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續斷丸

XU DUAN WAN

出處典籍: 《扶夀精方》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腎經 30%
肝經 25%
脾經 10%
肺經 10%
胃經 10%
心經 5%
膀胱經 5%
心包經 5%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腰痛並腳酸腿軟。

傳統服藥法

續斷3兩(薑酒炒),牛膝3兩(薑灑炒),川萆薢(薑汁炒)3兩,防風1兩半,川烏頭(炮)2枚。
煉白蜜為丸,如彈子大。
每服1丸,醇酒細嚼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續斷性味苦、辛、性微溫。主治補肝腎、強筋骨、續折傷、止崩漏。用於腰膝酸軟、風濕痹痛、崩漏、胎漏、跌撲損傷。

補骨脂性味辛、苦、溫。主治溫腎助陽、納氣、止瀉。用於陽痿遺精、遺尿尿頻、腰膝冷痛、腎虛作喘、五更泄瀉、外用治白癜風、斑禿等症。

川牛膝性甘、微苦、平。主治祛風、利濕、通經、活血。生用散瘀血、消癰腫。治淋病、尿血、經閉、症瘕、難產、胞衣不下、產後瘀血腹痛、喉痹、癰腫、跌打損傷。熟用補肝腎、強筋骨。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攣、痿痹。

杜仲性甘、微辛、溫。主治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用於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餘瀝、陰下濕癢、胎漏欲墮、胎動不安、高血壓等症。

木瓜性酸、溫。主治平肝舒筋、和胃化濕。用於濕痹拘攣、腰膝關節酸重疼痛、吐瀉轉筋、腳氣水腫、肢体酸重、筋脈拘攣等症。

萆薢性苦、平。主治祛風、祛風濕、去利濕。治風濕頑痺、腰膝疼痛、小便不利、淋濁、遺精、濕熱瘡毒、膏淋、白濁、帶下、瘡瘍、濕疹、風濕痹痛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腰膝軟弱無力腰骶痛陰道炎肺結核坐骨神經痛前列腺炎胰臟炎腳氣病麻痺白帶神經性厭食症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腎衰竭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胃腸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續斷丸, 出處:《扶夀精方》。 組成:續斷2兩,破故紙1兩,牛膝1兩,杜仲1兩,木瓜1兩,萆薢1兩。 主治:腰痛並腳酸腿軟。

續斷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四三引《指南方》。 組成:續斷3兩(杵去筋),石南3兩,茵芋3兩,附子半兩,乾地黃3兩。 主治:膝脛痿弱,洗後覺無力者。

續斷丸, 出處:《雞峰》卷十七。 組成:杜仲1兩,牛膝1兩,萆薢1兩,白朮1兩,羌活1兩,續斷1兩,木瓜1兩,狗脊半兩,青鹽半兩,熟地黃半兩,芎半兩,薏苡仁半兩,附子2兩。 主治:下經虛冷,真氣不足,經脈不行,氣血凝滯,腿腰疼痛,轉側不得。

續斷丸, 出處:《景岳全書》卷五十四引《本事》。 組成:杜仲5兩,五加皮3兩,防風3兩,薏苡仁3兩,羌活3兩,續斷3兩,牛膝(酒浸)3兩,萆薢4兩,生黃耆5兩。 主治:補五臟內傷,調中益氣涼血,強筋骨。主治:肝腎風寒,氣弱腳不能踐地,腳脊疼痛,風毒流註下部,行止艱難,小便餘瀝。

續斷丸, 出處:《聖惠》卷八十。 組成:續斷1兩,桂心3分,熟乾地黃1兩半,赤石臘3分,艾葉3分(微炒),白朮3分,卷柏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阿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川芎半兩,乾薑(炮裂,銼)半兩。 主治:産後惡露不絕,虛極少氣,腹痛,面無血色。

續斷丸, 出處:《聖惠》卷六十。 組成:續斷1兩,皂角子仁1兩(炒黃),黃耆1兩(銼),猬皮1兩(炙令黃),熟乾地黃2兩,乾薑半兩(炮裂,銼),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白礬1兩(燒令汁盡),鮀甲1兩(炙令黃),枳實1兩(麸炒微黃),槐子仁1兩(微炒),當歸1兩(銼,微炒)。 主治:氣痔下血,肛邊疼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五痛丸

相似度 100%

一服立癒湯

相似度 85%

立金湯

相似度 80%

立安丸

相似度 76%

加味金剛丸

相似度 72%

破故紙丸

相似度 57%

附子木瓜煎丸

相似度 55%

補骨脂丸

相似度 54%

五將丸

相似度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