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紅丹

四紅丹

SI HONG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心經 18%
脾經 13%
心包經 9%
大腸經 9%
肺經 9%
胃經 4%
小腸經 4%
三焦經 4%
腎經 4%
肝經
心經
脾經
心包經
大腸經
肺經
胃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四紅丹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其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效。四紅丹以補血益氣為主要功效,而當歸能補血養血,並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虛所致的各種症狀,如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氣短等。
  2. 潤燥生津: 當歸還具潤燥生津之功效,可緩解血虛所致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四紅丹中其他藥材如生地、紅棗等,也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與當歸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滋陰潤燥、補血益氣之目的。

四紅丹中加入蒲黃,主要是利用其涼血止血、利尿通淋的功效。蒲黃性涼味甘,入心、膀胱經,其主要的藥用成分包括黃酮類、氨基酸等,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能有效控制出血,尤其對於血熱妄行所致的出血效果顯著。同時,蒲黃也能促進尿液排出,有助於清除體內毒素,對於尿路感染、血尿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因此,在四紅丹中加入蒲黃,可以更好地發揮方劑的止血、利尿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四紅丹方劑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瀉火: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膽、胃腸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效。四紅丹方劑多用於治療熱毒壅盛、血瘀氣滯之症,大黃可起到清熱瀉火、解毒消瘀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治療目的。

2. 推動藥力:大黃味苦,能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其他藥物更好地吸收和發揮藥效。四紅丹方劑中,大黃可起到引導其他藥物下行的作用,使其藥力直達病所。

四紅丹方劑中加入槐花,主要源於其清熱涼血、止血消腫的功效。

槐花性涼,味苦,入肝、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其能有效緩解因熱毒蘊結而引起的各種出血症狀,例如鼻衄、咯血、便血等。此外,槐花亦具消腫止痛之效,能治療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等症。

因此,將槐花加入四紅丹方劑中,可增強其清熱涼血、止血消腫的療效,有助於治療相關病症。

四紅丹中加入阿膠,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血滋陰: 阿膠性甘平,入肺、肝、腎三經,具有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的功效。四紅丹方劑中包含當歸、川芎、紅棗等補血活血藥物,阿膠的加入可加強補血滋陰的效果,使藥效更為全面。
  2. 固澀止血: 阿膠具有固澀止血的作用,能有效地改善血虛引起的出血症狀。四紅丹方劑中,可能含有其他止血藥物,阿膠的加入可起到協同作用,增強止血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四紅丹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肺熱急怒」所致多種血證,包括上部之吐血、衄血(鼻出血),下部之便血、溺血(尿血),以及婦女崩漏下血。其病機關鍵在於熱迫血妄行,尤其與肺熱(肺主氣,氣逆則血隨上溢)及情志急怒(肝火犯肺或擾動血分)相關。方名「四紅」強調全方以炭藥為主,取其收澀止血兼清餘熱之效,針對急性出血證候而設。

組成與治療原理探討

  1. 當歸(生、炭各半)

    • 生當歸活血養血,炭當歸偏於止血,二者配伍防過澀留瘀。當歸亦能調和肝血,緩解「急怒」所致氣血逆亂。
    • 邏輯:既止血又兼顧血行,避免純炭藥凝固血絡之弊。
  2. 地榆炭

    • 專入下焦,涼血止血,擅治便血、崩漏。其性沉降,能清大腸及胞宮血熱。
    • 邏輯:針對下部出血,尤其婦人崩漏與腸風便血。
  3. 大黃(生、炭各半)

    • 生大黃瀉火化瘀,涼血下行;大黃炭止血力增,減瀉下之性。
    • 邏輯:從「肺熱」延伸至胃腸積熱(肺與大腸相表裏),通因通用,清熱同時防瘀滯。
  4. 槐花炭(存性)

    • 側重清肝涼血,尤善止痔血、便血。存性者,保留部分清熱特性。
    • 邏輯:肝主藏血,槐花炭平肝火而助止血,呼應「急怒」病機。

全方配伍特點

  • 炭藥為主:四味均強調製炭,增強收澀止血之力,符合「紅見黑則止」傳統理論。
  • 上下兼顧:地榆、槐花偏治下血;當歸、大黃兼理上部出血,尤以大黃引熱下行。
  • 清熱不凝滯:生製並用(當歸、大黃),止血中寓活血,防血止留瘀。
  • 蜜丸緩圖:煉蜜為丸,緩和藥性急迫,適用於反覆出血或體虛不耐峻攻者。

治療原理總結
此方以「清熱涼血止血」為核心,針對熱邪迫血、情志動火之出血急證。通過炭藥直折血勢,生藥調節血行,達成「止而不瘀」之效。肺熱得清則氣降血止,肝火得平則血不妄行,腑熱得泄則下部出血自除,體現中醫「標本兼顧」的止血思路。

傳統服藥法


當歸10斤(生、炭各半),地榆炭10斤,大黃10斤(生、炭各半),槐花炭(存性)10斤。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重3錢。
每服1丸,白開水送下。
忌辛辣等有刺激性之食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涼血止血之功,故凡陰虛血少、便溏腹瀉者慎用。
  • 本方中大黃有瀉下作用,故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容易生氣子宮崩漏膀胱炎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膀胱惡性腫瘤(膀胱癌)胃腸出血腎絲球腎炎腎盂腎炎尿道膿傷血尿小便疼痛月經期間過長牙齦出血吐血月經淋漓不止大便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四紅丹,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濟南方)。 組成:當歸10斤(生、炭各半),地榆炭10斤,大黃10斤(生、炭各半),槐花炭(存性)10斤。 主治:吐血,衄血,便血。

四紅丹,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當歸炭16兩,蒲黃炭16兩,大黃炭16兩,槐花炭16兩,阿膠珠16兩。 主治:清熱止血,引血歸經。主治:肺熱急怒,吐血衄血,便血溺血,婦女崩漏下血。

四紅丹,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 組成:大黃2兩,紅花2兩,芥穗2兩,香附2兩,槐花2兩,當歸2兩,阿膠2兩。 主治:消瘀化滯,調經理血。主治:婦人經血淋漓,崩漏下血,大便下血,小便尿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