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滋陰清胃固齒丸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脾胃,固齒生津: 山藥味甘性平,入脾、肺、腎經,具有健脾益氣、補腎固精、滋陰生津等功效。脾胃為後天之本,脾氣健運則氣血充足,腎精充盈則骨骼強健,牙齒穩固。山藥能補益脾胃,增強消化吸收功能,並滋養腎陰,使齒根牢固,有助於改善牙齒鬆動、易於出血等症狀。
2. 滋陰清熱,緩解口燥: 山藥具有滋陰清熱之效,可以緩解因胃熱引起的口乾舌燥、牙齒痠痛等症狀。此外,山藥還能促進唾液分泌,滋潤口腔,減輕牙齦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發生。
滋陰清胃固齒丸中加入牡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牡丹皮味苦寒,入心、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解毒消腫的功效。齒齦腫痛、牙周炎等症狀往往與熱毒上炎有關,牡丹皮可清熱解毒,消散齒齦的腫脹,緩解疼痛。
- 滋陰養血,固齒護齒:牡丹皮能養血活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齒齦的血液供應,有利於齒齦的健康和牙齒的穩固。其滋陰潤燥的特性也能緩解齒齦的乾燥、萎縮等問題,有助於維持牙周組織的健康。
滋陰清胃固齒丸中包含黃柏,其原因如下:
-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黃柏味苦寒,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可清降胃火,治療因胃火上炎所致的口苦、牙痛、牙齦腫痛等症狀。
- 固齒止痛: 黃柏能收斂固澀,有助於固齒止痛。對於因胃火上炎引起的牙齦出血、牙齒鬆動等問題,黃柏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此外,黃柏還能殺蟲止癢,對於因蟲齒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牙痛也有輔助治療效果。
滋陰清胃固齒丸中加入升麻,看似矛盾,實則蘊含著深意。升麻性微寒,味甘,入肺、脾經,具清熱解毒、升散透疹之效。其加入方劑,旨在清解胃熱,升散鬱火,避免熱毒下陷,進一步損傷脾胃,同時也可引導藥力上行,促進口腔潰瘍癒合。
雖然升麻性寒,但與方中其他滋陰清熱藥物配伍,寒涼之性可相互制約,避免過於寒涼,反而損傷脾胃陽氣,故能起到平衡陰陽,協調藥力的作用。
滋陰清胃固齒丸中包含當歸,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補血,養護牙齒健康: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功效。牙齒的健康與肝血、腎精息息相關,當歸能滋養肝血,補益腎精,從而促進牙齦血液循環,改善牙齦營養供應,有助於牙齒的生長和健康。
- 清熱解毒,預防牙周疾病: 當歸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能有效抑制牙齦炎症,預防牙周疾病的發生。牙周疾病的發生與牙齦炎症密切相關,當歸的清熱解毒作用能有效抑制炎症,促進牙齦組織的修復,保護牙齒的健康。
滋陰清胃固齒丸中加入玄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降火: 玄參味甘苦寒,入肺、腎經,具有滋陰降火、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因胃火上炎引起的牙齦紅腫、牙痛、口臭等症狀,玄參能有效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緩解口腔炎症。
- 固齒生津: 玄參亦具滋陰生津之效,能改善因陰虛火旺引起的口乾舌燥、津液不足等問題,有助於保持口腔濕潤,促進牙齒健康。
滋陰清胃固齒丸中包含葛根,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葛根性涼,味甘,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能清解胃火,緩解因胃熱上炎導致的牙齦紅腫、口臭等症狀,有助於固齒。
二、葛根還具有舒筋活絡、通絡止痛的作用,可改善因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牙齒痠痛、鬆動等問題,促進牙齒健康。
葛根在滋陰清胃固齒丸中的加入,有助於清熱解毒、生津止渴,並舒筋活絡,起到固齒、改善口腔問題的作用。
滋陰清胃固齒丸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清熱瀉火,解毒消炎: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炎的功效。對於胃火旺盛、牙齦腫痛、口臭等症狀,黃連能有效地抑制炎症,減輕疼痛。
- 固齒: 黃連能清熱解毒,同時也具有收斂固齒的作用。對於牙根虛浮、牙齒鬆動等問題,黃連能幫助固齒,防止牙齒脫落。
總體而言,黃連在滋陰清胃固齒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既能清熱解毒,又能固齒,是治療胃火旺盛、牙齦腫痛、口臭等症狀的有效藥物。
主治功效
滋陰清胃固齒丸主治功效分析
古籍記載
根據明代醫家龔廷賢所著的《壽世保元》記載,滋陰清胃固齒丸「善治牙痛。自能固齒。」
方劑組成
方劑由以下藥物組成:
- 山藥(一兩)
- 牡丹皮(一兩)
- 黃柏(酒炒,二兩)
- 黃連(酒炒,一兩)
- 升麻(二兩)
- 當歸(酒洗,一兩)
- 玄參(一兩)
- 乾葛(一兩)
另用知母一兩、山楂肉二兩煎湯煮葛粉為糊,並加入秈米飯調和藥末製成丸劑。
主治
牙痛。
治療原理分析
此方以「滋陰清胃」為主要治療思路,從而達到固齒的目的。方中藥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其治療牙痛的原理:
清胃熱:
- 黃柏、黃連:苦寒之品,擅長清熱燥濕,清胃瀉火。針對胃火上炎引起的牙痛,可有效清除胃中積熱。
- 升麻:雖有發散之性,但與黃連、黃柏同用,取其清熱解毒、升清降濁之功,可引胃中清氣上升,並協助黃連、黃柏清瀉胃火。
滋陰降火:
- 玄參:甘、苦、鹹、寒,滋陰降火、清熱涼血,可有效緩解胃火上炎導致的陰液耗傷,從而減輕牙痛的症狀。
- 知母(煎湯):知母苦寒,清熱瀉火,滋陰潤燥,與玄參協同,加強滋陰降火之力。
活血止痛:
- 牡丹皮:活血化瘀,涼血清熱。牙痛常伴有局部瘀血,牡丹皮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疼痛。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當歸可活血散瘀,緩解牙痛。
補益脾胃:
- 山藥:甘平,補脾益肺、固腎益精。脾胃為後天之本,山藥可補益脾胃,增強機體正氣,從而提高抗病能力。
- 山楂(煎湯):山楂消食化積,有助於脾胃運化,與山藥相配,一補一消,健運脾胃。
- 葛根:甘辛涼,生津止渴,解肌退熱,發表解肌,升陽透疹。葛根能升發脾胃清陽之氣,有助於疏通經絡,改善牙痛。
- 秈米飯:甘平,補中益氣,健脾和胃。與葛粉合用,既可增強補益脾胃之功,也有助於藥物成型。
總結
滋陰清胃固齒丸以清胃熱、滋陰降火為主,兼以活血止痛、補益脾胃,諸藥合用,共奏清胃瀉火、滋陰固齒之效,故可治療牙痛。特別適用於胃火上炎,耗傷陰液所致的牙痛。
傳統服藥法
山藥末1兩,牡丹皮末1兩,黃柏(酒炒,為末)2兩,升麻末2兩,當歸末(酒洗)1兩,元參末1兩,乾葛末1兩,黃連(酒炒,為末)1兩。
固齒。
上用知母1兩,山楂肉2兩,煎濃湯,去滓,淨汁煮葛粉為糊,又用秈米飯1盞,研爛,和葛粉同又研勻,調以上八味末為丸,如綠豆大,以水飛過朱砂為衣曬乾。
每服3錢,食後白湯送下。
忌一切厚味、薑、蒜、椒辣諸般等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滋陰清胃固齒丸具有滋陰清熱、涼血止血、固齒安神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牙痛。但脾胃虛寒、氣血不足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滋陰清胃固齒丸, 出處:《夀世保元》卷六。 組成:山藥末1兩,牡丹皮末1兩,黃柏(酒炒,爲末)2兩,升麻末2兩,當歸末(酒洗)1兩,元參末1兩,乾葛末1兩,黃連(酒炒,爲末)1兩。 主治:固齒。主治:牙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