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清胃湯

JIA WEI QING WE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9%
肺經 19%
脾經 19%
肝經 15%
腎經 7%
大腸經 7%
胃經 7%
膽經 3%
心經
肺經
脾經
肝經
腎經
大腸經
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清胃湯中添加升麻,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升清降濁:升麻性微寒,味甘辛,入肺、脾經,具有升散、解毒、透疹之功效。清胃湯以清熱瀉火為主,但對於一些脾胃虛弱、濕濁內蘊的患者,僅清熱瀉火不足以完全解決問題。升麻能升發脾胃清陽之氣,將體內濁氣下降,達到升清降濁、和胃止嘔的作用。
  2. 疏散風熱:升麻亦具有疏散風熱的作用,可輔助清胃湯清熱解毒,改善因風熱所致的頭昏腦脹、面紅目赤等症狀。尤其對於一些伴隨有風熱外感症狀的患者,升麻的加入更顯重要,可以協同清熱瀉火,達到更好的療效。

加味清胃湯中加入當歸,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養血,緩解熱毒傷陰:清胃湯主治熱毒熾盛,耗傷陰液所致的胃熱病證,如口乾舌燥、咽喉腫痛、便祕等。當歸具有滋陰養血、活血止痛的功效,能補益氣血,緩解熱毒傷陰所致的虛弱症狀,使清熱瀉火之效更加平和。
  2. 活血化瘀,改善胃氣鬱滯:胃熱病證常伴有氣機鬱滯,導致胃脘脹滿、疼痛等不適。當歸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效,能改善胃氣鬱滯,使清熱瀉火之效更加徹底。

總之,當歸的加入使加味清胃湯的療效更加全面,既能清熱瀉火,又能滋陰養血,活血化瘀,更符合胃熱病證的病理特點。

加味清胃湯中包含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瀉火: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燥濕的功效。對於胃熱熾盛、口苦口乾、胃脘灼痛等症狀,黃連可以起到清熱瀉火、降胃火的作用,緩解症狀。
  2. 燥濕止瀉: 黃連亦可燥濕止瀉,對於脾胃濕熱、腹瀉、痢疾等症狀,黃連可以起到清熱燥濕、止瀉的效果,改善腸道功能。

因此,加味清胃湯中加入黃連,旨在發揮其清熱瀉火、燥溼止瀉的功效,以治療胃熱熾盛、口苦口乾、胃脘灼痛、腹瀉等症狀。

加味清胃湯中添加牡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牡丹皮性寒,味苦,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效。可針對由熱毒蘊結於血分而引起的各種熱證,如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牙齦腫痛等。
  2. 解毒散瘀:牡丹皮能解毒散瘀,對於熱毒引起的瘀血阻滯,如紅腫熱痛、瘡瘍腫毒等,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加味清胃湯中加入牡丹皮,可增強其清熱解毒、涼血散瘀的效果,有助於更好地治療熱毒蘊結、血瘀阻滯引起的各種疾病。

加味清胃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清胃湯主治胃熱,而生地黃可有效降低胃火,緩解燥熱症狀,防止熱邪傷陰。
  2. 滋陰生津: 生地黃亦能滋陰生津,補益陰液。胃熱常伴隨口乾舌燥、咽喉疼痛等症狀,生地黃可滋潤陰液,緩解這些不適。

總之,生地黃的加入不僅能清熱涼血,還可滋陰生津,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胃熱的功效。

加味清胃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 茯苓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可將體內濕熱之邪排出,有助於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清胃湯本身以清熱瀉火爲主,加入茯苓可以使藥力更趨平和,避免寒涼過度,同時還能防止藥物留滯體內,加強藥效。
  2. 健脾和胃: 茯苓亦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可增強脾胃運化能力,使藥物更易於吸收利用。清胃湯常用於治療胃熱、口苦等症,而茯苓能調理脾胃,有助於緩解胃部不適,增強療效。

加味清胃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清胃湯本身偏寒涼,加入陳皮可中和寒性,避免傷脾胃,同時有助於改善因脾胃不和導致的胸悶氣滯等症狀。
  2. 助藥力: 陳皮能理氣行氣,有助於藥物更好地滲透、吸收,增強藥效。與其他藥材配伍,可更有效地清熱解毒、瀉火降逆,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加味清胃湯

中藥方劑「加味清胃湯」,主要成分有升麻、當歸、黃連、牡丹皮、生地黃、茯苓、陳皮,主治功效為小兒脾胃功能虛弱,導致消化不良,產生痰液,出現咳嗽、呼吸困難、消瘦的症狀。

組成介紹

  • 升麻:辛、苦、甘,微寒,歸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 當歸:甘、辛,溫,歸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茯苓:甘、淡,平,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黃連:苦,寒,歸心、小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 牡丹皮:苦,寒,歸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等功效。
  • 生地黃:甘、苦,寒,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 陳皮:苦、辛,溫,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總結

「加味清胃湯」為中藥方劑,具有清熱瀉火、健脾胃、化痰止咳的功效,適用於小兒脾胃功能虛弱,導致消化不良,產生痰液,出現咳嗽、呼吸困難、消瘦的症狀。

傳統服藥法


升麻、黃連、丹皮、生地、當歸、甘草、桔梗、牛蒡、荊芥、元參。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 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其他疾病。

相關疾病


咳血疥癬麻疹暴食症咳嗽口臭身體消瘦多痰牙齦潰爛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清胃湯, 出處:《症因脈治》卷三。 組成:川連、升麻、丹皮、山梔、甘草、乾葛。 主治:中消。

加味清胃湯, 出處:《幼科釋謎》卷六。 組成:升麻、當歸、黃連、丹皮、生地黃、茯苓、陳皮。 主治:小兒胃熱生痰,咳逆羸瘦。

加味清胃湯, 出處:《治疹全書》卷下。 組成:升麻、黃連、丹皮、生地、當歸、甘草、桔梗、牛蒡、荊芥、元參。 主治:疹後牙疳紅腫者。

加味清胃湯, 出處:《症因脈治》卷一。 組成:升麻、川連、甘草、葛根、石膏、桑白皮、枳殼、地骨皮。 主治:膏粱積熱,土中之火刑金,致內傷腋痛。

加味清胃湯, 出處:《育嬰秘訣》卷三。 組成:黃連、當歸、升麻、生地黃、牡丹皮、白芷梢各等分,細辛減半。 主治:小兒走馬牙疳,初作口氣,次第齒黑,盛則斷爛,熱血迸出,甚者齒皆脫落,外證腦熱肌削,手足如冰,寒熱時來,滑瀉肚痛,口臭乾渴,齒齦生瘡,爪黑面黧,身多瘡疥。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