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虛和氣散

BU XU HE Q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肺經 22%
心經 13%
胃經 13%
肝經 4%
膀胱經 4%
三焦經 4%
腎經 4%
膽經 4%
大腸經 4%
脾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肝經
膀胱經
三焦經
腎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補虛和氣散組成與功效介紹

  • 甘草:甘草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主治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

  • 茯苓: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適用於治療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胎水過多、先兆流產、食少納呆、倦怠乏力、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失眠、多夢、脾虛諸證。

  • 葛根:葛根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等傳統代功效。可治療感冒、發熱、咳嗽、氣喘、吐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熱病口渴、陰虛消渴、酒醉、乙醇中毒、麻疹不透、熱瀉熱痢、脾虛泄瀉以及感冒、發熱、喉嚨痛、口腔潰瘍等。

  • 木香: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證狀。

  • 人參:人參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可治療氣虛、血虛、脾虛、肺虛、腎虛、陽虛、陰虛、久病、產後,用於治療虛證,如氣虛、血虛、脾虛、肺虛、腎虛、陽虛、陰虛、久病、產後,用於治療虛證,如氣虛、血虛、脾虛、肺虛、腎虛、陽虛、陰虛、久病、產後等症。

  • 麝香:麝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可治療閉證神昏、溫病熱陷心包、小兒驚風、中風痰厥、血瘀經閉、癥瘕、心腹暴痛、跌打損傷、風寒濕痹、水腫、浮腫、排尿 、經絡不通、氣血凝滯、胸痹心痛、脘腹疼痛、月經不調、痛經、閉經、酒醉不醒、瘡瘍腫毒、咽喉腫痛、難產、死胎、胞衣不下等症。

總結

補虛和氣散,是由甘草、茯苓、葛根、木香、人參、麝香組成的中藥方劑,具有補虛和氣,健脾益氣,消食化積,行氣止痛等功效。臨牀上可治療小孩子消化功能不好,胃氣不協調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人參5兩,乾葛5兩,甘草(炮)5兩,木香3兩,麝1錢,茯苓2兩。
補虛和氣。
上為末。
每服半錢,水5分,加生薑少許,同煎至3分,去滓溫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人參、葛根、甘草、木香、麝香、茯苓組成。人參補氣,葛根升清降濁,甘草調和諸藥,木香行氣止痛,麝香開竅醒神,茯苓健脾滲濕。諸藥合用,共奏補氣和胃,理氣止痛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同名稱方劑


補虛和氣散, 出處:《幼幼新書》卷二十一引《莊氏家傳》。 組成:人參5兩,乾葛5兩,甘草(炮)5兩,木香3兩,麝1錢,茯苓2兩。 主治:補虛和氣。主治:小兒胃氣不和。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