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回春》卷八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5%
肺經 15%
心經 12%
大腸經 10%
胃經 10%
膽經 8%
膀胱經 7%
脾經 7%
腎經 5%
小腸經 3%
心包經 1%
三焦經 1%
肝經
肺經
心經
大腸經
胃經
膽經
膀胱經
脾經
腎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7

主治功效

祛熱搜風飲

整體功效: 清熱解毒,祛風止癢。

主治: 疥及膿皰瘡。

本方由苦參、金銀花、柴胡、連翹、黃芩、荊芥、黃柏、黃連、生地黃、薄荷、獨活、枳殼、防風、甘草等中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止癢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疥及膿皰瘡。

文獻參考:

傳統服藥法

苦參、金銀花、柴胡、連翹片、芩荊芥、黃柏(炒)、黃連(炒)、生地黃、薄荷、獨活、枳殼(麩炒)、防風、甘草(蜜炙)。
上銼。
水煎,食遠熱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中,苦參、金銀花、連翹、黃芩、荊芥、黃柏、黃連、生地黃、薄荷、獨活、枳殼、防風、甘草等中藥均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止癢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疥及膿皰瘡。其中,苦參、金銀花、連翹、黃芩、荊芥、黃柏、黃連均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清除體內的熱毒,緩解疥及膿皰瘡的症狀;生地黃具有涼血滋陰的功效,可緩解疥及膿皰瘡引起的皮膚乾燥、瘙癢等症狀;薄荷具有疏風散熱、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緩解疥及膿皰瘡引起的皮膚紅腫、疼痛等症狀;獨活、枳殼、防風具有祛風止癢的功效,可緩解疥及膿皰瘡引起的皮膚瘙癢等症狀;甘草具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的功效,可緩解疥及膿皰瘡引起的咽喉腫痛、咳嗽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疥癬

相同名稱方劑

祛熱搜風飲, 出處:《回春》卷八。 組成:苦參、金銀花、柴胡、連翹、片芩、荊芥、黃柏(炒)、黃連(炒)、生地黃、薄荷、獨活、枳殼(麸炒)、防風、甘草(蜜炙)。 主治:疥及膿皰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銀荷湯

相似度 69%

連翹敗毒膏

相似度 66%

連翹敗毒丸

相似度 66%

開障去翳散

相似度 64%

三黃解毒湯

相似度 64%

清上防風湯

相似度 61%

清腸解毒湯

相似度 60%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