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茴香角子

HUI XIANG JIAO ZI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0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腎經 20%
肝經 20%
脾經 14%
心經 9%
胃經 9%
膀胱經 4%
三焦經 4%
膽經 4%
肺經 4%
大腸經 4%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五勞七傷,陰萎氣乏。

傳統服藥法

茴香子1兩,木香1兩,巴戟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漢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1兩,山茱萸1兩,豶豬腎1對(去脂膜,細切)。
上為末。
每對豬腎,用藥末2錢,入鹽溲面,像肝角子樣修制,灰火內煨令熟,空腹薄茶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茴香性辛、溫。主治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用於寒疝腹痛、睾丸偏墜、痛經、少腹冷痛、脘腹脹痛、食少吐瀉。

木香性辛味辛、苦、溫。主治行氣止痛、健脾消食。 用於胸脘脹痛、瀉痢後重、食積不消、不思飲食、泄瀉腹痛。

巴戟天性辛甘、溫。主治補腎助陽、強筋壯骨、祛風除濕。主腎虛陽痿、遺精早洩、少腹冷痛、小便不禁、宮冷不孕、風寒濕痹、腰膝酸軟、風濕肢氣

附子性辛甘熱。主治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除濕。主治心腹冷痛、脾虛腹瀉、腳氣水腫、風寒濕痹、陽萎、疽瘡漏及一切沈寒痼冷之疾。

山茱萸性味酸、性微溫。主治補益肝腎、澀精固脫。用於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內熱消渴。

豬腎性味鹹,平。主治補腎益陽,補虛勞;利水。主腎虛耳聾;遺精盜汁;腎虛腰痛;產後虛贏;身面浮腫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肺結核男性勃起障礙(陽痿)

相同名稱方劑

茴香角子, 出處:《聖惠》卷九十七。 組成:茴香子1兩,木香1兩,巴戟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漢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1兩,山茱萸1兩,豮豬腎1對(去脂膜,細切)。 主治:五勞七傷,陰萎氣乏。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川楝子散

相似度 80%

法制煨腎

相似度 66%

煨腎方

相似度 66%

溫腸開閉湯

相似度 66%

鹽精丸

相似度 61%

明目椒紅丸

相似度 60%

太白湯

相似度 60%

附香散

相似度 57%

木香附子湯

相似度 57%

相關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