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加味清毒化斑湯

JIA WEI QING DU HUA BAN TANG

出處典籍: 《醫學摘粹》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27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肺經 27%
胃經 18%
心經 17%
肝經 12%
腎經 7%
脾經 6%
大腸經 5%
小腸經 2%
膽經 2%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溫斑發重,色紫神氣不清,毒火太盛者。

傳統服藥法

犀角3錢(研細末衝),薄荷2錢,石膏4錢(生),知母3錢,大青葉3錢,甘草2錢(生),生地3錢,丹皮3錢,金銀花3錢,連翹3錢,粳米3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小兒減半。

方劑組成解釋

犀角性酸鹹、寒。主治清熱、涼血、定驚、解毒。治傷寒溫疫熱入血分、驚狂、煩躁、譫妄、斑疹、發黃、吐血、衄血、下血、癰疽腫毒。

薄荷性味辛、涼。主升浮、既可疏散上焦風熱、又可疏理肝氣,用於疏風散熱、疏肝解鬱。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透疹。

石膏性辛甘寒、無毒。主治解肌清熱、除煩止渴。用於熱病壯熱不退、心煩神昏、譫語發狂、口渴咽乾、肺熱喘急、中暑自汗、胃火頭痛、胃火牙痛、熱毒壅盛、發斑發疹、口舌生瘡、癰疽瘡瘍潰不收口、湯火燙傷。

知母性味苦寒。主治清熱瀉火、滋陰潤燥、止渴除煩。用於溫熱病、高熱煩渴、咳嗽氣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熱、虛煩不眠、消渴淋濁。

大青葉性苦、寒。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用於溫病熱盛煩渴、流行性感冒、急性傳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腸炎、急性肺炎、丹毒、吐血、衄血、黃疸、痢疾、喉痺、口瘡、癰疽腫毒等症。

甘草性甘、平。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生地黃性甘、苦、寒。主治滋陰清熱;涼血補血。用於熱病煩渴、內熱消渴、骨蒸勞熱、溫病發斑、血熱所致的吐血、崩漏、尿血、便血、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血少經閉、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秘。

牡丹皮性辛苦、涼、微寒。主治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用於溫毒發斑、吐血衄血、夜熱早涼、無汗骨蒸、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

金銀花性甘、寒。主治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用於癰腫疔瘡、外感風熱、子宮頸糜爛、蕁麻疹、熱毒血痢、喉痹及多種感染性疾病等症。

連翹性苦、微寒。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用於癰疽、瘰癘、乳癰、丹毒、風熱感冒、溫病初起、溫熱入營、高熱煩渴、神昏發斑、熱淋尿閉。

大米性甘、平。主治補氣健脾、除煩渴、止瀉痢。主脾胃氣虛、食少納獃、倦怠乏力、心煩口渴、瀉下痢疾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清毒化斑湯, 出處:《醫學摘粹》。 組成:犀角3錢(研細末衝),薄荷2錢,石膏4錢(生),知母3錢,大青葉3錢,甘草2錢(生),生地3錢,丹皮3錢,金銀花3錢,連翹3錢,粳米3錢。 主治:溫斑發重,色紫神氣不清,毒火太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滋陰清肺腸

相似度 60%

清疹散

相似度 60%

解毒合白虎湯

相似度 58%

流腦合劑

相似度 58%

化疹湯

相似度 58%

升陽清胃湯

相似度 57%

清瘟敗毒飲

相似度 56%

相關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