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加味橘皮竹茹湯

JIA WEI JU PI ZHU RU TANG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肺經 24%
胃經 22%
脾經 20%
心經 16%
膀胱經 4%
肝經 4%
膽經 4%
大腸經 4%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胃熱多渴,嘔噦不食。

傳統服藥法

赤茯苓1錢,橘皮1錢,枇杷葉1錢,麥門冬1錢,竹茹1錢,半夏1錢,人參5分,甘草5分。
加生薑,水煎,溫服。

方劑組成解釋

赤茯苓性甘,淡,平。主要功效行水;利濕熱。主小便不利;水腫;淋濁;洩瀉

橘皮性辛苦、溫。主治理氣、調中、燥濕、化痰。主治胸腹脹滿、不思飲食、嘔吐噦逆、咳嗽痰多。亦解魚、蟹毒。

枇杷葉性苦、辛、寒、無毒。主治清肺止咳、降逆止嘔。 用於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逆、煩熱口渴。

麥門冬性甘、微苦、寒。主治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 治肺燥乾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癰、虛勞煩熱、消渴、熱病津傷、咽乾口燥、便秘。

竹茹性甘、微寒。主治清熱化痰、除煩止嘔。 用於痰熱咳嗽、膽火挾痰、煩熱嘔吐、驚悸失眼、中風痰迷、舌強不語、胃熱嘔吐、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半夏性味辛、溫。主治降逆止嘔,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用於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

人參性甘、微苦、微溫。主治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用於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甘草性甘、平。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神經性厭食症嘔吐暴食症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橘皮竹茹湯, 出處:《醫學入門》卷七。 組成:赤茯苓1錢,橘皮1錢,枇杷葉1錢,麥門冬1錢,竹茹1錢,半夏1錢,人參5分,甘草5分。 主治:胃熱多渴,嘔噦不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枇杷散

相似度 87%

人參竹茹湯

相似度 76%

白茅根湯

相似度 75%

款肺湯

相似度 66%

柴胡湯

相似度 66%

五獸飲子

相似度 61%

蘆參湯

相似度 61%

相關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