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飲

CHEN XIANG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8%
肺經 21%
胃經 21%
腎經 7%
心經 6%
大腸經 5%
肝經 3%
膽經 3%
三焦經 1%
脾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大腸經
肝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沉香飲中包含沉香,主要原因如下:

  1. 沉香性溫,可降逆氣: 沉香具有溫中降逆之功效,能降氣止嘔,緩解胸悶氣逆等症狀。沉香飲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氣逆上衝,嘔吐腹痛等病症,其溫暖脾胃、降逆止嘔的功效正是由沉香帶來的。
  2. 沉香行氣止痛: 沉香能行氣止痛,對於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有較好的效果。沉香飲中往往搭配其他具有行氣活血功效的藥材,如川芎、延胡索等,共同起到行氣活血、止痛的效果。

沉香飲方中加入丁香,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溫胃散寒:沉香性溫,能溫中散寒,而丁香亦溫性,且有溫胃止痛之效。兩者相配,可協同溫胃散寒,適用於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

二、行氣止痛:沉香能行氣止痛,而丁香則具有溫通氣血、行氣止痛的作用。兩者合用,可增強行氣止痛之效,並能改善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胸脅脹痛、胃脘脹滿等症狀。

因此,沉香飲方中加入丁香,不僅能增強溫胃散寒之效,還能促進氣血流通,緩解疼痛,達到治療效果。

沉香飲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行氣止痛: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大腸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沉香飲主要用於治療氣滯血瘀所致的脘腹疼痛、消化不良等症,而木香的「行氣止痛」功效可以幫助疏解氣滯,緩解疼痛。

二、健脾和胃: 木香除了行氣止痛外,還有健脾和胃的作用。沉香飲中常加入其他藥材,例如枳實、厚朴等,這些藥材可能會引起胃腸不適。加入木香可以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避免藥物對胃腸的刺激。

總而言之,木香的加入不僅可以幫助沉香飲疏解氣滯、緩解疼痛,還能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全面。

沉香飲中加入藿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芳香化濕: 藿香味辛、性微溫,具芳香化濕之效。沉香飲中加入藿香,可助於行氣解鬱、化濕止嘔,針對脾胃濕濁、氣機不暢所致的脘腹脹悶、嘔吐等症狀,發揮協同作用。
  2. 疏散風邪: 藿香亦能疏散風邪,對於外感風寒、暑濕所致的頭痛、鼻塞、發熱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沉香飲中加入藿香,可進一步提升方劑的解表功效,使治療更全面。

沉香飲中加入陳皮,主要有兩方面的考量:

一、理氣和胃,緩解沉香的燥性:

沉香性溫燥,入脾、腎經,擅長降逆止嘔,溫脾止瀉。然而,過於燥烈可能導致胃氣不舒,甚至加重嘔吐。陳皮性溫,入脾、肺經,善於理氣健脾,燥濕化痰,能緩解沉香的燥性,協調藥性,使藥效更加平和。

二、增強行氣止痛,促進藥效:

陳皮的理氣作用能促進沉香的氣血運行,使其更有效地到達病竈部位,發揮止痛的作用。同時,陳皮的健脾作用能增強脾胃功能,提高機體對藥物的吸收利用率,從而增強藥效。

沉香飲中加入白朮,主要是針對其健脾燥濕的功效。沉香飲主要用於治療脾虛濕困,脘腹脹滿、食少便溏等症狀。而白朮味甘性溫,能健脾益氣,燥濕利水,與沉香、厚朴等藥物相配,有助於溫陽化濕、健脾消食,改善脾胃運化功能,緩解濕困導致的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此外,白朮還有固表止汗的作用,對於脾虛所致的汗出不止也有一定益處,因此在沉香飲中,白朮的加入可以起到多方面協同作用,提高藥方療效。

沉香飲中加入半夏,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降逆止嘔: 半夏性溫,入脾、胃經,善於降逆止嘔。沉香飲中常因脾胃虛寒、氣逆上衝而致嘔吐,半夏可降胃氣,止嘔逆,配合沉香溫中降逆,增強止嘔效果。
  2. 燥濕化痰: 半夏味辛,性溫,能燥濕化痰。沉香飲中可能伴隨痰濕阻滯,半夏可化痰濕,疏通氣機,使藥效更易於發揮。

此外,半夏還能和中調氣,與其他藥物共同發揮功效,使沉香飲更好地治療脾胃虛寒、氣逆上衝、嘔吐等症狀。

沉香飲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沉香飲中常因沉香等藥材燥烈,容易傷脾胃,而茯苓可起到健脾和胃、利水滲濕的作用,避免藥性過燥傷及脾胃。
  2. 調和藥性: 沉香飲以沉香為主,具有溫腎納氣、行氣止痛的功效,但其性燥烈,容易引發心煩不寐等症狀。茯苓可與沉香相配,起到緩和藥性、防止燥熱傷陰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平和。

沉香飲中加入肉荳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沉香飲以沉香爲主,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之效。肉荳蔻性溫,入脾胃經,亦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作用。二者合用,可增強溫中散寒之力,更有效地緩解寒邪引起的胃脘疼痛、腹痛、嘔吐等症狀。
  2. 燥濕健脾:沉香飲常用於脾胃虛寒,寒濕阻滯所致的腹痛、泄瀉等症。肉荳蔻能燥濕健脾,有助於化解脾胃中的寒濕,促進消化吸收,增強脾胃功能。

沉香飲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一、 調和藥性: 沉香性溫燥,甘草性甘平,二者搭配可減緩沉香燥性,使藥性更平和,避免對胃腸造成刺激,提高藥物服用安全性。

二、 增強療效: 甘草味甘,能緩解沉香的苦味,使其更易於服用,同時甘草具備調和氣血、補益脾胃等功效,可增強沉香的療效,使治療效果更顯著。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沉香飲」

沉香飲是一個中藥方劑,由沉香、丁香、木香、藿香、陳皮、白朮、半夏、茯苓、肉荳蔻、甘草等藥材組成。主要用於治療小孩在嘔吐腹瀉後,出現精神萎靡、疲倦怠惰、食慾減退的狀況。

沉香飲的組成藥材及其功效:

  1. 沉香: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等功效。

  2. 丁香: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

  3. 木香: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4. 藿香:具有燥濕、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等功效。

  5. 陳皮: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6.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7.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8.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9. 肉荳蔻: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瀉、止嘔、下氣消食等功效。

  10.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沉香飲的功效:

沉香飲具有補氣、健脾、止嘔、止瀉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小孩在嘔吐腹瀉後,出現精神萎靡、疲倦怠惰、食慾減退的狀況。

溫馨提示:使用中藥前請諮詢醫生或中醫師的意見,不要自行服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中健脾、化濕止瀉的功效,適合脾胃虛寒、水谷不化所致的吐痢後、神昏倦怠、飲食減少等症狀。但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胃腸不適。

相關疾病


經常疲勞想睡肺結核胰臟炎霍亂慢性腎衰竭嗜眠症(嗜睡症)細菌性食物中毒下腹部痛手心腳心發熱夜間盜汗多痰上腹胃脘痛心情煩燥上吐下瀉心胸煩熱昏迷

相同名稱方劑


沉香飲, 出處:《幼幼新書》卷二十七引《惠眼觀證》。 組成:沉香半錢,丁香半錢,藿香半錢,肉豆蔻2枚,檳榔2個,甘草(炙)1錢。 主治:小兒吐瀉。

沉香飲, 出處:《普濟方》卷三六一。 組成:沉香、木香(炮)、當歸(去蘆)、白朮、甘草(炙)、肉桂(去皮)、枳殼(麸炒)、五味子、赤芍藥各等分。 主治:小兒驚氣入腹,內釣,壯熱肚疼;並受胎氣怯弱,冷氣傷脾,啼叫,狀若鬼祟,腹脹面青。

沉香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五十二。 組成:沉香1兩,芍藥(洗,焙)1兩,檳榔(銼)1兩,青橘皮(浸,去白,切,焙)1兩,附子(炮裂,去皮膚)1兩,茴香子(炒)1兩,桂(去粗皮)半兩,吳茱萸(湯洗,焙乾,炒)半兩。 主治:腎臟積冷,氣攻心腹痛,四肢逆冷,不思飲食,或吐冷沫,面青不樂。

沉香飲, 出處:《活幼心書》卷下。 組成:沉香2錢半,丁香2錢半,南木香2錢半,藿香葉2錢半,陳皮(去白)5錢,白朮5錢,半夏(制)5錢,白茯苓(去皮)5錢,肉豆蔻5錢,粉草(炙)3錢。 主治:小兒吐痢後,神昏倦怠,飲食減少,脾胃氣虛,水谷不化,或隨時直下,五心煩熱,盜汗常出,或聞食心惡。

沉香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五十一。 組成:沉香半兩,大腹(炮,銼)3分,木香半兩,羌活(去蘆頭)半兩,萆薢3分,牛膝(去苗,酒浸)3分,黃耆(細銼)半兩,澤瀉半兩,熟乾地黃(焙)半兩,桑螵蛸(炒)半兩,當歸(焙)1分,芍藥(炒)1分,磁石(醋淬)1兩,天雄(炮裂,去皮臍)1兩,續斷1兩。 主治:腎虛,小腹急滿,骨肉乾枯,陰囊濕癢。

沉香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六。 組成:沉香1兩,白蒺藜(炒去角)1兩,補骨脂(炒令香)1兩,巴戟天(去心)1兩,酸棗仁(炒)1兩,五味子(炒)1兩,澤瀉1兩,磁石(煅,醋淬7度)1兩,桂(去粗皮)1兩,人參1兩,陳橘皮(去白,焙)1兩,枳殼(去瓤,麸炒)1兩,牛膝(切,酒浸,焙)1兩,芍藥1兩,石斛(去根)1兩,鱉甲(醋炙,去裙襕)1兩,檳榔3兩,桑螵蛸3兩,肉蓯蓉(酒浸,切,焙)2兩,當歸(切,焙)2兩,柴胡(去苗)2兩,黃耆(銼,炒)2兩,川芎3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半。 主治:五勞七傷,腎氣虛乏。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