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魂丹

活魂丹

HUO HUN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3

熱/寒比例

(0.4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8%
心經 19%
脾經 16%
腎經 9%
膽經 7%
大腸經 6%
肺經 3%
膀胱經 3%
胃經 2%
小腸經 2%
肝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膽經
大腸經
肺經
膀胱經
胃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活魂丹中加入血竭,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止痛止血的功效。

血竭為棕櫚科植物麒麟血藤的乾燥樹脂,性溫,味甘微苦,歸心、肝經。其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止血、消腫生肌的功效,常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外傷出血等症。

活魂丹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筋骨疼痛等症,血竭的活血化瘀、止痛止血功效正好能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達到治療目的。

活魂丹中包含乳香,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化瘀: 乳香性溫,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活魂丹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乳香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有助於傷患恢復。
  2. 通經絡,止疼痛: 乳香可以通經絡,解除經絡阻滯,並具有止痛的功效。活魂丹也常用於治療風濕痺痛、筋骨疼痛等症,乳香可以緩解疼痛,改善患者的活動能力。

因此,乳香是活魂丹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發揮活血化瘀、通經絡止痛的功效,促進患者的康復。

活魂丹方劑中包含沒藥,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沒藥味苦辛,性溫,入肝、心經。其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恢復受損組織的活力。
  2. 溫陽散寒: 沒藥還有溫陽散寒之效,能溫暖脾胃,促進氣血運行,對於因寒邪入侵而導致的氣血運行不暢、神志不清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因此,活魂丹方劑中加入沒藥,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溫陽散寒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神志狀態,達到活魂的目的。

中藥方劑「活魂丹」中包含「銅綠」,主要因其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銅綠能夠幫助排除體內的熱毒,對於某些由內熱或毒素引起的疾病有改善效果。然而,銅綠的使用需謹慎,因為其含有銅元素,長期或過量使用可能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此方劑中銅綠的加入是針對特定病症的需要,但應遵循醫師指導以確保安全。

活魂丹方劑中包含白礬,主要原因如下:

  1. 燥濕止瀉: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瀉的功效。活魂丹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濕氣困脾所致的腹瀉,白礬可有效收斂腸道,止瀉止痢。
  2. 清熱解毒: 白礬亦具清熱解毒之效。活魂丹部分組成藥材如雄黃、硃砂等,性偏溫燥,加入白礬可平衡藥性,避免燥熱傷陰,更能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

綜上所述,白礬在活魂丹方劑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既能止瀉,又能清熱解毒,使其藥效更佳,更安全。

活魂丹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其組成中包含鉛丹(Pb3O4)等成分。鉛丹,在中醫藥理中被認為具有重鎮安神、解毒殺蟲之效,常用於治療心悸失眠、驚風癲狂等症狀。然而,現代醫學研究指出,鉛丹含有重金屬鉛,長期或過量使用可能引發鉛中毒,對人體肝腎功能、神經系統造成損害。因此,使用含鉛丹的方劑時,必須嚴格遵照醫囑,控制劑量與使用時長,以避免潛在的健康風險。對於傳統方劑中的鉛丹,現代中醫臨床多傾向於尋找相對安全的替代品,如磁石、硃砂等,以減少不良反應,確保患者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鉛丹的毒性,部分國家和地區已限制或禁止其在中藥製劑中的應用。中醫師在開立處方時,會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及當地法規,審慎評估是否使用此類成分,並提供適當的警示與建議。

活魂丹中使用穿山甲,主要是基於其 活血化瘀通經活絡 的功效。

穿山甲性味辛、涼,入肝、胃經,具有 消腫止痛、通經活絡 的作用。其鱗片可 活血化瘀,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在活魂丹中,穿山甲的作用是 活血化瘀,通經活絡,配合其他藥材,達到 治療中風、半身不遂等症狀 的目的。

活魂丹方中含有輕粉,此乃因輕粉具有以下功效:

  1. 清熱解毒:輕粉性寒,能清熱解毒,對於外感熱邪或內熱引起的各種症狀,如高熱、口渴、咽痛、頭痛等,有一定緩解作用。
  2. 驅除濕熱:輕粉具有較強的利濕作用,可用於治療濕熱引起的疾病,如濕熱黃疸、濕熱瀉痢等。

然而,輕粉為劇毒藥物,使用需謹慎。活魂丹方可能因應特定病症,在醫師嚴格把控下使用輕粉,但不可自行服用。

中藥方劑「活魂丹」中包含「蟾酥」,其作用是強效的祛風化痰、止痛解毒。蟾酥對於改善因風濕或痰滯引起的病症具有良好療效,能夠幫助消腫止痛。然而,蟾酥也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必須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以免引發不良反應。它的加入主要是針對需要快速見效的急症,並需謹慎控制劑量。

活魂丹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開竅醒神:麝香氣味濃烈,能迅速穿透血腦屏障,直達腦部,具有開竅醒神之效。對於神志昏迷、中風昏厥等症狀,麝香能起到快速提神醒腦的作用,助於恢復意識。
  2. 活血化瘀:麝香性溫,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阻滯引起的疼痛麻木,麝香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因此,活魂丹中加入麝香,旨在通過開竅醒神和活血化瘀的雙重作用,達到快速救治昏迷、疼痛等病症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活魂丹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一切惡瘡」,涵蓋範圍極廣,尤以「楊梅瘡」(梅毒)、「天泡瘡」(皰疹類潰爛性皮膚病)等嚴重潰爛、膿血淋漓之證為重點。其症狀特徵為「喉穿鼻崩」,乃邪毒深重、腐蝕血肉所致,屬中醫「頑瘡」「惡瘡」範疇。此類病症多因濕熱火毒蘊結,久而不解,腐敗成膿,甚至傷及臟腑經絡。活魂丹以「解毒消腫、活血排膿、腐蝕生新」為核心,攻逐深層邪毒,促瘡斂癒合。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解毒拔毒,直攻惡瘡

    • 銅綠、黃丹、枯白礬、輕粉:此類礦物藥性峻猛,能「蝕惡肉、殺蟲解毒」。銅綠斂瘡止血;黃丹拔毒生肌;白礬燥濕止癢;輕粉攻毒殺蟲,針對惡瘡腐肉、濕毒浸淫之態。
    • 蟾酥:辛溫有毒,善「攻毒散腫」,其強心通竅之力可助藥勢速達病所,針對瘡毒內陷、疼痛劇烈之證。
  2. 活血化瘀,通絡生新

    • 血竭、乳香、沒藥:三者並用,為「止痛生肌」要藥。血竭散瘀定痛;乳沒活血行氣,疏通經絡壅滯,改善瘡周氣血瘀阻,促進新肉生長。
    • 穿山甲(煨胖):性善走竄,能「透膿排毒」,引藥直透瘡根,對深部膿瘍或久潰不斂尤為關鍵。
  3. 開竅透絡,助藥攻邪

    • 麝香:芳香走竄,能「通諸竅、開經絡」,推動諸藥深入病所,尤適「鼻崩喉穿」等竅道潰爛之證。

配伍特色:

  • 蝸牛搗膏為丸:蝸牛性寒滑利,既能解毒消腫,其黏液質可緩和峻藥之燥烈,避免過傷正氣。
  • 蔥白裹藥熱酒送服:蔥白辛散通陽;熱酒行藥勢,二者偕同增強藥效透達之力,使外用峻藥內服時能定向攻瘡。

總治則: 以「毒藥攻毒」為主,輔以活血通絡,針對惡瘡膿毒壅盛、腐潰難愈之證,強行拔毒外出,繼而通瘀生肌。此方體現中醫「以毒攻毒」「祛腐生新」之峻烈治法,適用於邪盛正未竭之實證。

傳統服藥法


血竭、乳香、沒藥、銅綠、枯白礬、黃丹、穿山甲(煨胖)1錢,輕粉5分,蟾酥5分,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用蝸牛搗膏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1丸,重者2丸,用蔥白1寸嚼爛裹藥,熱酒送下,食前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活魂丹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出血等副作用。

相關疾病


膀胱炎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膀胱惡性腫瘤(膀胱癌)腎盂腎炎尿道膿傷小便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活魂丹, 出處:《醫學正傳》卷六引丹溪方。 組成:血竭、乳香、沒藥、銅綠、枯白礬、黃丹、穿山甲(煨胖)1錢,輕粉5分,蟾酥5分,麝香少許。 主治:一切惡瘡。楊梅、天泡瘡潰爛,喉穿鼻崩,膿血淋漓。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