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天丹

BU TIAN D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0.28)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5%
肺經 25%
肝經 25%
脾經 25%
心經
肺經
肝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補天丹中包含白蘞,主要原因有二:

  1. 補氣固腎: 白蘞性溫,味甘,入脾、腎經,具有補氣固腎、益精填髓之功效。補天丹乃滋補腎氣,固本培元之方,白蘞可增強方劑補腎之效力,提高藥效。
  2. 化濕利水: 白蘞還兼具化濕利水之功,可幫助排除體內濕氣,使腎氣更易於運行,提升補腎效果。對於因濕氣困阻而導致的腎虛症狀,如腰膝酸軟、水腫等,白蘞能起到協同作用,提高整體療效。

白蘞在補天丹中,既能補腎固本,又能化濕利水,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提高藥效,使補天丹更能有效地治療腎虛等疾病。

主治功效


補天丹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丁甘仁醫案》及《丁甘仁先生家傳珍方》記載,補天丹主要用於治療潰瘍久不生肉,不能收口的症狀。其在丁甘仁醫案中多與其他外用藥物如海浮散、九黃丹、桃花散、陽和膏等合用,說明其治療策略並非單純依靠補天丹單一藥物,而是採取整體治療方案。

從丁甘仁醫案中可見,補天丹的應用場景多為瘡瘍的治療,且常伴隨紅腫、寒熱、血瘀等症狀。這些症狀提示,瘡瘍的發生發展與邪熱、血瘀密切相關。

補天丹的組成藥物中,僅列出了白蘞。根據古籍記載,白蘞具有滋陰養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利尿退黃等多種功效。而補天丹的功效「提毒長肉」,更側重於其生肌的作用。

結合白蘞的藥性以及補天丹的應用場景,我們可以推測其治療原理如下: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瘡瘍的發生常常伴隨局部炎症反應,白蘞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緩解炎症,消腫止痛,為創面的癒合創造良好的環境。

  2. 滋陰養血,促進組織再生: 潰瘍久不生肉,往往與陰血不足,氣血運行不暢有關。白蘞的滋陰養血作用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提供組織修復所需的營養物質,促進肉芽組織的生長,加速創面癒合。

  3. 補肝腎,促進整體康復: 肝腎虧虛會影響機體的免疫力和修復能力。白蘞的補肝腎作用,可以從整體上提升機體的修復能力,促進潰瘍的癒合。

  4. 麥飯石、煅鹿角的輔助作用: 《丁甘仁先生家傳珍方》中記載補天丹的組成中包含麥飯石和煅鹿角。麥飯石具有吸附作用,煅鹿角具有活血化瘀、強筋壯骨的功效,二者與白蘞共同作用,可以更有效地促進創面癒合。

需要注意的是,丁甘仁醫案中補天丹的應用是結合其他外用藥物,例如九黃丹、桃花散等,共同達到治療效果。 因此,補天丹的療效應置於整體治療方案中進行理解,單獨分析其作用機制會存在侷限性。 僅從白蘞的藥性分析補天丹的作用,僅能提供一個初步的推測。 實際的治療效果與藥物配伍、劑量、病人的體質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關。

傳統服藥法


驢腎2兩,制耆5兩,柏仁1兩半,杜仲3兩,白朮5兩,川附子1兩半,萸肉2兩,五味子1兩半,白參3兩白芍各3兩,雲苓2兩半,龍骨2兩,故紙3兩,菟絲子3兩,杞子4兩,砂仁6錢,巴戟4兩半,熟地4兩,當歸3兩,覆盆子1兩半,鹿膠3兩。
添精壯陽,補氣生血,強壯。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重二錢。
每服2錢,早、晚食前各服1次,白水或淡鹽湯送下。
火盛者勿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氣喘心絞痛肺結核前列腺炎腹股溝疝氣心內膜炎心律不整原發性高血壓心包炎心肌炎慢性腎衰竭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妄想狀態男性勃起障礙阿茲海默症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

相同名稱方劑


補天丹, 出處:《衛生鴻寶》卷六。 組成:龍眼(去殼,用肉連核燒有性,研末)1兩,冰片2分。 主治:煙筒傷咽喉,及刀斧木石跌僕等傷。

補天丹, 出處:《丁甘仁家傳珍方選》。 組成:麥飯石(醋煅7次)4兩,煅鹿角(存性)4兩,白蘞2兩。 主治:提毒長肉。主治:潰瘍久不生肉,不能收口者。

補天丹,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 組成:杜仲2兩,貢白朮2兩半,白芍2兩,故紙2兩,熟地2兩,遠志2兩,當歸1兩5錢,枸杞1兩5錢,核桃仁3兩,牛膝2兩,黃耆2兩,海狗腎1具,川楝子2兩,川芎1兩5錢,人參1兩5錢,沉香5錢,木香1兩,小茴1兩5錢,甘草1兩,茯神1兩。 主治:補腎固精,強心安神。主治:腎虛陰痿,早泄遺精,腰腿痠痛,盜汗自汗,疝氣腹疼,四肢厥冷,勞傷虛損,怔忡健忘,神經衰弱,形容焦悴,淋漓白濁,腎囊涼濕。

補天丹,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撫順方)。 組成:驢腎2兩,制耆5兩,柏仁1兩半,杜仲3兩,白朮5兩,川附子1兩半,萸肉2兩,五味子1兩半,白參3兩,白芍3兩,雲苓2兩半,龍骨2兩,故紙3兩,菟絲子3兩,杞子4兩,砂仁6錢,巴戟4兩半,熟地4兩,當歸3兩,覆盆子1兩半,鹿膠3兩。 主治:添精壯陽,補氣生血,強壯。主治:生殖器衰弱,腎虛滑精,陽痿不舉,見色早泄,精液清冷,及氣血衰弱,瘦弱難支,食少便溏,氣息微弱,動則作喘,腰痠腿軟,健忘怔忡,自汗暈眩,寐而不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