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毒湯

泄毒湯

XIE D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外科真铨》卷上

熱性指數

36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4.5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脾經 19%
心經 19%
胃經 14%
腎經 14%
大腸經 5%
肝經 5%
膀胱經 3%
肺經
脾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肝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泄毒湯中包含金銀花,主要因為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之效。

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胃經,能疏散風邪、清熱解毒,對於外感風熱、暑熱、濕熱所致的發熱、咽喉腫痛、瘡瘍腫毒等症狀都有良好的療效。

在泄毒湯中,金銀花與其他藥材配伍,可以加強清熱解毒的效果,達到疏風散熱、清熱解毒的目的,有效治療各種熱毒病症。

泄毒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有兩大原因:

  1. 利水滲濕,健脾和胃: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的功效。泄毒湯多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毒邪侵襲所致的疾病,茯苓能利水滲濕,將體內的濕熱毒邪排出,同時健脾和胃,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消除病邪。
  2. 配伍增效:茯苓與其他藥物配伍,可起到協同作用,增強療效。例如,茯苓與黃連、黃芩等清熱瀉火藥物配合,可增強清熱解毒之效;與蒼朮、白朮等健脾燥濕藥物配合,可增強健脾利濕之效。

泄毒湯中包含澤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澤瀉味甘淡,性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泄毒湯常用於治療濕熱毒邪蘊結所致的瘡瘍腫毒,而澤瀉能利水滲濕,將體內濕熱毒邪排出,有助於減輕腫痛,促進瘡瘍癒合。
  2. 清熱解毒:澤瀉不僅能利水滲濕,同時也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其寒性可清熱解毒,配合其他藥物,共同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因此,澤瀉在泄毒湯中,既能利水滲濕,又能清熱解毒,是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藥物,有助於提高方劑的療效。

泄毒湯中加入肉桂,主要原因有二:

一、 溫陽散寒,助藥力: 肉桂性熱,味辛,入心、腎經,具有溫陽散寒、活血化瘀之效。泄毒湯以清熱解毒為主,但病邪侵襲,亦可兼具寒邪,肉桂可溫陽助藥力,使藥效更有效地發揮。

二、 引藥下行,促進排毒: 肉桂入腎經,具有引藥下行之效,可將藥力引導至下焦,促進排泄,加速毒素排出。泄毒湯多以清熱解毒為主,肉桂的引導作用,可使藥物更有效地清除體內毒素,達到治病的目的。

泄毒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泄毒湯屬於辛涼解毒之劑,藥性較為偏寒。甘草味甘性平,能緩和藥性,避免過於寒涼,避免傷及脾胃。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解毒、抗炎、緩解疼痛等功效,能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增強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甘草在泄毒湯中起著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泄毒湯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小腸癰初起」,即現代所謂闌尾炎早期或腹腔感染初期。其症狀描述細緻,包含:

  1. 表證:發熱惡風自汗,提示外邪(如濕熱)侵入,正邪相爭於表。
  2. 裡證
    • 關元穴隱痛微腫:關元位處下腹,屬小腸募穴,反映病位在小腸(或闌尾)。
    • 按之腹內急痛:濕熱瘀毒內結,氣血壅滯不通。
    • 小水滯澀:濕熱下注膀胱,氣化不利。
    • 左足屈而不伸:腹痛牽引經絡,或熱毒影響下肢氣血運行。
  3. 全身表現:身皮甲錯,暗示久病或濕熱鬱久,營衛不和。

此方針對「濕熱瘀毒鬱結下焦」之病機,以清熱解毒、利濕排膿、行氣活血為主,兼顧調和營衛。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解毒清熱

  1. 銀花(金銀花)1兩:清熱解毒,為治癰瘡要藥,善透熱毒外出。
  2. 甘草3錢:解毒和中,調和諸藥,緩急止痛。

二、利濕滲濁

  1. 茯苓1兩、澤瀉3錢、米仁(薏苡仁)1兩
    • 三者協同利濕健脾,導濕熱從小便出。薏苡仁兼能排膿,針對癰膿初起。
  2. 前仁(車前子)3錢:清熱利尿,助濕熱從下竅分消。

三、活血散結

  1. 寄奴(劉寄奴)3錢:活血祛瘀,散結止痛,針對瘀毒內阻之腹痛。

四、溫陽化氣

  1. 玉桂(肉桂)1兩
    • 用量較大,此為關鍵。肉桂溫陽通脈,助膀胱氣化以利濕,兼防寒涼藥冰伏邪氣。
    • 與清熱藥配伍,形成「寒熱並用」格局,既能清熱解毒,又防過寒傷陽,符合「小腸癰」濕熱夾瘀的病機複雜性。

全方配伍特點

  1. 清利結合:清熱解毒搭配利濕藥,使濕熱分消。
  2. 動靜相宜:活血藥(劉寄奴)與滲濕藥並用,疏通氣血水濕。
  3. 溫涼並行:在大隊清利藥中佐肉桂,既防苦寒傷正,又助陽化氣以推動藥力。

此方體現中醫「通因通用」思想,通過利濕、活血、解毒,使瘀毒從二便排出,切合「泄毒」之名。

傳統服藥法


銀花1兩,茯苓1兩,米仁1兩,前仁3錢,寄奴3錢,澤瀉3錢,玉桂1兩,甘草3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泄毒湯性味甘平,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適合小腸癰初起,發熱惡風自汗,身皮甲錯,關元穴隱痛微腫,按之腹內急痛,小水滯澀,左足屈而不伸者。泄毒湯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氣。

相關疾病


痲風 [漢生氏病]怕冷身體容易出汗怕吹到風

相同名稱方劑


泄毒湯, 出處:《外科真铨》卷上。 組成:銀花1兩,茯苓1兩,米仁1兩,前仁3錢,寄奴3錢,澤瀉3錢,玉桂1兩,甘草3錢。 主治:小腸癰初起,發熱惡風自汗,身皮甲錯,關元穴隱痛微腫,按之腹內急痛,小水滯澀,左足屈而不伸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