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風水散斑湯」中加入玄參,主要是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的功效。
玄參性寒,味苦甘,入心、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滋陰降火、利咽消腫等作用。對於風熱邪毒引起的斑疹、發熱、咽痛等症狀,玄參能有效地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緩解患者的不適。此外,玄參還能滋陰降火,對於因熱毒灼傷所致的皮膚斑點,也有一定的療效。因此,玄參成為「風水散斑湯」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皮膚狀況。
風水散斑湯中使用當歸,主要是基於其活血化瘀、補血調經的功效。
- 活血化瘀: 當歸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對於風水散斑導致的瘀血阻滯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 補血調經: 風水散斑常伴隨面色蒼白、頭暈乏力等氣血不足的症狀,而當歸具有補血養血之效,可改善氣血虛弱,提升整體體質。
此外,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與風水散斑的其他藥材搭配,可起到協調各臟腑功能、改善血虛風燥等作用。
風水散斑湯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其疏散風熱、透疹止癢的功效。
風水散斑湯用於治療風熱邪毒侵襲肌膚,導致疹出不透、發熱瘙癢等症狀。荊芥味辛性溫,具有疏散風熱、解表透疹、止癢止痛的功效,可將風熱邪毒從肌膚表層驅散,使疹子順利排出,並緩解瘙癢不適。此外,荊芥還能清熱解毒,有助於消退炎症,進一步促進疹子消退。
風水散斑湯中加入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疏散風熱: 升麻性味辛涼,具有疏散風熱、透疹解毒的作用。風水散斑湯主治風熱襲表,証見發熱、疹出不暢等,升麻可助其疏散表邪,促進疹出,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
- 升舉陽氣: 升麻能升舉陽氣,使氣血上行,有助於疹子的透發。風水散斑湯中常配合其他升散藥物,共同作用,使疹子順利排出,避免內陷。
風水散斑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涼血止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散斑湯主要用於治療血熱妄行導致的斑疹、發熱、口渴等症狀,生地黃能清熱涼血,止血消斑,緩解熱毒引起的皮膚病變。
- 滋陰養血: 生地黃同時具滋陰養血的功效,能滋補因血熱消耗而導致的陰虛,促進血液生成,改善血虛所致的皮膚蒼白、面色萎黃等問題。因此,生地黃的加入不僅能治療表面的症狀,更能從根本上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肌膚恢復健康。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風水散斑湯之傳統功效與組方分析
一、傳統功效主治
此方載於古籍,主治「熱郁于內,熱極生斑,身中如紅雲一片」。
「熱郁」指熱邪深伏體內,不得宣散;「熱極生斑」則為鬱熱化火,燔灼營血,外透肌膚而發紅斑,狀如雲片。此證屬血分熱盛,兼有風熱外浮之象,類似溫病發斑或陽毒發斑之候,病機關鍵在於「血熱化斑」與「風火相煽」。
二、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君藥:生地、玄參
- 生地(1兩):涼血養陰,清解血分鬱熱,滋腎水以制火,「補水即能散火」(《本草備要》)。
- 玄參(2兩):清熱解毒、滋陰降火,專瀉無根浮游之火,與生地協同壯水制火,共奏涼血消斑之效。
二者針對血熱陰傷之本,既清且補,為方中核心。
臣藥:當歸
- 當歸(2兩):養血活血,性溫可制諸藥寒涼,防冰伏熱邪;其「血中之氣藥」特性,助氣血流通,使熱邪有外達之機,符合「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理。
佐使藥:荊芥、升麻
- 荊芥(3錢):辛涼透表,輕揚散風,開皮毛腠理以宣散鬱熱,使內熱從表而解。
- 升麻(1錢):升散火鬱,透熱解毒,《本草綱目》謂其「能解百毒,散火鬱」,少量用之可引內熱外透,兼助荊芥宣發。
此二藥相配,疏風透熱,針對「熱極生斑」外現之標,使邪有出路。
三、全方治療原理
此方以「滋陰涼血為本,透熱散風為標」,體現「內清外透」之法:
- 補水散火:生地、玄參滋陰涼血,直折血分熱勢,從根本熄火。
- 透邪外出:荊芥、升麻辛散風熱,開透肌表,使鬱熱隨汗而解,斑疹得散。
- 調和氣血:當歸養血活血,防涼藥滯血,助風藥疏泄,調和營衛。
四、推論擴展
此方適用於熱入營血、斑疹初現之證,若熱毒熾盛可酌加石膏、知母;斑色紫暗可佐丹皮、紫草。其組方思路承襲「涼血透斑」之法,與《溫病條辨》化斑湯有異曲同工之妙,然更側重「風火並治」,體現古人對「血熱生風」病機的深刻認識。
傳統服藥法
玄參2兩,當歸2兩,荊芥3錢,升麻1錢,生地1兩。
補水散火。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清熱解毒、涼血散斑的功效,適用於熱鬱於內,熱極生斑,身中如紅雲一片。但本方性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風水散斑湯, 出處:《辨證錄》卷六。 組成:玄參2兩,當歸2兩,荊芥3錢,升麻1錢,生地1兩。 主治:補水散火。主治:熱鬱於內,熱極生斑,身中如紅雲一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