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清六丸

加味清六丸

JIA WEI QING LI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6

熱/寒比例

偏寒 (0.81)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4%
肝經 14%
脾經 14%
肺經 11%
心經 11%
大腸經 11%
膀胱經 6%
三焦經 5%
心包經 2%
小腸經 2%
腎經 2%
膽經 2%
胃經
肝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心包經
小腸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清六丸」方中添加滑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滑石性滑潤,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暑之功效。方中加入滑石,可增強利水滲濕之力,幫助排出體內濕熱,改善因濕熱內蘊導致的諸症,例如小便不利、水腫、腹脹等。
  2. 清熱除煩:滑石性寒,可清熱解毒,並能清心除煩,使人精神爽快。方中加入滑石,可起到清熱除煩的作用,緩解因濕熱蘊積導致的煩躁不安、口渴、失眠等症狀。

加味清六丸中加入乳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乳香性溫,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清六丸本身以清熱解毒為主,加入乳香可改善因熱毒瘀阻所致的疼痛腫脹,如瘡瘍腫痛、跌打損傷等。
  2. 促進癒合: 乳香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供應,有助於傷口癒合。清六丸常用於治療一些皮膚病或外傷,乳香的加入可促進傷口修復,加速病症痊癒。

加味清六丸方中加入沒藥,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沒藥性溫,味苦辛,歸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方中加入沒藥,可增強活血化瘀之力,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起到更有效的治療作用。

二、促進傷口癒合: 沒藥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可以促進傷口癒合,並有助於止血。對於一些因外傷或感染引起的創傷,加入沒藥可以加速傷口修復,減少感染風險。

加味清六丸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桃仁性味苦甘,微溫,入心、肝、肺經,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清六丸本身偏於清熱解毒、利濕通淋,加入桃仁可以增強其活血化瘀的作用,對於因瘀血阻滯導致的症狀,如腫痛、經閉、腹痛等,能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2. 改善循環:桃仁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緩解疼痛、消腫等症狀,並促進傷口癒合。對於一些由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的疾病,加入桃仁可以改善循環,提高療效。

加味清六丸中加入木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 木香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清六丸以清熱利濕為主,但對於濕熱蘊結於中焦,導致脘腹脹痛、消化不良者,加入木香可助於行氣化濕,緩解疼痛,促進消化。
  2. 調和脾胃: 木香能健脾益氣,調和脾胃,與清六丸中其他清熱利濕藥物搭配,能起到協調作用,避免單純清熱利濕而損傷脾胃之氣。

加味清六丸中加入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消積化滯:檳榔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能消食積、化滯氣,對於飲食停滯、脘腹脹滿、噯氣泛酸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效果。清六丸原方主治濕熱阻滯,加入檳榔則可加強其消食化滯之功,提升藥效。
  2. 行氣止痛:檳榔具行氣止痛之效,對於氣滯血瘀、腹痛、腹脹等症狀也有療效。清六丸中加入檳榔,能更好地舒緩濕熱阻滯所致的疼痛,同時也促進氣血運行,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態。

加味清六丸中包含大黃,其主要原因有二:

一、 瀉熱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之功效。清六丸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滯,腸胃積熱所致的便祕、腹痛、口臭、發熱等症狀。大黃在此方中可起到瀉熱通便,清解積熱的作用,幫助患者排泄毒素,緩解便祕症狀。

二、 活血化瘀: 大黃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清六丸中加入大黃,除了瀉熱通便之外,還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對於因血瘀導致的腹部疼痛等症狀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加味清六丸】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血瘀腸中,痢久不癒,下如清涕,有紫黑血絲」,描述的是久痢(慢性痢疾)合併瘀血的證候。主要表現為:

  1. 痢久不癒:病程遷延,反覆不癒,反映正氣已傷,邪氣(濕熱、瘀血)留滯。
  2. 下如清涕:糞便黏液增多,狀如清涕,屬濕濁內蘊;濕熱鬱久,傷及腸絡。
  3. 紫黑血絲:為瘀血內阻的典型表現,因血行不暢,瘀熱互結,腐敗成黑色血絲。

綜合而言,此證病機為濕熱瘀血膠結腸道,導致氣血失調、腸絡受損,方中以「化瘀通絡、清熱利濕」為核心治法。


【方劑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滑石(6錢)

  • 角色:君藥(主藥)。
  • 作用:清熱利濕,通利水道,《本草綱目》稱其「滑以利竅,通壅滯,下垢穢」,能從小便分消腸中濕熱,減輕痢疾濕濁之勢。

2. 化瘀通絡組(乳香、沒藥、桃仁)

  • 乳香(1錢)、沒藥(1錢)
    • 活血止痛、祛瘀生新,針對腸道瘀血阻滯,「血行則痢自止」(瘀去則新血生,腸絡修復)。
  • 桃仁(1錢)
    • 破血潤燥,助乳香、沒藥化瘀,兼潤腸通便,防大黃瀉下傷陰。

3. 行氣導滯組(木香、檳榔)

  • 木香(1錢):調氣和腸,治「裡急後重」,改善痢疾腹痛窘迫。
  • 檳榔(1錢):破氣下行,消積導滯,與木香協同推動腸道穢濁排出。

4. 大黃(1錢)

  • 角色:關鍵藥物。
  • 作用
    • 瀉熱通腑:瀉下腸中積滯瘀熱,符合「通因通用」治法(以瀉止痢)。
    • 活血祛瘀:與桃仁、乳沒協同,清除瘀血。

5. 神曲糊丸

  • 神曲健脾消食,輔助化滯,緩和大黃、滑石寒涼傷胃之弊。

【整體方義與治療邏輯】

  1. 清利濕熱:滑石從小便分消濕熱,大黃從大便瀉熱,使邪有出路。
  2. 活血化瘀:乳香、沒藥、桃仁專攻腸絡瘀血,改善紫黑血絲。
  3. 行氣導滯:木香、檳榔調氣機,解除氣滯腹痛,助穢物排出。
  4. 標本兼顧
    • 治標:通瘀瀉熱以止痢;
    • 治本:化瘀行氣以恢復腸道氣血運行。

此方體現「六腑以通為用」的原則,通過瀉下、化瘀、利濕三法並行,使腸道濕熱瘀血盡去,則久痢自愈。

傳統服藥法


滑石6錢,乳香1錢,沒藥1錢,桃仁1錢,木香1錢,檳榔1錢,大黃1錢。
上為末,神曲糊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100丸,米飲送下。以利盡穢物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及脾胃。

相關疾病


流鼻涕白痰,白鼻涕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清六丸, 出處:《醫學入門》卷七。 組成:滑石6錢,乳香1錢,沒藥1錢,桃仁1錢,木香1錢,檳榔1錢,大黃1錢。 主治:血瘀腸中,痢久不癒,下如清涕,有紫黑血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