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疳勞丸方劑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疳勞丸方劑多以苦寒藥為主,容易傷脾胃,甘草可中和藥性,避免藥性過寒,保護脾胃功能。
二、益氣健脾:甘草具有益氣健脾的功效,能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有助於改善疳勞患兒的營養不良狀況。此外,甘草還能緩解藥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藥效。
疳勞丸中包含麝香,主要原因有二:
1. 開竅醒神,助氣血運行: 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肝經。其氣芳香,能開通心竅,醒神益智,並能活血化瘀,促進氣血運行,改善疳勞患兒的氣血不足、神疲乏力等症狀。
2. 溫陽散寒,助脾胃消化: 疳勞常因脾胃虛寒導致,而麝香溫陽散寒,能溫暖脾胃,促進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
總而言之,麝香在疳勞丸中,以其開竅醒神、活血化瘀、溫陽散寒之功效,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治療疳勞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方劑【疳勞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疳勞初發,咳嗽盜汗黃瘦」,屬中醫「疳證」範疇。疳證多因脾胃虛弱、積滯化熱,耗傷氣血,演變為虛勞;「疳勞」即疳證日久深入,兼見虛勞症狀。
- 咳嗽:肺陰不足或脾虛土不生金,肺失濡養所致。
- 盜汗:陰虛內熱,或氣虛衛外不固,津液外泄。
- 黃瘦: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不足,肌膚失養。
此方針對疳證初轉虛勞階段,以清解虛熱、調和脾胃為主,兼顧止咳斂汗。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茶毗處煤(7錢)
- 為焚燒後沉積之煤灰,傳統認為其性涼,具清熱解毒、消積化滯之效。
- 推測其作用類似「百草霜」(灶心土),能吸附痰濁、清除腸胃積滯,改善疳積化熱。
甘草(3錢)
- 甘平調和諸藥,補脾益氣,緩解虛勞倦怠。
- 與茶毗處煤搭配,既能清熱解毒,又能護胃防苦寒傷中。
麝香(2分)
- 辛溫芳香,通行十二經,開竅醒脾、活血散結。
- 少量用之,可助藥力透達病所,破除疳積久鬱之滯,改善氣血運行。
配伍特點與治療原理
- 清熱與補益並行:茶毗處煤清解疳熱,甘草補益脾氣,一清一補,標本兼顧。
- 芳香醒脾:麝香提振脾胃功能,助吸收藥效,改善虛弱狀態。
- 劑型設計:糊丸緩釋藥性,適合久病虛弱患者;黃耆湯送服,增強補氣固表之效,兼治盜汗。
此方透過清積熱、醒脾胃、補氣血,針對疳勞初期的虛實夾雜病機,體現中醫「攻補兼施」的治療思路。
傳統服藥法
茶毗處煤7錢,甘草3錢,麝香2分。
上糊丸。
15歲以上,每服7分,空心以黃耆湯送下,日2夜1。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疳勞丸, 出處:《續名家方選》。 組成:茶毗處煤7錢,甘草3錢,麝香2分。 主治:疳勞初發,咳嗽盜汗黃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