草綱目》載其「補虛羸,益氣力」,能溫中補虛,益氣填精,尤適氣血不足之體。
- 針對「無力」之症,通過補益脾胃氣血,增強體力。
粳米:
- 性味甘平,入脾、胃經。
- 功能補中益氣,和胃生津,《食療本草》指其「平胃氣,長肌肉」。
- 配伍黃雌雞加強健脾益胃之效,助氣血生化,緩解煩渴與乏力。
蔥白:
- 性味辛溫,入肺、胃經。
- 能通陽散結、宣通上下氣機,《名醫別錄》言其「除肝中邪氣,利五臟」。
- 本方用量一握(輕量),取其辛散之性,調暢氣機,防止雞肉、粳米滋膩礙胃,兼助津液上承以止渴。
五味、煮鹽:
- 五味(酸甘苦辛鹹)調和,助開胃醒脾;少量鹽引藥入腎,兼助滋陰。
配伍邏輯與功效推論
- 益氣養陰為主:黃雌雞與粳米相配,健脾益氣、滋養胃陰,解決氣虛乏力與陰虛煩渴。
- 佐以通陽:蔥白輕用,疏通陽氣,助津液輸布,並防補益之品滯脾。
- 食療特性:全方平和,通過飲食調養脾胃,符合「藥食同源」原則,適合老人長期虛損調理。
治療原理總結
本方通過補脾胃、益氣陰為主,兼以通陽調氣,改善老人因氣陰兩虛所致的口渴、尿黃、乏力等症。其機理在於恢復中焦運化功能,使氣血津液得以化生輸布,虛熱自除。
傳統服藥法
黃雌雞1只(治如常),粳米2合,蔥白1握。
上同煮作羹,下五味以煮鹽,空心食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黃雞羹, 出處:《醫統》卷八十七。 組成:黃雌雞1隻(治如常),粳米2合,蔥白1握。 主治:老人煩渴,小便黃,無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