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甲乙歸藏湯

JIA YI GUI CANG TANG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肝經 33%
心經 28%
脾經 10%
肺經 8%
心包經 7%
胃經 4%
腎經 2%
大腸經 2%
膽經 1%
三焦經 1%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身無他苦,飲食如常,惟徹夜不寐,間日輕重,如發瘧然,起伏而又延久不癒,左關獨弦數,餘部平平者。

傳統服藥法

真珠母8錢,龍齒2錢,柴胡1錢(醋炒),薄荷1錢,生地6錢,歸身2錢,白芍1錢5分(酒炒),丹參2錢,柏子仁2錢,夜合花2錢,沈香5分,紅棗10枚,夜交藤4錢(切)。

方劑組成解釋

珍珠性味甘、鹹、寒。主治安神定驚、明目消翳、解毒生肌。用於驚悸失眠、驚風癲癇、目生雲翳、瘡瘍不斂。

龍齒性澀,甘,涼。主要功效鎮驚安神;清熱除煩。主驚癇;癲狂;心悸怔忡;失眠多夢;身熱心煩

柴胡性味苦、辛、微寒。主治解表退熱、疏肝解鬱、升舉陽氣。用於外感發熱、半表半裏寒熱往來、瘧疾、肝鬱脅痛乳脹、頭痛頭眩、月經不調、氣虛下陷之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等症。

薄荷性味辛、涼。主升浮、既可疏散上焦風熱、又可疏理肝氣,用於疏風散熱、疏肝解鬱。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透疹。

生地黃性甘、苦、寒。主治滋陰清熱;涼血補血。用於熱病煩渴、內熱消渴、骨蒸勞熱、溫病發斑、血熱所致的吐血、崩漏、尿血、便血、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血少經閉、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秘。

當歸性味甘辛、苦、溫。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用於血虛諸證、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症瘕結聚、崩漏、虛寒腹痛、痿痹、肌膚麻木、腸燥便難、赤痢後重、癰疽瘡瘍、跌撲損傷等症。

白芍性苦、酸、微寒。主治平肝止痛、斂陰止汗、養血和營。治療月經不調、經行腹痛、崩漏、自汗、盜汗、脅肋脘腹疼痛、四肢攣痛、頭痛、眩暈等症。

丹參性味苦、微寒。主治祛瘀止痛、活血通經、清心除煩。用於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症瘕積聚、胸腹刺痛、熱痺疼痛、瘡瘍腫痛、心煩不眠、肝脾腫大、心絞痛等症。

柏子仁性甘、平。主治養心安神、止汗、治驚悸、失眠、遺精、潤腸。用於虛煩失眠、心悸怔忡、陰虛盜汗、腸燥便秘。

沉香性辛、苦、溫。主治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 用於胸腹脹悶疼痛、胃寒嘔吐呃逆、腎虛氣逆喘急。

大棗性甘、溫。主治補中益氣、解藥毒、養血安神。用於脾虛食少、乏力便溏、婦人臟躁、氣管炎、腸炎、痢疾、崩漏、外用治外傷出血。

夜交藤性甘、微苦、平。主治養心、安神、通絡、祛風。治失眠、勞傷、多汗、血虛身痛、癰疽、瘰癧、風瘡疥癬。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甲乙歸藏湯, 出處:《醫醇剩義》卷一。 組成:真珠母8錢,龍齒2錢,柴胡1錢(醋炒),薄荷1錢,生地6錢,歸身2錢,白芍1錢5分(酒炒),丹參2錢,柏子仁2錢,夜合花2錢,沉香5分,紅棗10枚,夜交藤4錢(切)。 主治:身無他苦,飲食如常,惟徹夜不寐,間日輕重,如發瘧然,起伏而又延久不癒,左關獨弦數,餘部平平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解郁合歡湯

相似度 66%

馴龍湯

相似度 64%

馴龍馭虎湯

相似度 58%

真珠丸

相似度 54%

珍珠母丸

相似度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