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膠地黃湯
A JIAO DI HUA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寒 (0.5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阿膠地黃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潤燥: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養血生津的功效。阿膠滋陰補血,但性偏溫燥,加入生地黃可起到平衡作用,避免燥熱傷陰,使滋陰效果更佳。
- 相輔相成: 阿膠善於補血,但缺乏滋陰潤燥之功,而生地黃擅長滋陰,兩者配合,相輔相成,可以更好地滋養陰血,改善血虛、陰虛等症狀。
阿膠地黃湯中包含阿膠,乃因其藥性與功效皆與方劑主旨相符。
阿膠,性溫,味甘,入肺、肝、腎經,具補血滋陰、潤燥止渴之效。地黃湯以滋陰補腎為主,而阿膠補血滋陰之力強於地黃,且其潤燥之性可緩解地黃滋陰過度而致之燥邪。
故阿膠加入阿膠地黃湯,可增強方劑補血滋陰之效,並改善其潤燥之力,使補陰而不燥,更符合方劑整體治療目的。
在中藥方劑「阿膠地黃湯」中加入蒲黃,主要是利用蒲黃止血散瘀、利尿的功效。蒲黃能夠止血散瘀、利尿,對於治療血熱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有良好的效果。與其他草藥配伍使用,能夠增強整體療效,適用於治療因血熱導致的出血、口鼻出血等症狀。
主治功效
阿膠地黃湯主治功效分析
阿膠地黃湯,以生地黃、阿膠、蒲黃三味藥組成,其組方精簡,藥性平和,卻能針對特定病症發揮顯著療效。 從藥理分析,此方以滋陰補血為基礎,兼具活血止血之功,其主治功效可概括如下:
1. 滋陰補血,清熱涼血:
- 生地黃: 性寒,味甘苦,歸心、肝、腎經,善於滋陰補血,清熱涼血。此藥能直接補充陰液,濡養體內臟腑,對於陰虛血虧所致的各種病症有良好的療效。
- 阿膠: 性平,味甘,歸肺、肝、腎經,為補血要藥。其能補血止血,潤燥滑腸,滋陰安神。阿膠富含膠原蛋白和多種氨基酸,能有效補充血紅素,促進血液生成,改善血虛證候。
- 兩藥合用,相輔相成,共奏滋陰補血,清熱涼血之效,為本方奠定了治療陰虛血虧的基本方向。
2. 活血止血,化瘀生新:
- 蒲黃: 性平,味甘,歸肝、心經,具有活血散瘀,止血收斂,清熱解毒之功。蒲黃既能活血化瘀,又能止血止痛,促進損傷組織的修復,有助於血止瘀消,新血生成。
- 蒲黃的加入,使得本方不僅僅是單純的滋陰補血,更能在補血的同時,促進體內血液循環,清除瘀血,避免因瘀血阻滯而產生新的病變。
3. 針對性治療:
根據古籍記載,阿膠地黃湯主要用於以下情況:
- 熱傷肺臟,唾血不止: 肺臟受熱邪侵襲,導致陰液耗損,血熱妄行,而見咳唾帶血。此時,本方能滋陰清熱,涼血止血,使熱邪退散,氣血歸位,從而止血。
- 崩漏久不止: 「崩漏」是指婦女非經期子宮出血。崩漏不止,往往因陰虛血虧,氣血失調所致。阿膠地黃湯能滋陰補血,止血固脫,使氣血調和,血脈充盈,從而達到止血之效。
- 產後餘血淋漓不止: 產後氣血虛弱,易致餘血不盡,淋漓不斷。阿膠地黃湯能補血止血,化瘀生新,使產後血氣恢復,餘血盡散。
治療原理:
阿膠地黃湯的治療原理是通過滋陰補血,清熱涼血,活血止血,達到止血的目的。此方不僅針對血虛證候進行補益,更能疏通血脈,使瘀血化散,新血生成。陰血充足,則熱邪自退,血脈自安,從而使各種出血症狀得到有效緩解。
總結:
阿膠地黃湯以其滋陰補血,活血止血的獨特功效,在治療熱傷肺臟所致的咯血、陰虛血虧導致的崩漏以及產後餘血不盡等症狀方面,有著良好的療效。其組方精簡,藥效平和,但針對性強,是中醫臨牀中常用的經典方劑。
傳統服藥法
生乾地黃4兩,阿膠2兩(搗碎,炒令黃燥),蒲黃2兩。
上為散。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竹茹1雞子大,煎至5分,去滓,食後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陰寒質重,體虛陽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阿膠地黃湯, 出處:《聖惠》卷三十七。 組成:生乾地黃4兩,阿膠2兩(搗碎,炒令黃燥),蒲黃2兩。 主治:熱傷肺臟,唾血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