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角子

HUI XIANG JIAO ZI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0%
肝經 20%
脾經 14%
心經 9%
胃經 9%
膀胱經 4%
三焦經 4%
膽經 4%
肺經 4%
大腸經 4%
腎經
肝經
脾經
心經
胃經
膀胱經
三焦經
膽經
肺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茴香角子」方劑中包含「茴香」,主要原因如下:

  1.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 茴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對於因寒氣凝滯導致的胃脘冷痛、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茴香能有效改善。
  2. 促進消化,增加食慾: 茴香含有揮發油,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進食慾,對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者,具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因此,茴香在「茴香角子」方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過其溫中散寒、理氣止痛和促進消化等功效,有效治療相關病症。

「茴香角子」方劑中加入「木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木香性溫,味苦,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與茴香、角子等藥物配合,可加強行氣止痛的功效,緩解脘腹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2. 疏肝解鬱:木香還能疏肝解鬱,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脅肋脹痛等症狀。這對於一些肝氣鬱結導致的消化不良患者,具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總之,木香在「茴香角子」方劑中起到行氣止痛、疏肝解鬱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共同發揮治療效果。

茴香角子方中加入巴戟天,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考慮:

  1. 溫腎助陽,補腎壯陽:巴戟天性溫,味甘,歸腎經,具有溫腎助陽,補腎壯陽之功效。與茴香角子中的其他溫陽藥材,如肉桂、附子等協同作用,可增強溫腎壯陽之效,對於陽虛所致的腰膝痠軟、畏寒肢冷、陽痿早泄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2. 補脾益氣,健脾和胃:巴戟天還具有補脾益氣的功效,可改善脾胃虛弱所致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問題。與茴香角子中其他健脾和胃的藥材,如山藥、茯苓等,協同作用,可增強健脾和胃之效,對於脾胃虛弱患者,可以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茴香角子」方劑中含有附子,其主要原因如下:

  1. 溫陽散寒,回陽救逆: 附子為大熱之品,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之功效。在茴香角子方中,附子可與其他藥物相配,溫暖脾胃,驅散寒邪,改善陽虛體質。
  2. 助陽化氣,行氣止痛: 附子能溫陽化氣,促進氣血運行,緩解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茴香角子方中,附子配合茴香、角子等藥物,可增強藥效,達到行氣止痛的效果。

因此,附子在茴香角子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僅能溫陽散寒,更能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治療目的。

茴香角子方中加入山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腎固精:山茱萸味酸性溫,入肝腎經,具有溫腎固精之效。對於男性陽痿早泄等腎虛所致的症狀,可起到改善作用。茴香角子常用於治療男性生殖系統疾病,山茱萸的溫腎固精作用正好能輔助茴香的功效,提升療效。
  2. 收斂止瀉:山茱萸還具有收斂止瀉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因脾腎虛寒導致的腹瀉症狀。茴香角子中也包含一些具有止瀉功效的藥材,山茱萸的加入可增強止瀉效果,使療效更加全面。

茴香角子方劑中包含豬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益精:豬腎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益精、溫陽固精的功效。茴香角子方劑中多以溫腎壯陽、補益精血為目的,而豬腎的補腎功效恰好能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提升藥效。
  2. 配伍相宜:豬腎與其他藥材,例如茴香、肉桂等,在性味和功效上互相協調,避免藥物之間產生沖突。豬腎的甘溫之性可緩解其他藥材的燥性,避免藥性過猛,同時也能促進其他藥材的吸收利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茴香角子」主要成分包括茴香、木香、巴戟天、附子、山茱萸、豬腎。

茴香性溫味甘,歸脾、胃、肝、腎四經。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等功效。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山茱萸具有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等傳統功效。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豬腎,性平、味甘鹹,入腎經,具有補腎氣、益精血、強筋骨、固精縮尿、利水滲濕、補血、補腎益陽、補虛勞、利水等功效。

巴戟天,性溫、味甘、微苦,歸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祛風除濕、補氣、散風寒、止咳化痰、降氣、強筋骨等功效。

本方證由五勞七傷導致陰萎氣乏,治宜溫補腎氣,益精養血。方中附子溫腎陽,回陽救逆;木香理氣止痛,溫中散寒;山茱萸補益肝腎,澀精止遺;茴香溫裡溫中,理氣行氣,疏肝解鬱;豬腎補腎氣,益精血;巴戟天補腎壯陽,祛風除濕。諸藥合用,共奏補腎益氣,溫陽散寒,理氣止痛,澀精止遺之功。

臨牀應用:適用於五勞七傷引起的陰萎氣乏,症見陽痿、早洩、遺精、尿頻、腰膝痠軟、神疲乏力等。

傳統服藥法


茴香子1兩,木香1兩,巴戟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漢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1兩,山茱萸1兩,豶豬腎1對(去脂膜,細切)。
上為末。
每對豬腎,用藥末2錢,入鹽溲面,像肝角子樣修制,灰火內煨令熟,空腹薄茶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熱助陽的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茴香角子, 出處:《聖惠》卷九十七。 組成:茴香子1兩,木香1兩,巴戟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漢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1兩,山茱萸1兩,豮豬腎1對(去脂膜,細切)。 主治:五勞七傷,陰萎氣乏。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