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左經丸中包含斑蝥,乃因其具有攻毒散結、通經止痛之效。斑蝥性極峻烈,能破血逐瘀、散結消腫,對於血瘀凝滯、經絡不通所致之癥瘕積聚、痛經閉經等症,具有顯著療效。
然而,斑蝥毒性極強,不可單獨使用,需與其他藥物配伍,並在醫師指導下服用,方可發揮其藥效而避免中毒。
左經丸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經。其揮發油成分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有助於消散瘀血,減輕疼痛。同時,乳香還有抗炎作用,能抑制炎症反應,減輕局部腫脹。
因此,在左經丸中加入乳香,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對於治療經絡不通、氣血瘀阻所致的各種疼痛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左經丸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調理經絡,改善血液循環,其中包含沒藥成分。沒藥,作為一種珍貴的樹脂類藥材,其主要功效為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常用於各類經絡阻滯所引起的疼痛。
沒藥的使用在左經丸中的意義主要體現在其對於促進氣血運行的作用。當身體經絡不通時,氣血流暢受阻,易造成疼痛或不適,沒藥能有效疏通經絡,舒緩經痛,增強治療效果。此外,沒藥還具有抗炎作用,能減輕由於氣血不暢造成的局部腫脹和不適。因此,將沒藥納入左經丸中,有助於加強其整體的藥效,使其在調理經絡、改善循環方面表現得更加突出,從而達到更好的療效。
左經丸方劑中包含烏頭,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溫經散寒: 烏頭性溫熱,具有溫經散寒之效,可有效改善經絡寒凝、氣血瘀阻所致的疼痛,尤其適用於寒性疼痛,如痛經、關節疼痛等。
- 祛風止痛: 烏頭亦具祛風止痛功效,能疏通經絡,驅散寒邪,對於風寒濕痺引起的疼痛有顯著效果。
因此,左經丸方劑中使用烏頭,旨在透過其溫經散寒、祛風止痛的功效,達到治療經絡寒凝、氣血瘀阻所致的疼痛目的。
主治功效
左經丸,一個療效廣泛的中藥方劑,由斑蝥、乳香、沒藥、烏頭四味藥材組成。
斑蝥,性溫味辛,歸肝、腎經,具有破血消癥、活血化瘀、活絡止痛等功效。用於治療癥瘕腫塊、頑癬、瘰癧、贅疣、癰疽、惡瘡等癥;瘀血腹痛、產後瘀阻、跌打損傷等;風濕痛、神經痛等;牛皮癬、顏面神經麻痹、劇烈頭痛等。斑蝥外用,可消腫止痛,拔毒排膿。
乳香,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活血調經、散瘀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滯腫痛、外科癰疽腫痛、瘡瘍潰後久不收口,以及一切瘀滯心腹諸痛。乳香偏於散血化瘀,而沒藥偏於行氣、伸筋。
沒藥,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活血調經、散瘀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沒藥中含有的沒藥酸等樹脂酸類化合物可以刺激腎臟排泄過多的水和鈉離子,達到利水消腫的效果。沒藥常與乳香相須為用,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滯腫痛、外科癰疽腫痛、瘡瘍潰後久不收口,以及一切瘀滯心腹諸痛。
烏頭,性溫辛、有毒,歸肺、腎經,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中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瘀血腫痛等症。烏頭性溫辛、有毒,歸肺、腎經,具有活絡止痛之功,常與五靈脂同用,治一切癱瘓風。
左經丸,這四味藥材組合而成的方劑,具有活血化瘀、散瘀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用於治療左半身癱瘓,右半身也癱瘓,手和腳不停地顫抖,說話含糊不清,全身疼痛,筋脈收縮痙攣,不能彎曲和伸展,頭和脖子僵硬疼痛,疼痛往下注到腳和膝蓋,行走困難,骨節疼痛,不能翻身和側臥;跌倒和扭傷瘀青,外傷和內傷等癥。
傳統服藥法
草烏(肉白者、生,去皮臍)3兩半,木鱉子(去殼,別研)3兩半,白膠香3兩半,五靈脂3兩半,當歸1兩,斑蝥100個(去翅足,少醋煮熟)。
通榮衛,導經絡。
上為末,用黑豆去皮,生杵粉1斤,醋煮糊為丸,如雞頭子大。
每服1丸,酒磨下。
此方非內有污血痼積不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及過敏體質者慎用。
- 本方具有活血通絡、祛風止痛的功效,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出血、腹瀉等副作用,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本方不宜與其他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的中藥同用,以免引起藥物相互作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左經丸, 出處:《蘇沈良方》卷二。 組成:草烏(肉白者、生,去皮臍)3兩半,木鱉子(去殼,别研)3兩半,白膠香3兩半,五靈脂3兩半,當歸1兩,斑蝥100個(去翅足,少醋煮熟)。 主治:通榮衛,導經絡。主治:筋骨諸疾,手足不隨,不能行步運動。
左經丸, 出處:《局方》卷一(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組成:生黑豆1斤(以斑蝥21枚,去頭足同煮,候豆脹爲度,去斑蝥不用;取豆焙乾)川烏(炮,去皮臍)2兩,乳香(研)1兩,沒藥1兩半,草烏(炮)4兩。 主治:常服通經絡,活血脈,疏風順氣,壯骨輕身。主治:左癱右瘓,手足顫掉,言語謇澀,渾身疼痛,筋脈拘攣,不得屈伸,項背強直,下注腳膝,行履艱難,骨節煩痛,不能轉側;跌撲閃肭,外傷內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