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家傳秘結祛痛散

JIA CHUAN MI JIE QU TONG SAN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肝經 21%
胃經 20%
脾經 19%
腎經 10%
心經 6%
膀胱經 5%
膽經 5%
肺經 4%
大腸經 3%
小腸經 2%
三焦經 1%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諸般心氣疼痛,氣滯不行,攻刺心腹,痛連胸脅,小腸弔疝,及婦人血氣刺痛。

傳統服藥法

青皮(去白)2錢,靈脂(研飛,去砂土)2錢,川楝子肉2錢,穿山甲(土拌炒)2錢,良薑(香油炒)1錢5分,玄胡索1錢5分,沒藥1錢5分,沈香1錢,八角茴香2錢,檳榔1錢5分,木香1錢2分,砂仁少許。
上(口父)咀,為粗末,用木鱉(去殼) 一錢二分切片, 同藥炒至香焦,去木鱉不用,研為細末。
每服1錢,加鹽一星,用酒或滾水調下。

方劑組成解釋

青皮性苦,辛,溫。主治疏肝破氣、消積化滯。用於肝鬱氣滯之脅肋脹痛、乳房脹痛、乳核、乳癰、疝氣疼痛、食積氣滯之胃脘脹痛、以及氣滯血瘀所至的症瘕積聚、久瘧癖塊。

五靈脂性味苦、甘、溫。主治活血散瘀、炒炭止血。 用於心腹淤血作痛、痛經、血瘀經閉、產後淤血腹痛、炒炭治崩漏下血、外用治跌打損傷、蛇、蟲咬傷。

川楝子性苦、寒、有小毒。主治疏肝泄熱、行氣止痛、驅蟲殺蟲。用於胸脅、脘腹脹痛、疝痛、蟲積腹痛、頭癬等症。

穿山甲性味鹹、微寒。主治通經下乳、消腫排膿、搜風通絡。用於經閉癓瘕、乳汁不通、癰腫瘡毒、關節痺痛、麻木拘攣。

高良薑性味辛、性熱。主治散寒止痛、溫中止嘔、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用於脘腹冷痛、胃寒嘔吐、噯氣吞酸。

延胡索性辛、苦、溫、無毒。主治活血、利氣、止痛。 用於胸脅、脘腹疼痛、經閉痛經、產後瘀阻、跌撲腫痛。

沒藥性苦、平。主治散瘀止痛、外用消腫生肌。用於跌打淤血腫痛、癰疽腫痛、胸腹諸痛、外用治瘡口久不收斂。

沉香性辛、苦、溫。主治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 用於胸腹脹悶疼痛、胃寒嘔吐呃逆、腎虛氣逆喘急。

茴香性辛、溫。主治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用於寒疝腹痛、睾丸偏墜、痛經、少腹冷痛、脘腹脹痛、食少吐瀉。

檳榔性味苦、辛、溫。主治殺蟲消積、降氣、行水、截瘧。用於絛蟲、蛔蟲、薑片蟲病、蟲積腹痛、積滯瀉痢、裡急後重、水腫腳氣、瘧疾。

木香性辛味辛、苦、溫。主治行氣止痛、健脾消食。 用於胸脘脹痛、瀉痢後重、食積不消、不思飲食、泄瀉腹痛。

砂仁性味辛、溫。主治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用於濕濁中阻、脘痞不飢、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睪丸疼痛腫脹

相同名稱方劑

家傳秘結祛痛散, 出處:《保命歌括》卷三十。 組成:青皮(去白)2錢,靈脂(研飛,去沙土)2錢,川楝子肉2錢,穿山甲(土拌炒)2錢,良薑(香油炒)1錢5分,玄胡索1錢5分,沒藥1錢5分,沉香1錢,八角茴香2錢,檳榔1錢5分,木香1錢2分,砂仁少許。 主治:諸般心氣疼痛,氣滯不行,攻刺心腹,痛連胸脅,小腸弔疝,及婦人血氣刺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家秘祛痛散

相似度 100%

沒沉湯

相似度 100%

應驗如意散

相似度 96%

溫氣湯

相似度 60%

天台烏藥散

相似度 60%

破疝湯

相似度 57%

調經湯

相似度 56%

透經散

相似度 52%

相關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