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家傳神異散

JIA CHUAN SHEN YI SAN

出處典籍:《瘍科選粹》卷五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30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心經 19%
肝經 17%
脾經 14%
大腸經 10%
胃經 9%
腎經 7%
肺經 7%
膽經 4%
小腸經 2%
膀胱經 2%
三焦經 2%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痔漏。

傳統服藥法

乳香、沒藥、牛黃、冰片、熊膽、樸消霜、青魚膽、黃連、黃柏、赤石脂、孩兒茶、輕粉、白佔。
清熱解毒,消腫定痛。
上前十二味為末,後一味入麻油少 許熬化,再入前藥末煎成膏。
貼之。
本方方名,據劑型,當為家傳神異膏。

方劑組成解釋

乳香性苦,辛,溫。主治活血行氣;通經止痛;消腫生肌。用於心腹諸痛、筋脈拘攣、跌打損傷、瘡癰腫痛、心腹疼痛、風濕痹痛、經閉痛經、腸癰。外用於消腫生肌、瘡潰不斂。

沒藥性苦、平。主治散瘀止痛、外用消腫生肌。用於跌打淤血腫痛、癰疽腫痛、胸腹諸痛、外用治瘡口久不收斂。

牛黃性味苦、甘、涼。主治清心、豁痰、開竅、涼肝、息風、解毒。用於熱病神昏、中風痰迷、驚癇抽搐、癲癇發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癰腫疔瘡。

性辛苦,涼《唐本草》:"味辛苦,微寒"《海藥本草》:"味苦辛,微溫,無毒"張元素:"熱"《本經逢原》:"辛苦,溫,有毒"。主治開竅醒神,清熱止痛

熊膽性味苦、寒。主治清熱解毒、明目、止痙。用於小兒熱盛驚風、癲癇、抽搐、黃疸、外用治癰腫、痔瘡、目赤雲翳。

芒硝性辛苦鹹、寒。主治瀉熱通便、潤燥軟堅、清火消腫。用於實熱便秘、大便燥結、積滯腹痛、腸癰腫痛、外治乳癰、痔瘡腫痛。

黃連性苦、寒。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於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

黃柏性苦、寒。主治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用於陰虛火旺、濕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疹瘙癢盜汗骨蒸。

赤石脂性甘、澀、酸、溫、無毒。主治澀腸、止血、生肌斂瘡。用於久瀉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帶下、外治瘡瘍不斂、濕疹膿水。

性苦澀、涼、無毒。主治收濕斂瘡、止血定痛、清熱化痰。主瘡瘍、久潰不斂、濕瘡流水、牙疳、口瘡、咯血、吐血、尿血、便血、血崩、外傷出血、痔瘡癰腫、痰熱咳嗽。

「輕粉」又稱汞粉、水銀粉,其為氯化亞汞,外觀為白色,有光澤的鱗片狀或雪花狀結晶粉末,無臭。其屬辛、寒、有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家傳神異散, 出處:《瘍科選粹》卷五。 組成:乳香、沒藥、牛黃、冰片、熊膽、朴消霜、青魚膽、黃連、黃柏、赤石脂、孩兒茶、輕粉、白占。 主治:清熱解毒,消腫定痛。主治:痔漏。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癧子膏

相似度 66%

不二膏

相似度 66%

梅瘡膏藥

相似度 58%

秘傳神應膏

相似度 58%

白玉神膏

相似度 58%

神效六寶散

相似度 55%

保身散

相似度 55%

生肥散

相似度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