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調中湯

人參調中湯

REN CAN DIAO ZHO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3.4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肺經 20%
胃經 16%
肝經 11%
心經 9%
膽經 8%
腎經 5%
大腸經 3%
三焦經 3%
脾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膽經
腎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人參調中湯方中加入沉香,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溫脾胃,降逆氣:人參調中湯主要用於脾胃虛弱、氣機升降失調,導致的食慾不振、脘腹脹痛、腹瀉等症。沉香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脾胃、降逆氣的作用,可溫暖脾胃,促進消化,並降逆氣止嘔,協同人參等藥物調理脾胃,改善脾胃虛弱症狀。
  2. 行氣止痛:沉香具有行氣止痛的作用,可改善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脘腹疼痛。人參調中湯中加入沉香,可以進一步緩解患者的胃脘疼痛,提高療效。

人參調中湯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脾胃,理氣止痛: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人參調中湯以人參補氣,但若脾胃虛弱,氣機不暢,則補益效果難以發揮。木香加入後,可幫助脾胃運化,使氣血運行通暢,有助於人參藥力的發揮,同時亦可緩解因氣滯引起的腹痛、腹脹等症狀。
  2. 引導藥力下行:人參補氣升陽,木香理氣降逆,兩藥配伍,可使補而不滯,降而不虛,達到氣血雙調、上下平衡的效果。

人參調中湯中加入白荳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和胃,消食止嘔: 白荳蔻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化濕、溫中止嘔的功效。人參調中湯常用於脾胃虛弱,氣滯食積,導致的脘腹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白荳蔻加入其中,可幫助理氣消食,緩解胃部不適,增強藥效。
  2. 芳香開竅,醒脾開胃: 白荳蔻氣味芳香,可醒脾開胃,增進食慾。人參調中湯中人參補氣,白朮健脾,白蔻加入其中,可起到提味醒脾的作用,使湯藥更易入口,更利於脾胃吸收。

人參調中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調和藥性:人參性溫,甘草性甘,味甘緩和,能調和人參之溫燥,使其不至於過於燥烈,避免對脾胃造成刺激。

二、增強功效:甘草具有益氣健脾、和中緩急、解毒生津等作用,與人參搭配,可增強人參益氣補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人參調中湯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開竅醒神,振奮心氣: 麝香性溫,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人參調中湯用於心氣不足、心神不寧、氣血瘀阻等症狀,麝香可輔助人參振奮心氣,改善心神不寧,同時促進氣血流通,緩解瘀阻。
  2. 增強藥效,引藥入心: 麝香氣味芳香,能引藥入心,使藥效更易發揮。人參調中湯中以人參為主,補益心氣,麝香可起到引導人參藥效入心的作用,提高藥效,使治療效果更佳。

「人參調中湯」中包含人參,主要因其補氣益血、健脾益腎之功效。

人參為補氣之聖藥,能增強人體正氣,提高免疫力。其益氣作用可改善脾胃虛弱所致的氣虛乏力、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同時,人參也具有補血作用,可改善氣血不足所致的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氣短等症狀。此外,人參還可補腎氣,增強腎臟功能,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耳鳴遺精等症狀。

因此,人參在「人參調中湯」中起到 補氣益血、健脾益腎 的作用,幫助調理脾胃,改善氣血不足,增強體質。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人參調中湯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首載於《御藥院方》,主治「婦人心下臍上結硬如鬭,按之如石」,此症屬中焦氣機壅滯、痰瘀互結之重證。古人以「瓜蒂散」先吐其痰涎實邪,繼用此方調理,旨在通降氣機、健脾和胃,防其邪氣復聚。其「調脾胃,寬中順氣」之功,側重於疏滯—行氣—扶正三層次:

  1. 疏滯:沈香、木香、白豆蔻辛香走竄,破中焦痰氣膠結;麝香、冰片(腦子)通絡開竅,助氣血暢行。
  2. 行氣:木香(雖原方缺量,推測與沈香相須為用)理三焦滯氣;生薑鹽引藥入中,醒脾化濕。
  3. 扶正:人參、甘草補益中氣,防香燥耗傷脾元,取「攻邪不傷正」之意。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全方以「香藥」為核心,體現「通補兼施」思路:

  • 氣滯痰阻為標:沈香降氣、木香破滯、豆蔻化濕,直指「結硬如石」之病理產物,香藥之性助氣機流轉,符合「結者散之」原則。古云「怪病多痰」,此症結硬腫滿,恐與氣滯久而生痰瘀有關。
  • 脾胃虛弱為本:人參、甘草補脾奠後天之本,佐制香燥,暗合「六腑以通為補」之旨。麝香、冰片用量極輕,取其「醒脾透絡」之效,非單純開竅。
  • 劑型設計之巧:散劑「沸湯點服」利於速達中焦;薑鹽為引,既助藥勢,亦和胃氣。
    推論:此方不僅治標證「結硬」,亦適用於中焦氣滯兼脾弱之脘痞、噯氣、納呆等輕症,體現「異病同治」之妙。香藥配伍層次分明,沈香降氣、木香行氣、麝香透絡,共成「調中」之功。

傳統服藥法


沈香2兩,木香,白豆蔻1兩(用仁),甘草1分,腦子1錢,麝香0.5錢,人參0.5兩。
調脾胃,寬中順氣。
上為細末。
每服半錢,用沸湯點服;或人生薑、鹽少許,食後服。
方中木香用量原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氣。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調中湯, 出處:《儒門事親》卷十二。 組成:沉香2兩,木香,白豆蔻1兩(用仁),甘草1分,腦子1錢,麝香半錢,人參半兩。 主治:調脾胃,寬中順氣。主治:婦人心下臍上結硬如鬭、按之如石,以瓜蒂散吐之之後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