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家秘煎

JIA MI JIAN

出處典籍:《中國麻風病學》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肺經 28%
肝經 23%
膀胱經 14%
腎經 14%
心經 4%
三焦經 4%
脾經 4%
胃經 4%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初期麻瘋。

傳統服藥法

防風、菊花、獨活、荊芥穗、甘枸杞、羌活、山梔子各等分。
面部,加白蒺藜、當歸、天花粉、 天麻、鼠粘子、薄荷、蒼耳、蔓荊子、谷精草;下部,加杜仲、金銀花、牛膝、宣木瓜、桔梗、炙虎骨、枳殼、熟地、木通;攝血歸元,加連翹、元參;補虛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防風性味辛、甘、性微溫。主治袪風解表、除濕、解痙、止癢、止瀉、止血。用於感冒頭痛、風疹瘙癢、外感風寒、頭痛身痛、風濕痹痛、骨節酸痛、腹痛泄瀉、腸風下血、風疹瘙癢等症。

菊花性味甘、苦、微寒。主治用於風熱感冒、發熱頭痛。本品體輕達表、氣清上浮、微寒清熱、長於疏散風熱、故常用治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溫邪犯肺、發熱、頭痛、咳嗽等症。

獨活性味苦、辛、性微濕。主治祛風濕、止痹痛、解表。用於風寒濕痹、腰膝疼痛、少陰伏風頭痛、散寒、手腳攣痛、慢性氣管炎、頭痛、齒痛等症。

荊芥性味辛、微苦、性微濕。主治祛風解表、透疹止癢、理血、炒炭止血。治感冒發熱、頭痛、咽喉腫痛、中風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産後血暈、癰腫、瘡疥、瘰癧。

枸杞子性味甘、 平。主治滋補肝腎、益精明目。 用於虛勞精虧、腰膝酸痛、眩暈耳鳴、內熱消渴、血虛萎黃、目昏不明。

羌活性辛、苦、溫。主治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主治感冒風寒、頭痛無汗、風寒濕痹、項強筋急、骨節酸疼、風水浮腫、癰疽瘡毒。

梔子性苦、寒。主治清心除煩、心經有熱、鬱熱不減的胸膈煩悶證、清濕熱、通泄三焦之實熱火毒。用於心煩、肝火目赤、頭痛、濕熱黃疳、淋證、衄血、血痢尿血、口舌生瘡、瘡瘍腫毒、扭傷腫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家秘煎, 出處:《中國麻風病學》。 組成:防風、菊花、獨活、荊芥穗、甘枸杞、羌活、山梔子各等分。 主治:初期麻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散風清火湯

相似度 60%

洗癘方

相似度 57%

防風荊芥散

相似度 57%

起痿丹

相似度 55%

甘風丹荊湯

相似度 54%

小菊花膏丸

相似度 53%

小菊花膏

相似度 53%

發表消毒湯

相似度 53%

升濕湯

相似度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