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毒八正散

泄毒八正散

XIE DU BA ZHE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外科醫鏡》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19

熱/寒比例

偏熱 (1.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5%
心經 15%
肝經 13%
肺經 12%
膀胱經 11%
胃經 9%
小腸經 7%
腎經 7%
大腸經 2%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脾經
心經
肝經
肺經
膀胱經
胃經
小腸經
腎經
大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泄毒八正散」方劑中加入滑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利濕: 滑石性寒滑利,能清熱利濕,並能解暑熱,有助於清泄體內毒素及濕邪,達到解毒消腫之效。
  2. 利水通淋: 滑石能利水通淋,有助於將體內過多的水分及毒素排出體外,並能改善尿路感染等症狀,進一步減輕毒素對人體的負擔。

因此,滑石在「泄毒八正散」中扮演著重要的清熱利濕、利水通淋角色,有助於藥物更有效地達到解毒消腫、改善病症的效果。

泄毒八正散中包含大黃,主要是因為大黃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1. 瀉熱解毒: 大黃味苦寒,性急,入胃、大腸經,具有瀉熱解毒、清熱瀉火、通便止痛的功效。對於因熱毒蘊結所致的各種症狀,如發熱、口渴、便祕、腹痛等,大黃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2. 清熱利濕: 大黃還具有清熱利濕的功效,可以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各種疾病,如黃疸、痢疾、淋病等。

因此,在泄毒八正散中加入大黃,可以有效地發揮其瀉熱解毒、清熱利溼的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泄毒八正散中加入劉寄奴,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清熱解毒:劉寄奴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止痛之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血瘀疼痛等症,與方中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協同作用,增強清熱解毒之力。

2. 推動藥力:劉寄奴入肝經,具有行氣活血、通經下乳之效。與方中其他藥物配合,可促進藥力流通,增強療效。

泄毒八正散中包含琥珀,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化瘀止痛: 琥珀性味甘、辛、溫,入心、肝經。其具有清熱解毒、化瘀止痛之效,可有效清除體內熱毒,並緩解因熱毒瘀阻所致的疼痛。泄毒八正散主治熱毒壅盛,發熱頭痛、神昏譫語等症,琥珀能有效輔助清熱解毒,促進病情恢復。
  2.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琥珀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作用,能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減輕疼痛。泄毒八正散中,琥珀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能更有效地疏散瘀血,緩解疼痛,達到治療目的。

泄毒八正散中包含木通,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木通性寒,味甘苦,入膀胱、腎經,具有清熱利水、通淋解毒的功效。泄毒八正散主治熱毒蘊結、膀胱溼熱所致的熱淋、尿血等症,木通可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緩解症狀。
  2. 通利水道:木通能通利水道,促進尿液排泄,有利於將體內毒素排出。泄毒八正散旨在泄熱解毒,而木通的通利水道作用,有助於將毒熱排出體外,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泄毒八正散中加入車前子,主要基於其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功效。

車前子性寒,入肺、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之效。方劑中加入車前子,有助於清除體內毒素,促進尿液排出,減輕水腫,同時也能清熱解毒,緩解發熱、口渴等症狀。此外,車前子還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有助於減輕炎症反應,促進機體恢復。

因此,泄毒八正散中加入車前子,可起到利水滲濕、清熱解毒、抗炎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相關疾病。

泄毒八正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的功效。泄毒八正散中藥材多偏寒涼,容易傷脾胃,甘草可以緩解藥性,避免寒涼傷脾胃,使藥物更易於服用,提高療效。

二、解毒護脾: 甘草具有解毒、護脾的作用。泄毒八正散主要用於治療毒邪傷肺、熱毒壅肺,甘草可以解毒抗炎,保護脾胃,避免藥物對脾胃的損害,增強藥效。

「泄毒八正散」中包含肉桂,主要是利用其溫陽散寒、活血化瘀、引藥入腎的功效。

溫陽散寒:肉桂性熱,能溫陽散寒,驅散寒邪,對於寒邪入侵導致的疾病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活血化瘀:肉桂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利於寒邪的排出。

引藥入腎:肉桂味辛,能引藥入腎,配合其他藥物,增強治療效果,更好地達到祛邪扶正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泄毒八正散之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小腸生癰,左足屈」,屬古代中醫對腸癰(類似現代闌尾炎或腹腔膿腫)伴隨下肢拘攣的辨證描述。「左足屈」可能因熱毒蘊結下焦,經絡氣血壅滯,牽引肢體而致;而「小腸生癰」則核心病機為濕熱瘀毒互結,阻塞腸腑氣機。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清熱利濕通淋:核心配伍「滑石、木通、車前子」源於古方「八正散」,專攻下焦濕熱。滑石清熱滲濕,木通、車前子利尿通淋,引濕熱從小便出。
  2. 瀉火解毒逐瘀:「大黃」炒用緩其峻下之性,仍保有瀉熱通腸、活血消癰之效;「劉寄奴」破血消腫,助大黃消散腸腑瘀滯;「琥珀」化瘀通淋,兼鎮靜安神,緩解疼痛。
  3. 反佐溫通防過涼:「肉桂微量」取其辛溫之氣,一防寒涼藥冰伏氣血,二引諸藥入膀胱經,增強利水之效,符合「病在下取之上」的思路。
  4. 調和緩急:「甘草生用」清熱解毒,調和諸藥峻烈之性,兼緩急止痛。

推論效機
此方以「通利二便」為主軸,結合「活血消癰」之法。濕熱瘀毒從大便(大黃)、小便(滑石、車前子)雙途外泄;佐活血藥改善局部血瘀,肉桂微量調節藥勢走向。整體契合「腑以通為用」原則,適用於濕熱瘀阻之實證腸癰,尤其是兼小便不利者。

傳統服藥法


滑石6錢,大黃3錢(銼,炒),劉寄奴3錢,琥珀1錢(末),木通1錢,車前子3錢,甘草3錢(生),肉桂1分(不宜多用,取其氣,引入膀胱,從水道出也)。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泄毒八正散有瀉下通便的作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如果出現嚴重的腹瀉、腹痛等症狀,應該立即停止服用泄毒八正散,並去醫院就診。

相同名稱方劑


泄毒八正散, 出處:《外科醫鏡》。 組成:滑石6錢,大黃3錢(銼,炒),劉寄奴3錢,琥珀1錢(末),木通1錢,車前子3錢,甘草3錢(生),肉桂1分(不宜多用,取其氣,引入膀胱,從水道出也)。 主治:小腸生癰,左足屈,即是此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