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防湯

JING FA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肝經 20%
脾經 13%
膀胱經 13%
胃經 10%
大腸經 6%
心經 6%
腎經 5%
膽經 2%
肺經
肝經
脾經
膀胱經
胃經
大腸經
心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荊防湯中包含防風,其主要原因為:

  1. 疏散風寒,止咳化痰: 防風味辛、甘,性溫,入肺、膀胱經,具有疏散風寒、止咳化痰之效。荊防湯主治風寒外感,症見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咳嗽痰多等,防風在此方中起著疏散風寒、止咳化痰的關鍵作用。
  2. 兼顧解表透邪: 荊防湯中,荊芥與防風搭配使用,能加強疏風散寒之功,使藥力更為迅速,並能有效地解表透邪,達到治療風寒感冒的目的。

荊防湯中包含荊芥,主要是利用其辛溫解表、疏散風熱的功效。

荊芥性溫,味辛,歸肺、肝經,具有解表散風、透疹止癢、利咽消腫的功效。其揮發油中含有荊芥內酯、荊芥酮等成分,具有較強的抗病毒、抗菌作用,可以有效治療外感風熱證。

在荊防湯中,荊芥與防風、柴胡等藥物配合,可以更有效地發揮解表散風的功效,同時也能起到疏肝理氣、清熱解毒的作用。因此,荊芥是荊防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荊防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生津的功效。荊防湯主治風熱感冒,症狀包括發熱、頭痛、鼻塞、流涕、咽痛等。生地黃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緩解風熱引起的發熱、口渴、鼻塞等症狀。
  2. 滋陰降火: 荊防湯中柴胡、荊芥、防風等藥物性偏燥烈,容易耗傷陰津。生地黃可滋陰降火,平衡藥性,防止藥物燥熱傷陰,避免治療過程中出現口乾舌燥、咽喉疼痛等副作用。

荊防湯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降逆止嘔:枳殼味苦性寒,入肝經,具有疏肝理氣、降逆止嘔的功效。荊防湯主要用於治療風寒外感,兼有氣機阻滯、脾胃不和等症狀。枳殼可疏肝解鬱,使氣機通暢,並降逆止嘔,緩解因風寒侵襲引起的胸悶、嘔吐等症狀。
  2. 配合荊芥、防風,增強散寒解表之效:枳殼性寒,與荊芥、防風等辛溫解表藥物搭配,能使藥力更為通達,提升散寒解表之效。此外,枳殼還有助於緩解荊芥、防風可能帶來的燥熱之弊,使藥性更加平和。

荊防湯中加入葛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解肌退熱:葛根性涼,味甘,具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之效,可輔助荊芥、防風等藥物疏散風寒,緩解外感風寒所致的發熱、惡寒、頭痛、鼻塞等症狀。
  2. 宣通經絡,緩解疼痛:葛根能宣通經絡,舒筋活絡,緩解風寒痹阻經絡所致的肢體疼痛、麻木等症狀,配合荊防湯中其他藥物,協同改善患者的整體症狀。

葛根的加入,可以提高荊防湯的療效,使其更好地治療風寒感冒、風寒濕痹等疾病。

荊防湯中加入細辛,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散寒解表,溫肺止咳: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散寒解表、溫肺止咳的功效。荊防湯主治外感風寒,症見發熱惡寒、頭痛鼻塞、咳嗽痰白等,而細辛可溫散寒邪,宣肺止咳,協同荊芥、防風等藥物增強解表之效。
  2. 引藥入肺,增強藥效: 細辛氣味辛香,能引藥入肺,使藥力直達肺經,進一步增強荊防湯宣肺解表、止咳化痰的作用。

荊防湯中加入蔓荊子,主要原因在於其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的功效。

蔓荊子味辛性平,入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止痛的效果。荊防湯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頭痛、鼻塞、肢體疼痛等症狀。蔓荊子可以幫助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緩解頭痛、鼻塞等症狀,進一步提高療效。此外,蔓荊子還有利尿通淋的功效,可以促進體內濕邪的排出,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荊防湯中加入黃柏,乃因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與方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

  1. 清熱解毒: 黃柏能清泄體內熱邪,配合荊芥、防風等疏散風寒,共同解表散熱,對於外感風寒兼有濕熱者,可有效清除體內蘊熱。
  2. 燥濕止癢: 黃柏善於燥濕止癢,與荊芥、防風等藥物共用,可有效消除濕邪引起的皮疹瘙癢,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皮膚病,具有較好的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荊防湯」,主要成分是:防風、荊芥、生地黃、枳殼、葛根、細辛、蔓荊子、黃柏。

荊防湯主治功效是:外感風寒:因外在風寒之邪侵襲人體而引起的疾病,多見於冬季或春季。症狀包括惡寒、發熱、鼻塞、流涕、頭痛、肌肉痠痛等。

齒痛寒熱:牙齒疼痛,伴有寒熱交替的症狀。寒時,牙齒疼痛劇烈,遇熱減輕;熱時,牙齒疼痛減輕,遇寒加重。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如下:

  •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葛根: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等功效。

  •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

  •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 蔓荊子:具有發汗解表、散風熱、活絡止痛、清肝明目的功效。

  •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總結:荊防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和齒痛寒熱。荊防湯的主要成分包括防風、荊芥、生地黃、枳殼、葛根、細辛、蔓荊子、黃柏。這些成分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清熱解毒等功效。荊防湯在臨牀上經常使用,具有良好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荊芥8分, 蔓荊子8分, 赤芍8分, 川芎8分, 防風8分, 車前子1錢, 蟬蛻6分(去翅足), 菊花1錢, 生地1錢5分(切片), 青葙子8分, 甘草4分。
心火旺,眼大角紅腫者,加黃芩8分(酒炒),木通8分,淡竹葉9片。
加生薑1簿片為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荊防湯性味辛溫,有發汗解表的作用,體質虛弱、脾胃虛寒、孕婦、小孩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眼睛紅痛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咳嗽牙齒痛面部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荊防湯, 出處:《古今醫徹》卷一。 組成:防風1錢,荊芥1錢,前胡1錢,桔梗1錢,廣皮1錢,枳殼1錢,甘草3分。 主治:傷風咳嗽。

荊防湯, 出處:《古今醫徹》卷三。 組成:防風1錢,荊芥1錢,生地1錢,枳殼1錢,葛根1錢,細辛3分,蔓荊子7分(焙,研),黃柏5分(酒炒黑)。 主治:外感風寒,齒痛寒熱。

荊防湯, 出處:《眼科應驗良方》。 組成:荊芥8分,蔓荊子8分,赤芍8分,川芎8分,防風8分,車前子1錢,蟬蛻6分(去翅足),菊花1錢,生地1錢5分(切片),青葙子8分,甘草4分。 主治:眼白珠有紅,微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