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黃散
JIAO HUA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普濟方》卷三八九引《全嬰方》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9.00)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8%
腎經 16%
肺經 16%
心經 13%
脾經 13%
心包經 13%
肝經
腎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膠黃散中包含阿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滋陰補血,潤燥止血:阿膠性味甘平,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潤燥止血的功效。膠黃散多用於血虛所致的各種病症,如月經不調、崩漏、妊娠胎動不安等。阿膠可以補益血氣,改善血虛狀態,並潤燥止血,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 與其他藥物配伍相宜:膠黃散中包含多種藥物,例如黃芪、當歸、白芍等,阿膠可以與這些藥物協同作用,加強補血養血的效果。例如,阿膠與黃芪配伍,可以滋陰補氣,改善氣血不足;阿膠與當歸配伍,可以養血活血,促進血液循環。
膠黃散中包含蒲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消腫:蒲黃性味甘平,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膠黃散為治療濕熱下注、小便不利、水腫等症的方劑,蒲黃的利水作用有助於排除體內濕熱,消除水腫。
- 止血化瘀:蒲黃兼具止血化瘀之效。膠黃散中常配伍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藥物,如赤芍、丹參等,蒲黃則可起到輔助止血的作用,防止瘀血阻滯,促進血液循環。
綜上所述,蒲黃在膠黃散中發揮利水消腫、止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治療濕熱下注、小便不利、水腫等症狀。
主治功效
膠黃散主治功效分析
組成與功效
- 阿膠: 滋陰補血、潤燥止渴。
- 蒲黃: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主治
小兒大衄,口鼻耳出血不止。尤其是十五六歲陽氣旺盛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現此症。
治療原理
從古文記載來看,膠黃散主要用於治療因「熱」導致的出血症狀。中醫認為「血得熱而流散」,當體內熱盛時,血液會隨著熱氣上升而妄行,導致出血。具體到膠黃散的應用場景,多位醫家都提到了「小兒大衄,口鼻耳出血不止」,以及「十五六歲兒陽盛多此病」,這表明其針對的是青少年群體,且出血症狀較為嚴重。
病因分析
- 陽盛: 青少年正處於生長發育的旺盛時期,陽氣相對較盛。如果飲食不節,或外感邪熱,容易導致體內陽熱過盛,迫血妄行。
- 肺胃熱盛: 《醫燈續焰》提到「小兒鼻衄者,因肺胃熱盛,迫血妄行,出於上竅。」肺開竅於鼻,胃經循行經過面部,肺胃熱盛會導致上部血絡受損,引發出血。
- 五臟熱結: 《幼科折衷》指出「衄血者是五臟熱結所為也」,這表明出血也可能是五臟熱毒蘊結,導致血熱妄行的結果。
藥物作用
- 阿膠: 味甘性平,入肺、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止血的作用。在此方中,阿膠主要起到滋陰降火、補血止血的功效,針對血熱妄行導致的出血,可以從根本上滋陰以制陽,並補充因出血而損耗的陰血。
- 蒲黃: 味甘性平,入肝、心包經。具有活血化瘀、止血的作用。蒲黃能夠活血散瘀,改善血液循環,同時又能止血,對於出血症狀有直接的治療作用。
方劑配伍
阿膠與蒲黃合用,一補一散,既能滋陰降火、補血止血,又能活血化瘀、消散瘀滯。這種配伍方式,既針對了病因(熱盛),又針對了病症(出血),標本兼治,因此對於小兒大衄,尤其是陽盛熱盛導致的口鼻耳出血不止,有較好的療效。
總結
膠黃散以阿膠滋陰補血、止血為主,配以蒲黃活血化瘀、止血,主要用於治療小兒因陽盛熱盛導致的大衄,症見口鼻耳出血不止。其治療原理在於滋陰降火以制陽,活血化瘀以止血,標本兼治,對於陽盛青少年群體的嚴重出血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阿膠一兩(炒) 蒲黃半兩
上為末。
每服半錢,生地黃汁微煎調下,隨血左右,以帛急系兩乳頭,兩竅俱出,並系兩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膠黃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八九引《全嬰方》。 組成:阿膠1兩(炒),蒲黃半兩。 主治:小兒大衄,口鼻耳出血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