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濕散風湯

CHU SHI SAN FE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會約》卷十三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19%
脾經 18%
肺經 17%
肝經 16%
膀胱經 15%
胃經 6%
大腸經 3%
心經 3%
腎經
脾經
肺經
肝經
膀胱經
胃經
大腸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除濕散風湯」中包含蒼朮,主要原因在於蒼朮的藥性特點:

  1. 燥濕化痰:蒼朮味辛、苦,性溫,具有燥濕化痰之效,可有效去除體內濕氣,並改善因濕邪引起的痰濁、咳嗽等症狀。
  2. 祛風散寒:蒼朮同時具備祛風散寒功效,能驅散風寒之邪,並舒緩因風寒引起的頭痛、鼻塞等症狀。

因此,在「除濕散風湯」中加入蒼朮,可發揮其燥濕化痰、祛風散寒的功效,有效治療因濕邪和風寒侵襲人體而引起的各種病症。

除濕散風湯中加入黃柏,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燥濕: 黃柏味苦寒,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除蒸的功效。對於風濕痺痛、濕熱蘊結所致的肢體疼痛、關節腫脹、皮膚瘙癢等症狀,能有效清除體內濕熱,達到止痛消腫的效果。
  2. 解毒止癢: 黃柏還具有解毒止癢的作用,能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對於濕疹、皮炎等皮膚病引起的瘙癢,也有緩解作用。

因此,黃柏在除濕散風湯中起到清熱燥濕、解毒止癢的功效,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藥材。

除濕散風湯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祛風除濕: 川牛膝性溫,味苦辛,入肝、腎經,具有祛風濕、通經活絡的功效。其能通利關節,驅散寒濕,對於風濕痹痛、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2. 行氣活血: 川牛膝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濕邪的消散和疼痛的緩解。

因此,川牛膝在除濕散風湯中起著祛風除濕、行氣活血的作用,有助於治療風濕痹痛、濕邪困阻等病症。

除濕散風湯中加入羌活,主要基於其 祛風濕解表散寒 的功效。

羌活味辛、苦,性溫,歸膀胱、肝經。其性溫可 散寒止痛,辛香可 發汗解表,同時兼具 祛風濕 的功效。對於因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 風寒濕痹,以及 頭痛、鼻塞、肢體痠痛 等症狀,羌活能有效驅散風寒濕邪,緩解疼痛,達到治病的目的。

「除濕散風湯」中加入「獨活」,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祛風濕止痛: 獨活性溫,入肝經、膀胱經,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肢體疼痛、關節腫痛、麻木等症狀,獨活能有效地驅散風寒濕邪,起到止痛的效果。
  2. 散寒通絡: 獨活能通經絡,散寒氣,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經絡阻滯、氣血運行不暢,獨活能起到疏通經絡、溫通氣血的作用,從而緩解疼痛,改善局部循環。

「除濕散風湯」中加入防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除濕: 防己味苦性寒,入膀胱經,具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的功效。方劑中加入防己,可針對濕邪阻滯經絡、風邪侵襲肌表所致的病症,起到散風除濕、疏通經絡的作用。
  2. 配合其他藥物: 除濕散風湯中其他藥物,如蒼朮、白朮等,具有燥濕健脾的作用。而防己的寒涼之性可與之相配,避免燥性過於強烈,達到溫和祛濕、散風的效果。

除濕散風湯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祛風散寒: 防風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止痛止癢的功效。風寒濕邪易侵襲人體,導致關節疼痛、肌肉痠痛等症狀,防風能驅散風寒,緩解疼痛。
  2. 疏風解表: 除濕散風湯主要針對風濕痺痛、關節腫痛等病症,防風能疏散表邪,使邪氣從體表排出,配合其他藥物,更好地達到除濕散風、止痛的效果。

防風的使用,使除濕散風湯的功效更加全面,更能有效地治療風濕痺痛等疾病。

「除濕散風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大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減輕副作用的作用。由於除濕散風湯常使用較多辛溫燥烈之藥材,甘草可以調和藥性,避免過於燥烈傷陰,使藥性更加平和,更易於服用。
  2. 增強功效: 甘草本身具有一定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緩解疼痛的功效,與其他藥材配伍,可以增強除濕散風、清熱解毒的療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甘草在除濕散風湯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調和藥性,更能增強療效,提高治療效果。

「除濕散風湯」中加入木瓜,主要源於其健脾消食、舒筋活絡的功效。

木瓜味甘性平,入脾、胃經,能健脾和胃,助消化,改善濕困脾胃導致的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同時,木瓜還有舒筋活絡、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阻滯經絡導致的肢體疼痛、麻木等症狀亦有緩解作用。

因此,在「除濕散風湯」中加入木瓜,不僅能加強健脾化濕的效果,同時也能緩解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達到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療效果。

除濕散風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理氣燥濕: 陳皮性溫,味辛苦,入脾、肺經,具有理氣燥濕、化痰止咳之功效。它能疏通脾胃氣機,幫助脾胃運化水濕,並能燥濕化痰,對於因濕邪困脾、肺氣不暢導致的風寒濕痹、咳嗽痰多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2. 調和藥性: 除濕散風湯中往往包含多種藥材,藥性偏寒涼。陳皮加入後,能中和藥性,避免寒涼之藥傷脾胃,使藥效更加平和、溫和,更好地發揮藥效。

主治功效


除濕散風湯

組成:

  • 蒼朮: 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
  • 黃柏: 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
  • 川牛膝: 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
  • 羌活: 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 獨活: 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
  • 防己: 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散風寒、健脾胃、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活絡止痛、破血消癥。
  • 防風: 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甘草: 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木瓜: 祛風除濕、平肝息風、強筋骨、通經絡。
  • 陳皮: 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主治:

  • 腳氣,身體虛弱,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

  • 水煎服,每日 1 劑,分 2 次服用。

禁忌: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

總結:

除濕散風湯是一個中藥方劑,具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補氣活血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腳氣、身體虛弱、筋骨疼痛等病症。該方劑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包括蒼朮、黃柏、川牛膝、羌活、獨活、防己、防風、甘草、木瓜、陳皮等。這些中藥材各有其獨特的功效,能夠協同作用,增強療效。除濕散風湯的組成介紹,僅供參考,實際使用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傳統服藥法


蒼朮2錢,黃柏(炒)1錢半,川牛膝2錢,羌活1錢,獨活1錢,防己1錢,防風1錢,甘草1錢,木瓜1錢,陳皮1錢。
取穿山甲(土炒成珠)5-6片為引,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過量可能會引起胃腸不適、腹瀉等症狀。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腳氣病

相同名稱方劑


除濕散風湯, 出處:《會約》卷十三。 組成:蒼朮2錢,黃柏(炒)1錢半,川牛膝2錢,羌活1錢,獨活1錢,防己1錢,防風1錢,甘草1錢,木瓜1錢,陳皮1錢。 主治:冒風受濕,致爲腳氣,瘻弱,筋骨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