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蕤丸

WEI RU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8%
肺經 15%
心經 11%
膀胱經 9%
脾經 8%
胃經 8%
腎經 8%
膽經 8%
大腸經 5%
小腸經 2%
心包經 2%
肝經
肺經
心經
膀胱經
脾經
胃經
腎經
膽經
大腸經
小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萎蕤丸方中加入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祛風濕止痛: 萎蕤丸主治風寒濕邪所致的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而獨活性溫,善於祛風寒濕,止痛止癢。其辛溫之性可溫經散寒,通絡止痛,與萎蕤丸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增強祛風濕止痛功效。
  2. 補肝腎壯筋骨: 萎蕤丸以補肝腎、強筋骨為主要功效,而獨活不僅祛風濕止痛,亦有補肝腎之效。其入肝經,可補肝腎之精血,助於強筋健骨,與方中其他補肝腎藥物相輔相成,增強補益效果。

總而言之,獨活在萎蕤丸中既能祛風濕止痛,又能補肝腎壯筋骨,與其他藥物相配伍,可達到協同增效之目的。

萎蕤丸中加入玉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燥: 玉竹味甘,性微寒,入肺、胃經,具有滋陰潤燥、生津止渴的功效。萎蕤丸主治陰虛燥熱,故以玉竹滋陰潤燥,緩解燥熱症狀。
  2. 養陰生津: 玉竹能夠養陰生津,潤肺止咳,對於萎蕤丸所針對的咳嗽、口乾等症狀,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綜上所述,玉竹在萎蕤丸中的加入,不僅能滋陰潤燥,還能養陰生津,從而達到治療陰虛燥熱、咳嗽、口乾等症狀的目的。

萎蕤丸方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活血行氣:萎蕤丸主治肝鬱氣滯所致的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症。川芎性辛溫,入肝經,具有疏肝解鬱、活血行氣之效,可緩解肝氣鬱結,改善氣血運行,從而達到舒緩症狀的目的。
  2. 輔助補益,調和藥性:方中以補益肝腎為主,川芎的辛溫之性可輔助藥力,促進補益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同時,川芎可調和方中其他藥物的寒涼之性,使藥性更為平和,避免藥物過於寒涼而影響藥效。

萎蕤丸方中加入青葙子,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清肝明目:青葙子味甘苦、性微寒,歸肝經,具有清肝明目、降火退翳的功效。萎蕤丸用於治療肝腎陰虛、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昏花等症,青葙子可協同其他藥材清熱瀉火,改善肝腎陰虛,達到明目之效。
  2. 疏散風熱:青葙子亦能散風熱,而萎蕤丸中的其他藥材,如地黃、山藥等,則以滋陰補腎爲主。青葙子加入其中,可以起到疏散風熱、防止滋陰補腎太過滋膩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全面,達到陰陽調和的效果。

萎蕤丸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的功效。萎蕤丸中往往加入黃連以清解因熱毒蘊積所致的發熱、口渴、便祕等症狀。
  2. 降逆止嘔: 黃連能降胃火,止嘔逆。萎蕤丸若因胃熱上逆而導致嘔吐、泛酸等症狀,加入黃連可起到降逆止嘔的作用。

總而言之,黃連在萎蕤丸中的作用是清熱瀉火,降逆止嘔,以達到治療因熱毒蘊積所致的相關病症的目的。

萎蕤丸中包含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瀉火: 黃芩性寒,味苦,入肺、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之效。萎蕤丸主治熱病煩渴,口燥咽乾,心煩不眠等症狀,而黃芩可清泄心肺之熱,達到降火除煩的效果。
  2. 解毒止痢: 黃芩亦具解毒止痢之功。若患者因熱毒攻心而出現腹瀉,黃芩可解毒清熱,止瀉止痢,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萎蕤丸中加入防風,主要考量其祛風止痛之效。

防風性溫,味辛,入膀胱、肺經,具有祛風解表、止痛止痙之功效。萎蕤丸主治風寒濕痺,腰膝疼痛,筋骨拘攣等症,而風寒濕邪易傷筋骨,導致疼痛、麻木、僵硬等症狀。

防風可祛除風寒濕邪,緩解筋骨疼痛,同時也具有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疼痛消退。因此,防風是萎蕤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有助於增強其療效。

萎蕤丸中加入赤芍,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涼血: 赤芍味苦、酸,性寒,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萎蕤丸方劑中可能存在一些熱證或瘀血,赤芍可有效降低體內熱度,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因熱邪或瘀血造成的症狀。
  2. 緩解疼痛: 赤芍能緩解疼痛,特別是因熱毒或瘀血引起的疼痛。萎蕤丸可能用於治療一些伴有疼痛的疾病,而赤芍能有效改善疼痛症狀,提高療效。

萎蕤丸方劑中包含車前子,主要原因在於車前子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1. 利水滲濕: 車前子性寒,味甘,入膀胱經,能利水滲濕,清熱解毒。萎蕤丸多用於治療濕熱下注、小便不利、水腫等症,而車前子正好可針對濕熱下注,利水消腫。
  2. 清熱解毒: 車前子亦具清熱解毒之效,能解暑熱、消炎止痛,與方中其他藥物如黃柏、知母等共同清熱解毒,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車前子在萎蕤丸方劑中發揮著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功效,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治療濕熱下注、小便不利、水腫等症的良好效果。

萎蕤丸中加入地骨皮,主要基於其清熱涼血、退虛熱的功效。

萎蕤丸主治陰虛發熱,潮熱盜汗,口乾咽燥,神疲乏力等症,而地骨皮性寒,味甘苦,入肺、肝經,具有清熱涼血、退虛熱的功效,可有效緩解陰虛發熱、潮熱盜汗等症狀。此外,地骨皮還能滋陰潤燥,與方中其他藥物如麥冬、生地黃等共同作用,達到滋陰降火、生津止渴的效果。因此,地骨皮在萎蕤丸中的加入,有助於整體增強方劑的清熱涼血、滋陰潤燥功效,更好地治療陰虛發熱等症。

萎蕤丸方中包含地膚子,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利濕:地膚子味甘性涼,具清熱利濕、涼血止血之效。萎蕤丸主治濕熱蘊蒸,筋脈拘攣,或兼有水腫、小便不利等症。地膚子可清熱利濕,改善濕熱導致的筋脈拘攣等症狀。
  2. 消腫止痛:地膚子亦有消腫止痛之效。萎蕤丸中,地膚子可配合其他藥物,如牛膝、桑寄生等,共同消散筋脈中的瘀血腫痛,緩解疼痛症狀。

萎蕤丸方劑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解毒的功效。萎蕤丸中多為滋陰補氣的藥材,甘草可調和這些藥材的偏性,使藥性更加協調,避免單味藥過於偏燥或偏寒。
  2. 增強功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解脾胃虛弱、增強藥效的作用。萎蕤丸以滋陰補腎、益氣固表為主,加入甘草可增強其補氣作用,使藥效更加顯著,更有效地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萎蕤丸組成介紹

  1.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車前子:性寒涼,味甘,具有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止咳化痰、降氣、補血養肝、清肝明目、瀉下等功效。

  3.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

  4.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5. 地骨皮:性寒味甘,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

  6. 地膚子:性涼味甘,歸肺、腎經,具有清熱利尿、滲濕除濕、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止癢、活絡止痛和利水消腫等功效。

  7. 獨活: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8.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9.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10.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11. 玉竹:性微寒、味甘,有養陰潤燥、清熱除煩的效果。

  12. 青葙子:性寒味苦,具備多種功效,包括補血養肝、清熱瀉火、散風熱、退翳等。

總結

《萎蕤丸》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的功效,可治療頑翳釘眼。

傳統服藥法


萎蕤4兩,車前子4兩,熟乾地黃(焙)4兩,升麻1兩半,黃芩(去黑心)1兩半,秦艽(去苗土)1兩半,枳殼(去瓤,麩炒)1兩半,白茯苓(去黑皮)1兩半,黃連(去須)1兩半,獨活(去蘆頭)1兩半,地骨皮1兩半,決明子(微炒)1兩半,山梔子仁1兩半,白檳榔(生,銼)1兩半,赤芍藥2兩,芎藭2兩,秦皮1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食後熟水送下,1日2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性味偏寒,體質虛寒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萎蕤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一。 組成:萎蕤1兩半,青葙子1兩半,黃連(去須)1兩半,防風(去叉)1兩半,赤芍藥1兩半,車前子2兩,地膚子1兩,乾藍1兩,獨活(去蘆頭)1兩,川芎1兩,黃芩(去黑心)1兩,甘草(炙,銼)1兩。 主治:頑翳丁翳眼。

萎蕤丸, 出處:《普濟方》卷八十。 組成:獨活(去蘆頭)1兩半,萎蕤1兩半,川芎1兩半,青葙子1兩半,黃連(去須)1兩半,黃芩(去黑心)1兩半,防風(去叉)1兩半,赤芍藥1兩半,車前子2兩,地骨皮1兩,地膚子1兩,乾藍1兩,甘草(炙,銼)1兩。 主治:頑翳釘眼。

萎蕤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一。 組成:萎蕤4兩,車前子4兩,熟乾地黃(焙)4兩,升麻1兩半,黃芩(去黑心)1兩半,秦艽(去苗土)1兩半,枳殼(去瓤,麸炒)1兩半,白茯苓(去黑皮)1兩半,黃連(去須)1兩半,獨活(去蘆頭)1兩半,地骨皮1兩半,決明子(微炒)1兩半,山梔子仁1兩半,白檳榔(生,銼)1兩半,赤芍藥2兩,川芎2兩,秦皮1兩。 主治:眼生翳膜,疼痛昏澀,視物不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