蠲痛活絡丹

蠲痛活絡丹

JUAN TONG HUO LUO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偏熱 (1.2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2%
脾經 28%
心經 14%
腎經 10%
肺經 7%
膀胱經 6%
肝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肺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蠲痛活絡丹中包含烏頭,主要原因如下:

  1. 祛風除濕,止痛散寒: 烏頭性溫熱,入經絡,能祛除寒濕,散解經絡阻滯,對於風寒濕痺引起的疼痛,具有較好的止痛作用。
  2. 活血化瘀,通經活絡: 烏頭亦具活血化瘀之效,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從而緩解疼痛。

烏頭為毒性藥物,需謹慎使用,需由專業醫師根據患者病情進行配伍和調整,切勿自行服用。

蠲痛活絡丹方中加入地龍,是基於其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藥性。地龍,又名蚯蚓,其性寒、味鹹,入肝經。具有以下作用:

  • 活血化瘀:地龍能促進血液循環,清除瘀血,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 通絡止痛:地龍能疏通經絡,解除痺痛,對於風濕痹痛、筋骨疼痛等症狀具有緩解作用。

因此,在蠲痛活絡丹方中加入地龍,可以增強方劑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進一步達到緩解疼痛、改善痺痛症狀的效果。

蠲痛活絡丹中加入天南星,主要是利用其祛風散寒、消腫止痛的功效。

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肺、脾經,能溫經散寒、化痰止咳、消腫止痛,對於風寒濕痹、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天南星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從而減輕疼痛。

因此,在蠲痛活絡丹中加入天南星,可以有效地改善風寒濕痺引起的疼痛和麻木,並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

蠲痛活絡丹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活血化瘀:乳香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對於風寒濕邪阻絡、氣血瘀滯所致的疼痛,乳香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2. 消腫止痛:乳香還具有消腫止痛的作用。其能促進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加速代謝產物的排出,從而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等症狀,乳香能起到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蠲痛活絡丹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沒藥性溫,味苦辛,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改善因氣血瘀滯導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活血化瘀藥物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止痛功效。
  2. 促進傷口癒合: 沒藥還具有生肌斂瘡的功效,能促進傷口癒合,對於骨折、跌打損傷等症狀的治療有一定幫助。在蠲痛活絡丹中,沒藥的加入有助於促進組織修復,加速康復。

蠲痛活絡丹中含有全蠍,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 蠍毒具有通絡止痛之效:全蠍性寒,味辛,入肝經,其毒性可散瘀止痛,通經活絡,對於風濕痺痛、筋骨疼痛、跌打損傷等症狀具有一定的療效。

二、 全蠍可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蠲痛活絡丹中往往包含其他活血化瘀、祛風散寒的藥材,如當歸、川芎、威靈仙等,全蠍的加入可與這些藥材協同作用,進一步加強其通絡止痛的效果,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蠲痛活絡丹方中包含麝香,主要原因如下:

一、通經活絡,止痛消腫:麝香性溫,氣味芳香,入心、脾、肝經,具有通經活絡、開竅醒神、止痛消腫之效。能促進氣血運行,疏通經絡,緩解疼痛,並消除炎症。

二、溫陽散寒,祛風止痙:麝香亦可溫陽散寒,祛風止痙。對於因寒邪侵襲導致的疼痛、麻木、痙攣等症狀,具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蠲痛活絡丹中加入麝香,可發揮其多方面的藥理作用,達到舒筋活絡、止痛消腫、溫陽散寒、祛風止痙之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蠲痛活絡丹之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痰注」,乃濕痰挾瘀流注經絡,導致氣血阻滯、經絡不通之證。其臨床表現以 肢體牽引疼痛、麻木不仁、骨節游走性痠痛或腫痛 為特徵,屬中醫「痰瘀痹阻」範疇。古代醫家認為,濕痰黏膩,易與瘀血膠結,阻滯經絡,使氣血不得宣通,故需以 搜滌絡痰、活血通痹 為法治之。方名「蠲痛活絡」直指其效,意在祛除痰瘀以通絡,絡通則痛止。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祛風散寒止痛

    • 川烏、草烏:大辛大熱,善驅經絡寒濕,散風邪而止劇痛,為寒濕痹痛要藥。
    • 全蠍:性善走竄,能搜風通絡,解痙止痛,尤擅治頑固性痹痛。
  2. 化痰通絡

    • 杜膽星(膽南星):化痰燥濕,專祛經絡風痰,兼能息風定驚。
    • 地龍:咸寒下行,既能化痰通絡,又能清熱利濕,緩解痰熱膠結之腫痛。
    • 薑汁、竹瀝(送服):增強化痰之力,竹瀝尤善清化經絡痰熱。
  3. 活血散瘀

    • 乳香、沒藥:活血行氣,消腫生肌,二藥相須為用,通絡中兼能止痛。
    • 炒黑醜(黑牽牛子):瀉下逐水,炒製後減其峻烈,轉攻痰濕瘀滯,疏通經隧。
  4. 開竅引經

    • 麝香:芳香透達,能開諸竅、通閉塞,引諸藥直達病所,增強搜剔痰瘀之效。

整體配伍思維
此方以 祛痰為主,化瘀為輔,結合辛溫通散與蟲類搜剔:

  • 川烏、草烏溫通開痹,膽星、地龍化痰通絡,乳沒活血,黑醜導滯,全蠍、麝香深入絡脈搜邪。
  • 酒糊為丸,借酒性辛散助藥力;薑汁竹瀝送服,強化痰之功並制烏頭燥烈。

推論臨床應用
適用於痰瘀互結之痹證,尤以 痛處固定或游走、麻木重著、舌苔膩、脈弦滑 為辨證要點,現代或對應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等屬痰瘀阻絡者。然須注意,古人用方強調 「中病即止」,因烏頭峻烈、麝香辛散,過用恐耗氣傷正。

傳統服藥法


川烏5錢,草烏5錢,地龍5錢,杜膽星6錢,明乳香3錢,淨沒藥3錢,炒黑醜49粒,全蠍7只,麝香5分。
搜滌絡痰。
酒糊為丸,每丸重4分。
輕用1丸,重用2丸,薑汁竹瀝送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慎重。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使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麻痺化膿性關節炎多痰四肢肌膚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蠲痛活絡丹, 出處:《重訂通俗傷寒論》卷九。 組成:川烏5錢,草烏5錢,地龍5錢,杜膽星6錢,明乳香3錢,淨沒藥3錢,炒黑醜49粒,全蠍7隻,麝香5分。 主治:搜滌絡痰。主治:痰註。濕痰挾瘀流註經絡,致手足牽引,四肢麻木,骨節串疼,或腫而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