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魂丹

治魂丹

ZHI HUN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5

熱/寒比例

(0.3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7%
脾經 17%
心經 16%
腎經 10%
膽經 7%
大腸經 6%
肺經 3%
膀胱經 3%
胃經 3%
小腸經 3%
肝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膽經
大腸經
肺經
膀胱經
胃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治魂丹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活血化瘀: 乳香具有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改善氣血運行不暢,緩解因氣血瘀滯引起的疼痛,有助於安神定志,治療魂魄不安、心神不寧等症狀。
  2. 溫通心竅,醒神開竅: 乳香味辛性溫,能溫通心竅,開竅醒神,對於因心神不寧、魂魄失守所致的失眠、驚悸、健忘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因此,乳香在治魂丹中起到疏通氣血、安神定志、醒神開竅的作用,有助於治療魂魄不安、心神不寧等症狀。

「治魂丹」方劑中包含「沒藥」,主要原因有二:

  1. 安魂定神: 沒藥性苦、辛、溫,入心、肝經,具有安神定志、止痛消腫的功效。其特殊的香氣,能使人神志安定,有助於治療魂魄不寧、心神不安等症狀。
  2. 活血化瘀: 沒藥同時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供血,對於因瘀血阻滯而導致的魂魄不寧、精神恍惚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沒藥在「治魂丹」方劑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起到安神定志、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治療因魂魄不寧而引起的各種症狀。

中藥方劑[治魂丹]的組成中,包含[銅綠]。銅綠在該方中起到清熱解毒、收斂生肌的作用。治魂丹是一種外用藥物,適用於治療皮膚潰瘍、燒傷等症狀。銅綠能夠幫助清除傷口處的病原體,促進傷口愈合,同時還具有一定的防腐效果。在方劑中,銅綠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增強治療效果。然而,由於銅綠具有一定毒性,使用時必須注意控制劑量,以避免出現不良反應。

「治魂丹」方劑中使用白礬,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鎮心安神: 白礬性寒,味酸澀,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因心火亢盛、神魂不安所致的失眠、心悸、煩躁等症狀,白礬能起到清心降火、安神定志的作用。
  2. 固澀止汗: 白礬還具有收斂固澀之效,可用於治療盜汗、自汗等症狀。在「治魂丹」中,白礬可與其他藥材配伍,協同作用,達到固澀止汗、安神定志的效果。

中藥方劑「治魂丹」的組成中,包含鉛丹,是因為鉛丹具有強效的解毒和安神作用。鉛丹能夠清除體內的毒素,並且安定神經,改善由於神經不安引起的症狀。其主要作用是解毒安神,幫助方劑改善相關症狀。鉛丹的使用能夠增強方劑的效果。

「治魂丹」方劑中加入穿山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通經活絡,化瘀止痛: 穿山甲性味辛溫,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止痛之效。古人認為心神不安、魂魄不寧,多與氣血不通、瘀阻經絡有關。穿山甲可打通血脈,疏通氣機,使心神安定,魂魄歸位。
  • 化解痰濁,清熱解毒: 穿山甲亦有化痰散結之功,可化解心神不安的痰濁之氣,同時兼具清熱解毒作用,可治療因熱毒攻心而導致的心神不寧。

總之,穿山甲在「治魂丹」中起到通經活絡、化痰解毒的雙重作用,有助於安定心神、安魂定魄。

中藥方劑「治魂丹」的組成中,包含輕粉,是因為輕粉具有強效的解毒作用。輕粉能夠清除體內的毒素,改善由於毒素引起的症狀。其主要作用是解毒,幫助方劑改善相關症狀。輕粉的使用能夠提升方劑的效果。

中藥方劑「治魂丹」的組成中,包含蟾酥,是因為蟾酥具有解毒和止痛的作用。蟾酥能夠清除體內的毒素,並且減少疼痛感。其主要作用是解毒止痛,對於改善相關症狀具有顯著療效。蟾酥的使用能夠增強方劑的效果。

治魂丹方劑中加入麝香,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開竅醒神: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經,具有開竅醒神、闢穢化濁的功效。對於神志昏迷、驚癇抽搐等症狀,能起到迅速改善的作用。
  2. 活血化瘀:麝香能通經活絡、行血止痛,對於因氣血瘀滯導致的各種疼痛,例如心胸憋悶、肢體麻木等,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因此,治魂丹中加入麝香,旨在通過其開竅醒神、活血化瘀的作用,達到治療神志不清、心血瘀阻等症狀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治魂丹》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記載主治「癰疽、惡瘡、疔毒」,屬中醫外科範疇。其特點在於針對熱毒壅盛、氣血瘀滯所致的皮膚瘡瘍腫毒,尤其適用於瘡瘍已潰或未潰,伴紅腫熱痛、膿血腐敗等症狀。方中以「取汗透為妙」,強調透過發汗散邪,開泄腠理,助毒外透,符合古代外科「汗法」與「托毒外出」的治療思路。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藥物分類與核心作用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 乳香、沒藥:為外科要藥,活血行氣、散瘀定痛,助化解瘡瘍氣血壅滯。
    • 穿山甲(川山甲):性善走竄,能透膿潰堅,促進瘡毒排出。
  2. 解毒斂瘡、祛腐生肌

    • 銅綠:燥濕殺蟲,治惡瘡潰爛。
    • 枯礬:收斂止血、燥濕解毒,用於瘡口腐肉不脫。
    • 黃丹(鉛丹):解毒生肌,但毒性較強,古代外用為主,內服需慎。
  3. 開竅透毒、攻毒散結

    • 輕粉、蟾酥:辛寒有毒,善攻瘡瘍疔毒,以毒攻毒,迅速消散腫硬。
    • 麝香:芳香走竄,通絡開竅,引藥直達病所,助發汗透邪。
  4. 輔助成方與賦形

    • 蝸牛:清熱消腫,其黏液助藥丸成型,並緩和其他藥物峻烈之性。
    • 蔥白、熱酒送服:辛溫發散,助藥力外透,加強發汗排毒效果。

(2)方劑配伍邏輯

此方以**「攻毒散結」為主軸**,結合「活血透膿」「收斂生肌」雙向調節:

  • 針對瘡毒壅滯:以蟾酥、輕粉、銅綠等劇毒藥直折熱毒,快速壓制病情。
  • 針對氣血瘀阻:乳香、沒藥、穿山甲疏通經絡,促進膿液消散。
  • 兼顧瘡面修復:枯礬、黃丹收斂止血,避免毒邪內陷。
  • 強調「汗法」:藉麝香、蔥白、熱酒之辛散,使毒隨汗解,呼應「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原則。

(3)治療原理總結

《治魂丹》屬外科峻劑,透過「以毒攻毒」剋制癰疽惡瘡之熱毒,輔以活血透絡、發汗開泄,使毒邪從表而解。其組方側重「急治標」,適合毒盛體實者,而蝸牛、蔥白等緩和部分毒性,體現「峻藥緩用」的配伍智慧。

(註:此分析僅基於古籍記載之藥理推論,不涉及現代應用建議。)

傳統服藥法


乳香1錢,沒藥1錢,銅綠1錢,枯礬1錢,黃丹1錢,川山甲(炙)1錢,輕粉5分,蟾酥5分,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用蝸牛研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1丸,至重者用2丸,蔥白搗,裹藥,以熱酒送下。取汗透為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不宜長期服用。
  2.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3. 本方有收斂止血的作用,有出血傾向者慎用。

相關疾病


癤和癰

相同名稱方劑


治魂丹, 出處:《外科啓玄》卷十一。 組成:乳香1錢,沒藥1錢,銅綠1錢,枯礬1錢,黃丹1錢,川山甲(炙)1錢,輕粉5分,蟾酥5分,麝香少許。 主治:癰疽、惡瘡、疔毒。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