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蕤丸

WEI RU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8%
肺經 15%
心經 11%
膀胱經 9%
脾經 8%
胃經 8%
腎經 8%
膽經 8%
大腸經 5%
小腸經 2%
心包經 2%
肝經
肺經
心經
膀胱經
脾經
胃經
腎經
膽經
大腸經
小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萎蕤丸組成介紹

  1.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車前子:性寒涼,味甘,具有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止咳化痰、降氣、補血養肝、清肝明目、瀉下等功效。

  3.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

  4.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5. 地骨皮:性寒味甘,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

  6. 地膚子:性涼味甘,歸肺、腎經,具有清熱利尿、滲濕除濕、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止癢、活絡止痛和利水消腫等功效。

  7. 獨活: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8.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9.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10.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11. 玉竹:性微寒、味甘,有養陰潤燥、清熱除煩的效果。

  12. 青葙子:性寒味苦,具備多種功效,包括補血養肝、清熱瀉火、散風熱、退翳等。

總結

《萎蕤丸》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的功效,可治療頑翳釘眼。

傳統服藥法


萎蕤4兩,車前子4兩,熟乾地黃(焙)4兩,升麻1兩半,黃芩(去黑心)1兩半,秦艽(去苗土)1兩半,枳殼(去瓤,麩炒)1兩半,白茯苓(去黑皮)1兩半,黃連(去須)1兩半,獨活(去蘆頭)1兩半,地骨皮1兩半,決明子(微炒)1兩半,山梔子仁1兩半,白檳榔(生,銼)1兩半,赤芍藥2兩,芎藭2兩,秦皮1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食後熟水送下,1日2次。

方劑組成解釋


  • 獨活、玉竹、川芎、青葙子、黃連、黃芩、防風、赤芍、車前子、地骨皮、地膚子均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
  • 甘草具有緩和諸藥的毒性、調和諸藥的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性味偏寒,體質虛寒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萎蕤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一。 組成:萎蕤1兩半,青葙子1兩半,黃連(去須)1兩半,防風(去叉)1兩半,赤芍藥1兩半,車前子2兩,地膚子1兩,乾藍1兩,獨活(去蘆頭)1兩,川芎1兩,黃芩(去黑心)1兩,甘草(炙,銼)1兩。 主治:頑翳丁翳眼。

萎蕤丸, 出處:《普濟方》卷八十。 組成:獨活(去蘆頭)1兩半,萎蕤1兩半,川芎1兩半,青葙子1兩半,黃連(去須)1兩半,黃芩(去黑心)1兩半,防風(去叉)1兩半,赤芍藥1兩半,車前子2兩,地骨皮1兩,地膚子1兩,乾藍1兩,甘草(炙,銼)1兩。 主治:頑翳釘眼。

萎蕤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一。 組成:萎蕤4兩,車前子4兩,熟乾地黃(焙)4兩,升麻1兩半,黃芩(去黑心)1兩半,秦艽(去苗土)1兩半,枳殼(去瓤,麸炒)1兩半,白茯苓(去黑皮)1兩半,黃連(去須)1兩半,獨活(去蘆頭)1兩半,地骨皮1兩半,決明子(微炒)1兩半,山梔子仁1兩半,白檳榔(生,銼)1兩半,赤芍藥2兩,川芎2兩,秦皮1兩。 主治:眼生翳膜,疼痛昏澀,視物不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