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酒方劑由甘草、升麻、沉香、麝香、淡豆豉五味藥材組成,其寒熱比例顯示寒性指數(14)略高於熱性指數(13),整體呈現輕微偏寒的狀態。
方中,屬於熱性藥材的主要是沉香與麝香,二者皆具有一定的溫通作用,能溫腎陽、行氣止痛。然而,其溫熱之性並非強烈。
相對的,寒性藥材則包含淡豆豉及升麻。淡豆豉味甘微寒,善於清熱解表,而升麻則性微寒,能升陽解鬱,疏散風邪。甘草雖一般認為是中性藥,但在某些情況下亦可表現出輕微的寒性,因此在這個方劑中,其寒性傾向可能略微加強了整體的寒涼之氣。
綜觀全方,雖然熱性藥材的存在可以部分抵消寒性藥材的寒涼之性,但整體而言,寒性藥材的指數略高,故此方劑整體呈現輕微偏寒的特性。 此輕微偏寒的特性,可能更適合某些特定體質或病症,但需配合患者實際情況及醫師判斷使用。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7%
胃經 17%
肺經 17%
脾經 16%
膀胱經 6%
小腸經 6%
三焦經 6%
肝經 5%
大腸經 5%
此方劑「甘草酒」主要針對心經、胃經、肺經、脾經的異常進行調理。從經絡辨證的角度分析,由於心經、胃經、肺經的比例相同且最高(0.176),表示此方劑可能較適用於這三條經絡的失調。
心經方面,若出現心悸、失眠、胸悶等症狀,可能與心經氣血不足或心火過旺有關,此方劑的藥物組成可能具有調和心經氣血、安神定驚的作用。
胃經方面,若有消化不良、胃脹、胃痛等症狀,可能與胃氣失和有關,此方劑可能具有健脾和胃、理氣止痛的功效。
肺經方面,若有咳嗽、氣喘、呼吸困難等症狀,可能與肺氣不足或肺熱有關,此方劑可能具有補肺益氣、清熱化痰的作用。
脾經方面,比例次之(0.163),表示此方劑也兼顧了脾經的調理。脾經虛弱常見症狀如食慾不振、疲倦乏力、腹脹便溏等,此方劑可能具有健脾益氣、運化水濕的功效。
此外,膀胱經、小腸經、三焦經雖然比例較低(0.067),但仍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這三條經絡的異常可能表現為小便不利、腹痛、水腫等,此方劑可能具有利水滲濕、調和氣機的作用。
最後,肝經與大腸經的比例最低(0.054),表示此方劑對於肝經與大腸經的調理作用相對較弱,但若有相關症狀出現,仍可能有些微的影響,如情緒不穩、便秘等。
總結來說,此方劑主要適用於心經、胃經、肺經、脾經的氣血失調,並兼顧其他經絡的平衡。
主治功效
主要功效:
- 清熱解毒:甘草和升麻皆有良好的清熱解毒作用,能有效對抗由熱毒引起的腫脹及疼痛。
- 消腫止痛:沈香與麝香的成分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消腫,減輕疼痛;特別是對於中耳炎、頭痛等都有輔助療效。
- 活血化瘀:麝香和沈香的特性能促進血液流動,減少淤血導致的不適。
各成分具體功效:
- 甘草:具有養脾、潤肺、和解百藥的特性,對於全身性健康有益。
- 沉香:能溫和地促進內部氣的流動,對於消化系統及呼吸系統有良好支持。
- 淡豆豉:有效散風熱,尤其適用於感冒初期或上呼吸道感染。
- 麝香:能開竅醒神,於解酒及清熱解毒方面表現突出。
- 升麻:有效於驅除風寒,幫助調節身體的免疫反應。
傳統服藥法
甘草(炙)半兩,升麻半兩,沈香(銼)半兩,麝香(別研)半兩,豉1兩半。
上藥除麝香外,為粗末,入麝香拌勻。
每服5錢匕,酒1盞半,煎至8分,去滓,早、晚食前各1服。其滓熱敷腫上。甚者取豉半升、梔子仁14枚,葵菜2兩,3味用水2升半,煎至1升,濾去滓,溫分3服,空心、日午、晚間,服盡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適量使用:雖然本方為中藥,但仍應按照指示的使用量服用,過量可能導致不適。
- 個人體質差異:各人體質不同,使用後若有不適或過敏反應,應立即停止使用並諮詢醫生。
- 病症選擇:本方對毒氣腫有特別療效,但不適合所有類型的頭痛,使用前宜諮詢專業醫師建議。
- 懷孕婦女禁用:由於部分成分具活血化瘀功效,孕婦應避免使用。
- 藥物互動:如正在服用其他藥物,應詢問醫師是否會有交互作用。
相關疾病
慢性肝硬化四肢關節疼痛腰痛纖維肌痛症全身酸痛呼吸氣短言語無力四肢感到疼痛腰膝軟弱無力陰部感到寒冷痛風下背部疼痛腰骶痛 相同名稱方劑
甘草酒,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六。 組成:甘草(炙)半兩,升麻半兩,沉香(銼)半兩,麝香(别研)半兩,豉1兩半。 主治:毒氣腫,當頭上如刺痛。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