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地丸

JIAO D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産科心法》卷上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19

熱/寒比例

極寒 (0.0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肺經 33%
心經 16%
腎經 16%
肝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膠地丸中加入阿膠,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滋陰,止血安胎: 阿膠性溫,味甘,入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潤燥止血之功效。膠地丸多用於婦科病症,如血虛經閉、崩漏、妊娠胎動不安等。阿膠能補血養血,潤燥止血,同時能安胎止孕婦胎動。
  2. 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 膠地丸中其他藥材,如當歸、川芎、熟地等,多為補血活血藥。阿膠與這些藥材相配,能起到加強補血、活血、止血的功效,同時能緩解藥材的燥性,使藥效更溫和。

膠地丸方劑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養血生津之功效。膠地丸主治血熱妄行,血瘀阻滯所致的崩漏、月經不調、經行腹痛、血瘀腫痛等病症,生地黃可清熱涼血,滋陰養血,緩解血熱妄行及血瘀阻滯,達到止血止痛的目的。
  2. 清熱瀉火: 生地黃亦具清熱瀉火之功效,可清泄心火、肝火,尤其適用於熱毒熾盛,血熱妄行之症。膠地丸中其他藥物如赤芍、丹皮等,亦具清熱涼血之效,與生地黃相輔相成,共同清熱瀉火,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膠地丸」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評註產科心法》的記載,膠地丸由阿膠和生地黃組成,主要用於治療孕婦血尿。其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滋陰補血、清熱涼血」理論。

組成分析及治療原理

  • 阿膠(蛤粉炒為末): 味甘性平,入肺、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潤燥止咳的功效。阿膠為血肉有情之品,善於補血止血,且能滋陰潤燥。在此方劑中,阿膠主要發揮其補血止血的作用,針對孕婦血尿的病因,補充因出血而虧損的陰血。
  • 生地黃(酒蒸熟杵膏): 味甘苦性寒,入心、肝、腎經。具有養陰清熱、涼血解毒的功效。生地黃能清熱涼血,滋陰生津,對於血熱妄行引起的出血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在此方劑中,生地黃主要針對血尿的病機,清解血分之熱,使妄行之血歸經。

主治功效分析

孕婦血尿在中醫看來,多與孕期陰血下注養胎,母體相對陰虛,虛火內生,或感受熱邪,灼傷血絡有關。熱邪或虛火擾動血分,迫血妄行,則可導致血尿。

膠地丸中,阿膠補血止血,滋陰潤燥,補充因出血而耗損的陰血,並滋養母體,使陰血充盈,以固胎元。生地黃清熱涼血,滋陰生津,清解血分之熱,使妄行之血歸經,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二藥合用,標本兼顧,既能滋補陰血,又能清熱涼血,使血歸常道,血尿自止。

總結

膠地丸的配伍精簡,阿膠與生地黃一補一清,共奏滋陰補血、清熱涼血之功,對於孕期陰虛血熱所致的血尿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其作用平和,且兼顧扶正與祛邪,故《評註產科心法》稱此方「極穩且補血」。

傳統服藥法


阿膠二兩(蛤粉炒,為末) 大生地二兩(酒蒸熟,杵膏)
補血。
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70丸空心以米飲送下;如急時,每樣2錢,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血尿

相同名稱方劑


膠地丸, 出處:《産科心法》卷上。 組成:阿膠2兩(蛤粉炒,爲末),大生地2兩(酒蒸熟,杵膏)。 主治:補血。主治:孕婦血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