馴龍馭虎湯

XUN LONG YU H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19

熱/寒比例

(0.3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肺經 17%
心經 16%
胃經 12%
脾經 10%
腎經 9%
膀胱經 4%
大腸經 2%
小腸經 2%
膽經 1%
肝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脾經
腎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馴龍馭虎湯」方劑中包含「龍齒」,其主要原因在於:

  • 龍齒性寒,味甘鹹,入心、肝經,具有鎮驚安神、清熱解毒之效。 此藥材能平息心火、安撫肝氣,對於因心火亢盛、肝陽上亢所致的驚悸失眠、神志不安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 龍齒具有降氣平喘的功效。 此藥材可降肺氣,緩解哮喘、咳嗽等症狀。

「馴龍馭虎湯」可能以「龍齒」為主要藥材之一,用於治療因心肝火盛、肺氣上逆所引起的驚悸失眠、神志不安、哮喘咳嗽等症狀。

「馴龍馭虎湯」方劑中包含「琥珀」,主要是因為琥珀具有以下作用:

  1. 安神定驚: 琥珀性味甘平,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定驚止痙的功效,能有效平息因驚恐、思慮過度引起的各種心神不安症狀,如同「馴龍馭虎」般控制失控的思緒。
  2. 活血化瘀: 琥珀還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有助於消除驚恐、不安等情緒帶來的負面影響,達到身心舒緩的效果。

因此,將「琥珀」納入「馴龍馭虎湯」方劑,旨在以其安神定驚、活血化瘀的作用,幫助患者平復心神,消除恐懼不安,達到「馴龍馭虎」的功效。

馴龍馭虎湯方劑中加入珍珠,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鎮心安神: 珍珠性寒,味甘鹹,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功效。其清涼之性可平息心火,安撫躁動不安的心神,而其甘鹹之味則可滋養心陰,使心神安定。
  2. 清熱解毒: 珍珠亦有清熱解毒之效,可消除體內熱毒,緩解由心火亢盛引起的各種症狀,如煩躁不安、失眠多夢、口舌生瘡等。

因此,馴龍馭虎湯中加入珍珠,旨在通過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作用,達到治療心神不寧、熱毒壅盛的功效。

「馴龍馭虎湯」方劑中包含「生地黃」,乃因其具有以下功效:

  1. 滋陰降火: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能滋陰降火,清熱涼血,對於熱病、陰虛火旺、血熱妄行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養血生津: 生地黃具有養陰生津、益氣補血的功效,能改善因陰虛導致的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皮膚乾燥等症狀。

故「馴龍馭虎湯」中加入生地黃,旨在通過滋陰降火、養血生津,達到平息亢奮、安定神經的效果,以達到「馴龍馭虎」的用意。

「馴龍馭虎湯」方劑中加入「玉竹」,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潤燥:玉竹性甘寒,入肺胃經,具有滋陰潤燥、生津止渴之效。此湯藥若屬燥熱證,加入玉竹可緩解燥熱症狀,如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
  2. 益氣養血:玉竹亦有益氣養血之效,可改善氣血不足所致的虛弱症狀。若此湯藥用於治療氣血虧虛所致的疾病,加入玉竹可起到補益氣血的作用。

總而言之,玉竹在「馴龍馭虎湯」中發揮滋陰潤燥、益氣養血的功效,有助於改善燥熱及氣血虧虛等症狀。

「馴龍馭虎湯」方劑中包含「瓜簍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利濕止癢: 瓜簍皮性寒,味苦,入肺、脾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癢的功效。對於因熱毒蘊結、濕邪困阻所致的皮膚瘙癢、瘡瘍腫毒等症狀,可起到清熱解毒、利濕止癢的效果。
  2. 疏風散寒,止咳化痰: 瓜簍皮亦具有疏風散寒、止咳化痰的作用。對於因風寒襲肺、痰濁壅肺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可以起到疏風散寒、止咳化痰的效果。

因此,在「馴龍馭虎湯」中加入「瓜簍皮」,可以更好地發揮其清熱解毒、利濕止癢、疏風散寒、止咳化痰的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馴龍馭虎湯」方劑中加入石斛,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滋陰清熱: 石斛性微寒,味甘,入胃、腎經,具有滋陰清熱、生津止渴之效。若方劑中涉及熱邪灼傷津液,或陰虛火旺之症狀,石斛可緩解熱證,滋養陰液,達到清熱解毒、潤燥生津的作用。
  2. 益胃健脾: 石斛具有益胃生津、健脾養胃之功效。若方劑中涉及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狀,石斛可增強胃腸功能,促進消化吸收,達到健脾益胃、增強體質的效果。

「馴龍馭虎湯」方中包含「柏子仁」,其原因主要為:

  1. 安神定志: 柏子仁味甘性平,入心、腎經,具有養心安神、滋陰潤燥之效。方中可能因症狀涉及心神不寧、心悸失眠等,以柏子仁安神定志,使心氣平和,進而緩解相關症狀。
  2. 滋陰潤燥: 柏子仁亦能滋陰潤燥,對於因陰虛火旺而導致的燥熱、失眠、心煩等症狀也有輔助作用。

「馴龍馭虎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肝氣上逆: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之效,可緩解肝氣上逆,起到安撫肝陽、平息肝火的作用。這與「馴龍馭虎湯」主治肝陽上亢、肝風內動,導致眩暈、頭痛、肢體麻木等症狀相契合。
  2. 調和營血:白芍能養血柔肝,滋陰潤燥,有助於調和營血,改善因肝陽上亢導致的血液運行不暢,進而緩解頭暈、肢體麻木等症狀。

「馴龍馭虎湯」中加入薄荷,主要是利用其清涼解熱、疏散風熱的特性。

薄荷味辛、性涼,入肺經,可清利頭目,疏散風熱,並可止痛止癢。當方劑中存在燥熱症狀時,薄荷可以清熱解毒,緩解熱邪對人體的侵襲。同時,薄荷亦可調節氣血運行,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緩解因風熱引起的頭昏腦脹、目赤腫痛等症狀。因此,薄荷在「馴龍馭虎湯」中扮演著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態。

「馴龍馭虎湯」方劑中包含蓮子,主要原因在於其藥性平和,能起到以下作用:

  1. 清心安神: 蓮子味甘性平,入心、脾經,能清心火、寧心神,適用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等症狀,有助於穩定情緒,降低亢奮。
  2. 健脾益腎: 蓮子富含營養,能健脾益腎、補氣養血,有助於提升體質,增強抵抗力,為「馴龍馭虎湯」整體滋補功效添磚加瓦。

總之,蓮子在「馴龍馭虎湯」中,以其平和藥性,起到清心安神、健脾益腎之效,促進整體調和,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沉香在「馴龍馭虎湯」中的加入,主要是為了其「降逆止嘔」和「溫中止痛」的功效。

沉香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行氣止痛、降逆止嘔、溫腎納氣等作用。對於因脾胃虛寒、氣機逆亂所致的嘔吐、腹痛等症狀,沉香可溫暖脾胃,降逆止嘔,緩解不適。同時,沉香亦可溫腎陽,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止痛的效果。因此,在「馴龍馭虎湯」中加入沉香,有助於改善因脾胃虛寒、氣機逆亂所導致的症狀,達到「馴龍馭虎」的功效。

主治功效


馴龍馭虎湯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校注醫醇賸義》與《診驗醫方歌括》所載,馴龍馭虎湯主要針對「驚悸氣促,喉舌作痛」之症狀。其治療原理在於平肝安神,滋陰降火,清熱解毒,以及理氣止痛等多方面的綜合作用。

病機分析:

  • 驚悸氣促: 古文提及「驚悸氣促」,可推斷病機與心神不寧有關。心主神明,心神不寧則易產生驚恐、心悸、呼吸急促等症狀。此外,肝氣鬱結,化火上擾心神亦可導致此症。
  • 喉舌作痛: 《診驗醫方歌括》中提到「舌色絳紅,邊尖破碎,舌有血痕而痛者,乃陰液大虧,心火上熾也」,表明喉舌作痛與陰虛火旺有關。陰液虧虛,則虛火上炎,灼傷津液,故見咽喉腫痛、舌紅而痛之象。

方劑組成功效分析:

馴龍馭虎湯由多味藥物組成,配伍精當,各司其職,共同發揮療效:

  • 平肝安神,鎮靜止痛類:
    • 龍齒: 具有平肝安神、鎮靜止痛之功,可鎮定心神,緩解驚悸不安的症狀。
    • 琥珀: 具有安神定驚之效,可助龍齒鎮靜心神,並能利水消腫,有助於排除體內濕熱。
    • 珍珠: 養心安神,且兼具潤膚養顏之功,可增強安神定驚之效。
    • 柏子仁: 養心安神,同時又能潤腸通便,對於因心神不寧而導致的便祕亦有輔助治療作用。
    • 藥蓮子: 健脾益氣,寧心安神,可加強心脾功能,助於安神定驚。
  • 滋陰降火,清熱涼血類:
    • 生地黃: 滋陰降火,清熱涼血,針對陰液虧虛所致的虛火上炎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可緩解喉舌疼痛。
    • 玉竹: 養胃潤燥,清熱解毒,滋養陰液,可與生地黃協同作用,加強滋陰降火之效。
    • 石斛: 養胃生津,益氣除熱,既能補充津液,又能清熱,對於虛熱症狀有針對性療效。
  • 利尿通淋,清熱解暑類:
    • 瓜蔞皮: 利尿通淋,清熱解暑,可引導邪熱下行,緩解體內熱邪積聚。
    • 薄荷: 清熱解毒,疏肝理氣,可散體內鬱熱,並助肝氣疏達。
  • 調經止痛,柔肝和血類:
    • 白芍: 調經止痛,柔肝和血,可緩解因肝氣不舒而導致的胸悶不適,同時能加強滋陰養血之效。
  • 理氣止痛,溫中暖脾類:
    • 沉香: 理氣止痛,溫中暖脾,可使氣機調暢,緩解因氣滯所致的胸悶不適,並能溫暖脾胃,助消化。

治療原理總結:

馴龍馭虎湯的組方,可謂剛柔並濟,補瀉兼施。方中龍齒、琥珀、珍珠、柏子仁、藥蓮子等藥物以安神定驚為主,針對「驚悸」之症;生地黃、玉竹、石斛等滋陰清熱藥物,則針對「喉舌作痛」之症;瓜蔞皮、薄荷清熱解暑,疏肝理氣;白芍柔肝和血,沉香理氣止痛,溫中暖脾。全方合用,既能鎮靜心神,又能滋陰降火,並可調暢氣機,使陰陽平衡,心神安定,熱邪得解,氣機調暢,則驚悸氣促,喉舌作痛之症自然緩解。

此方劑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根據病機選藥,配伍得當,故能取得良好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龍齒2錢,琥珀1錢,真珠母8錢,生地6錢,玉竹4錢,瓜蔞皮3錢,石斛3錢,柏子霜2錢,白芍1錢5分,薄荷1錢,蓮子20粒(打碎,勿去心),沈香4分(人乳磨,衝)。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鎮靜安神的功效,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口乾、便秘等,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相關疾病


妄想狀態

相同名稱方劑


馴龍馭虎湯, 出處:《醫醇剩義》卷一。 組成:龍齒2錢,琥珀1錢,真珠母8錢,生地6錢,玉竹4錢,瓜蔞皮3錢,石斛3錢,柏子霜2錢,白芍1錢5分,薄荷1錢,蓮子20粒(打碎,勿去心),沉香4分(人乳磨,衝)。 主治:驚悸氣促,喉舌作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