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蘆散

ZI L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30

熱/寒比例

(0.2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1%
脾經 13%
大腸經 12%
肝經 12%
肺經 11%
胃經 9%
腎經 8%
膀胱經 8%
膽經 3%
心經
脾經
大腸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紫蘆散方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黃連味苦性寒,善於清熱瀉火,可治療因心火亢盛所致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狀。紫蘆散以清熱利濕為主,加入黃連可加強其清熱解毒之效。

2. 抑制濕熱: 黃連具有燥濕止瀉之效,可抑制濕熱蘊結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紫蘆散亦針對濕熱病症,黃連的加入可更有效地抑制濕熱,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

因此,黃連在紫蘆散中起到清熱瀉火、抑制溼熱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療效。

紫蘆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人尿,這在古代中醫中有其特殊的理論依據和實際應用。人尿在中醫中被視為一種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排毒的佳品,因其富含尿素、氨基酸和各類鹽分,能促進體內的代謝和排泄。紫蘆散的使用多針對一些熱毒、濕熱引起的疾病,尤其是對於皮膚病、腫脹以及小便不利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此方劑通過人尿的作用,不僅可達到解毒的效果,還可促進排尿,有助於排出體內的廢物。歷史上,人尿的應用可追溯至《本草綱目》中,當時醫者強調其療效與自然之道的結合。因此,將人尿納入紫蘆散的組成,體現了古代醫學對於自然物質利用的智慧與洞察力。在現代的醫療環境中,雖然對於人尿的使用仍有爭議,但它的歷史地位和療效不容忽視。

紫蘆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清熱解毒、利尿通淋,其組成中包括黃柏。黃柏具有清熱燥濕、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熱證引起的燒灼感和尿頻等症狀。在紫蘆散中,黃柏的加入有助於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能力,特別是在潮濕或炎熱的環境下,更能祛除體內積聚的濕熱。另一方面,黃柏對於腸胃系統也有鎮靜作用,能有效緩解因熱毒引發的腸胃不適。中醫理論中,熱結於下,必然影響到腎臟的功能,導致小便不暢、尿道刺激等情況,因此黃柏的使用不僅符合了患者的臨牀症狀,也反應了中醫對於疾病根源的深入理解。總之,黃柏的加入使紫蘆散在臨牀應用中擁有更全面的療效,能更好地調整患者的體內環境,促進其康復。

紫蘆散中加入甘蔗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生津:甘蔗皮性寒,味甘,具有清熱生津、除煩止渴的功效,能緩解因熱邪入侵所致的口乾舌燥、心煩氣躁等症狀。紫蘆散主治肺熱咳嗽、痰黃粘稠,甘蔗皮可配合其他藥材,清熱化痰,潤燥生津,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2. 利水消腫:甘蔗皮還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可幫助排出體內多餘水分,緩解水腫。紫蘆散中加入甘蔗皮,可配合其他利水藥材,共同發揮利水消腫的功效,改善因肺熱導致的痰液粘稠、咳痰不爽等症狀。

紫蘆散中加入孩兒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孩兒茶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紫蘆散主要用於治療熱病,其症狀包括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孩兒茶的加入可以加強方劑的清熱解毒作用,有助於消除病邪,緩解患者的症狀。
  2. 利咽止痛:孩兒茶還能利咽止痛,對於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紫蘆散中其他藥材如紫蘇、蘆根等也具有利咽止痛的功效,孩兒茶的加入可以進一步增強其作用,使方劑的療效更為顯著。

紫蘆散中加入赤石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固澀止瀉: 赤石脂性澀而收斂,能固腸止瀉,配合紫蘇、蘆根等清熱解表藥,可有效緩解因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腹瀉、泄瀉等症狀。
  2. 利水滲濕: 赤石脂亦具利水滲濕之效,可幫助排出體內積聚的濕氣,配合其他藥物,可更好地解決因濕邪停滯所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提高療效。

紫蘆散中包含綠豆粉,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的功效。綠豆性寒,味甘,入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

方中加入綠豆粉,一方面可以增強清熱解毒的作用,另一方面,綠豆粉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如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可以補充人體營養,增強抵抗力。

因此,紫蘆散中加入綠豆粉,既能清熱解毒,又能補充營養,使其更具療效。

紫蘆散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熱毒引起的疼痛、紅腫等症狀。紫蘆散主要用於治療熱毒蘊結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冰片在此方中可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輔助藥物發揮療效。

二、芳香開竅,通利氣血:冰片具有芳香開竅之功效,可通過鼻腔嗅覺,起到通利氣血,改善鼻塞等症狀的作用。紫蘆散中加入冰片,不僅可以消炎止痛,更可增強藥效,促進藥物快速吸收,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紫蘆散主治功效分析

古文內容分析

綜合三則古文內容,可以歸納出紫蘆散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1. 小兒胎毒: 包括「肉赤無此」、「膿血淋漓」,以及「小兒竹衣胎㾩,凡無皮膿血淋漓」、「赤剝」等症狀。
  2. 楊梅瘡毒: 包括胎中受父母楊梅瘡毒,以及婦女因丈夫傳染梅毒導致的「陰戶、肛門腫硬破爛,膿血不幹,疼痛不止」等症狀。
  3. 陰戶濕爛、流血不止、腫硬潰膿: 包括「陰戶濕爛,流血不止,沿至產門,外繞肛門,腫硬潰膿,出水不休,疼痛不堪」。

治療原理分析

紫蘆散的治療原理基於中醫的「清熱解毒、燥濕斂瘡」法則。古文描述病症多表現為「紅腫」、「潰爛」、「膿血淋漓」、「疼痛」,這些都是熱毒熾盛、濕熱下注的表現。

  • 清熱解毒: 方中黃連、黃柏均為苦寒之品,具有強大的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功效,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熱毒。綠豆粉、甘蔗皮也具清熱之效。
  • 燥濕斂瘡: 方中赤石脂、煅白蘆甘石具有收斂止血、燥濕生肌的作用,可以促進潰瘍面的癒合。兒茶亦有涼血止血、化痰止咳之效,有助於控制出血和滲出。
  • 解毒止痛: 方中黃連、黃柏、冰片等成分均具有解毒止痛的作用,可以緩解患者的疼痛症狀。
  • 麻油、雞蛋黃: 外用時配合麻油、雞蛋黃煎煮,可以起到潤燥、護膚的作用,並有助於藥物更好地附著於患處。

總結

紫蘆散通過清熱解毒、燥濕斂瘡等途徑,針對性地治療小兒胎毒、楊梅瘡毒以及婦女陰部濕爛等病症。其配方精簡,療效顯著,被古人譽為「極驗如神」的良方。現代藥理學研究也表明,方中黃連、黃柏等成分具有廣譜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進一步印證了紫蘆散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蘆甘石(煅,淬入黃連汁1次,童便4次)1兩,黃柏(豬膽塗炙7次)、甘蔗皮(燒存性)5錢,孩兒茶5錢,赤石脂5錢,綠豆粉(炒)7分,冰片5分。
若毒勢重者,配入珍珠1錢5分,西黃1錢,其效更捷。
上為末。
先用麻油將雞蛋黃煎黑去黃,候冷調搽。即愈。內服解毒丸。
凡治胎乖,須過週歲之外,方可搽此藥。週歲之內,神氣未足,適遇變病,反歸咎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小兒竹衣乘、楊梅一切胎毒、婦女因丈夫梅瘡所過而感染梅毒等症。但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應注意用量,不可過量。

相關疾病


膀胱炎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膀胱惡性腫瘤(膀胱癌)腎盂腎炎尿道膿傷小便疼痛胎毒

相同名稱方劑


紫蘆散, 出處:《仙拈集》卷三。 組成:蘆甘石(煅,淬入黃連汁1次,童便4次)1兩,黃柏(豬膽塗炙7次)、甘蔗皮(燒存性)5錢,孩兒茶5錢,赤石脂5錢,綠豆粉(炒)7分,冰片5分。 主治:小兒竹衣乘。無皮膚,膿血淋漓,赤剝,楊梅一切胎毒。婦女爲丈夫梅瘡所過,結毒之氣;漸至陰戶濕爛,流血不止,沿至産門,外繞肛門,腫硬潰膿,出水不休,疼痛不堪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