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餅子

蔥餅子

CONG BING ZI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5.0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50%
胃經 50%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蔥餅子方劑中包含蔥白,主要源於其性味與功效:

  1. 辛溫散寒: 蔥白性溫,味辛,具有散寒解表之效。對於風寒感冒、頭痛鼻塞等症狀,能起到溫散寒邪的作用。
  2. 通竅止痛: 蔥白有通鼻竅、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鼻塞不通、頭痛等症狀。

因此,蔥白在蔥餅子方劑中,可發揮溫散寒邪、通竅止痛的功效,改善因風寒感冒引發的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蔥餅子主治產婦因「內積冷氣」所致的小便不通,具體病機如下:

  1. 病因病機

    • 產前體內寒氣鬱積,導致產時「尿胞運動不順」(膀胱氣化失司),產後進一步氣滯寒凝,小便不通。
    • 氣機壅塞則腹脹如鼓,濁氣上攻則悶亂不醒,屬寒凝氣閉之急症。
  2. 證候特點

    • 以「小便不通」為主,伴隨腹脹、神昏,屬寒性實證,與熱結或氣虛之癃閉有別。

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藥物配伍邏輯

  1. (填臍):

    • 《本草綱目》載鹽能「引火下行,通關利竅」,外敷臍中(神闕穴)可溫通經脈、軟堅散結,助氣化下行。
    • 古人認為臍為「先天之結蒂,後天之氣舍」,鹽填臍能激發經氣,驅散寒凝。
  2. 蔥白(切厚片覆鹽上):

    • 蔥白辛溫,具「通陽發散」之力,《千金方》多用其治二便不通。
    • 剝去粗皮取其辛香透達之性,切片厚一指以承艾火,使熱力均勻滲透。
  3. 艾灸(大艾炷灸蔥餅):

    • 艾火溫通十二經,透過蔥白與鹽的媒介,將熱力深透入腹,散寒行氣。
    • 「熱氣直入腹中」即艾灸刺激神闕,激發下焦氣化,使膀胱開闔得利。

治療原理歸納

  • 溫通散寒:鹽、蔥白、艾灸三者協同,驅散下焦寒凝,恢復膀胱氣化功能。
  • 竅道通利:神闕穴聯通三焦,艾灸熱力配合辛溫藥物,開泄閉塞,導氣下行。
  • 急症外治:針對產後不便服藥者,以灸法「從外治內」,速效通閉。

邏輯推理與古方思想

此方體現「外治法的辨證核心」:

  1. 寒者熱之:冷氣內積,故用艾灸溫通。
  2. 塞者通之:蔥白辛散走竄,鹽軟堅,共破氣機壅滯。
  3. 穴位效應:神闕為古今急救要穴,灸之能回陽救逆、通調水道。

推測其效關鍵在於「熱力透達」與「藥物引經」,透過局部刺激與藥性協同,直達病所,迅速緩解寒閉之急候。

傳統服藥法


鹽,蔥白(剝去粗皮)10余根。
用鹽於產婦臍中,填與臍平,卻用蔥白作一縛,切作一指厚片,安在鹽上,用大艾炷滿蔥餅子大小,以火灸之,覺熱氣直入腹中,即時通便。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蔥餅子, 出處:《普濟方》卷三五四引《餘居士選奇方》。 組成:鹽,蔥白(剝去粗皮)10餘根。 主治:婦人未産之前,內積冷氣,遂至産時尿胞運動不順,産後小便不通、腹脹如鼓,悶亂不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