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秘寶萬靈丹

MI BAO WAN LING DAN

出處典籍: 《玉案》卷六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肺經 27%
肝經 22%
心經 15%
脾經 13%
胃經 12%
大腸經 5%
心包經 1%
腎經 1%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急慢驚風,慢脾風,垂危者。

傳統服藥法

牛黃5錢,朱砂5錢,礞石(消煅)5錢,蛇含石5錢(煅,醋淬),僵蠶1兩,全蠍1兩,膽星1兩,半夏(薑制)1兩,茯神1兩,麝香3錢,金箔80片,銀箔80片,皂角1兩5錢,麥門冬1兩5錢(煎膏)。
上為末,以皂角、麥冬膏為丸,如櫻桃大,金銀箔為衣。
每服1丸,以薑湯化下。

方劑組成解釋

牛黃性味苦、甘、涼。主治清心、豁痰、開竅、涼肝、息風、解毒。用於熱病神昏、中風痰迷、驚癇抽搐、癲癇發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癰腫疔瘡。

硃砂性甘、涼、有毒。主治鎮心安神、清熱解毒、明目。主癲狂、驚悸、心煩、失眠症、眩暈、目昏、腫毒、瘡瘍。

礞石性鹹,平《醫學入門》:"味淡,無毒"《綱目》:"甘鹹,平,無毒"《本草經疏》:"辛鹹,平,無毒"。主要功效墜痰,消食,下氣,平肝。治頑痰癖積,宿食症瘕,癲狂驚癇,咳嗽喘急,痰涎上壅。《嘉佑本草》:"治食積不消,留滯在臟腑,宿食症塊久不瘥,及小兒食積羸瘦,婦人積年食症,攻刺心腹。"《品匯精要》:"墜痰消食。"《醫學入門》:"得焰消,能利濕熱痰積從大腸而出,因濕熱盛而皮膚生瘡者,一利即愈。"《綱目》:"治積痰驚癇,咳嗽喘急。"

蛇含石性甘,寒。主要功效安神鎮驚;止血定痛。主心悸驚癇;腸風血痢;胃痛;癰瘡腫毒;骨節酸痛

白僵蠶性鹹、辛、平。主治祛風解痙、化痰散結解毒利咽。治中風失音、中風口歪眼斜、驚癇、頭風、偏正頭痛、喉風。喉痺、瘰癧結核。風瘡癮疹、丹毒、乳腺炎、咽喉腫痛、瘰癧、痄腮、風疹、瘡毒

蠍性。主治息風鎮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 用於小兒驚風、抽搐痙攣、中風口歪、半身不遂、破傷風、風濕頑痺、偏正頭痛、瘡瘍、瘰癧。

天南星性味苦、辛、溫、有毒。主治燥濕化痰、祛風止痙、散結消腫。用於頑痰咳嗽、風痰眩暈、中風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癲癇、驚風、破傷風。生用外治癰腫、蛇蟲咬傷。

半夏性味辛、溫。主治降逆止嘔,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用於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

茯神性甘淡、平。主治寧心、安神、利水。用於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驚癇、小便不利等症。

麝香性味辛、溫。主治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消腫止痛。用於熱病神昏、中風痰厥、氣鬱暴厥、中惡昏迷、經閉、癓瘕、難產死胎、心腹暴痛、癰腫瘰癧、咽喉腫痛、跌撲傷痛、痹痛麻木。

金箔性辛,苦,平。主要功效鎮心;安神;解毒;平肝。主驚癇;癲狂;心悸;瘡毒

銀箔性辛,平,大寒,無毒。主要功效鎮驚;安神;定癇。主心悸恍惚;驚癇癲狂;夜不安寐

皂莢性辛、鹹、溫、有毒。主治祛風痰、除濕毒、殺蟲。 治中風口眼歪斜、頭風頭痛、咳嗽痰喘、腸風便血、下痢噤口、癰腫便毒、瘡癬疥癩。

麥門冬性甘、微苦、寒。主治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 治肺燥乾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癰、虛勞煩熱、消渴、熱病津傷、咽乾口燥、便秘。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四肢抽搐

相同名稱方劑

秘寶萬靈丹, 出處:《玉案》卷六。 組成:牛黃5錢,朱砂5錢,礞石(消煅)5錢,蛇含石5錢(煅,醋淬),僵蠶1兩,全蠍1兩,膽星1兩,半夏(薑制)1兩,茯神1兩,麝香3錢,金箔80片,銀箔80片,皂角1兩5錢,麥門冬1兩5錢(煎膏)。 主治:急慢驚風,慢脾風,垂危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七聖丹

相似度 57%

紅綿丹

相似度 54%

蛇頭丸

相似度 53%

銀白丹

相似度 52%

祛痰鎮驚丸

相似度 52%

牛黃抱龍丸

相似度 52%

麝香餅子

相似度 52%

烏蛇牛黃散

相似度 51%

睡紅散

相似度 51%

相關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