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烏魚骨散方中加入鹿茸,主要是基於其補腎壯陽,益精填髓之效,用於提升患者體質,促進骨骼生長及修復。
鹿茸性溫,味甘鹹,入腎、肝經,能溫補腎陽,填精益髓,促進骨骼生長,並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配合烏魚骨散中的其他藥材,如烏魚骨、牡蠣、桑寄生等,可達到強壯筋骨、滋養肝腎、促進骨骼癒合的功效,對於骨折、骨質疏鬆等病症有顯著療效。
烏魚骨散方中加入阿膠,是基於其滋陰補血、止血生肌的功效,與方劑的整體作用相輔相成。
烏魚骨散主要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而阿膠具有補血止血、滋陰潤燥的作用,可以緩解跌打損傷後的瘀血腫痛,促進傷口癒合。同時,阿膠還可與烏魚骨等藥材共同作用,增強藥效,加速骨骼癒合。因此,阿膠的加入是烏魚骨散方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烏魚骨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活血止痛: 當歸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之效。烏魚骨散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疼痛,而當歸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緩解疼痛。
- 補血養血: 當歸為補血要藥,能補益氣血,增強體質。烏魚骨散在治療骨折等創傷時,常會導致氣血虧損,而當歸可以補充氣血,有助於傷勢恢復。
因此,烏魚骨散中加入當歸,可有效促進傷口癒合,緩解疼痛,並補益氣血,促進整體康復。
烏魚骨散方中加入蒲黃,主要基於其利水滲濕、止血化瘀的功效,與方劑整體功效相輔相成。
烏魚骨散主治跌打損傷、骨折瘀血等症,蒲黃的利水滲濕作用能幫助消除瘀血腫痛,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同時,蒲黃的止血化瘀作用能有效控制傷口出血,減輕疼痛,促進骨骼癒合。
因此,蒲黃的加入不僅能增強烏魚骨散的療效,更能促進傷患的康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烏魚骨散」主治功效分析
「烏魚骨散」出自《雞峯普濟方》,原文記載其主治為「漏下不止」。綜觀其藥物組成,可見此方之治療原理與功效主要圍繞以下幾點:
藥物組成與功效:
- 鹿茸: 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強筋健骨之效。此處鹿茸之用,旨在溫補腎陽,固澀下焦,對於因腎虛而致之漏下,有固本之效。
- 阿膠: 性平,入肺、肝、腎經。具滋陰養血、止血安胎之功。阿膠能滋補陰血,對於血虛而致之漏下,能達到補虛止血之目的。同時,其安胎之功,亦可輔助治療因氣血不足而導致的胎漏下血。
- 當歸: 性溫,入肝、心、脾經。具活血調經、養血補肝之效。當歸能活血化瘀,同時又能補血養肝,對於因血瘀或血虛所致之漏下,能達到活血止血,養血生血之功。
- 蒲黃: 性平,入肝、心經。具涼血止血、清熱解毒之效。蒲黃善於止血,且能清熱涼血,對於因熱迫血妄行所致之漏下,有止血清熱之效。
治療原理分析:
「烏魚骨散」之配伍,可謂攻補兼施,寒熱並用。其治療「漏下不止」之病機,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 補腎固本: 鹿茸溫補腎陽,針對因腎虛下元不固所致之漏下,具有固本止血之效。
- 滋陰養血: 阿膠能滋補陰血,補虛止血,對於血虛或血熱所致之漏下,具有補虛固血之效。
- 活血止血: 當歸既能活血化瘀,又能養血生血,對於血瘀所致之漏下,具有活血止血之功。
- 涼血止血: 蒲黃能涼血止血,針對因熱迫血妄行所致之漏下,能清熱涼血,使血歸於正軌。
綜合功效:
「烏魚骨散」之藥物組成,可見其治療漏下,不單純以止血為目的,而是從整體出發,兼顧補虛、活血、止血、清熱等多個方面。其治療原理,在於補虛固本,調整陰陽,使氣血和調,以達到止漏之效。此方配伍巧妙,能針對不同病機所致之漏下,發揮綜合療效。因此,此方可作為治療婦人漏下不止之良方。
傳統服藥法
烏魚骨3兩,鹿茸3兩,阿膠3兩,當歸2兩,蒲黃1兩。
上為細末。
每服2錢,溫酒調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 本方有補血止血的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烏魚骨散, 出處:《雞峰》卷十六。 組成:烏魚骨3兩,鹿茸3兩,阿膠3兩,當歸2兩,蒲黃1兩。 主治:婦人漏下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