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胃自焚湯

JIU WEI ZI FE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8%
胃經 26%
脾經 14%
心經 12%
腎經 8%
心包經 4%
肝經 3%
小腸經 1%
肺經
胃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心包經
肝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救胃自焚湯中使用石膏,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胃自焚症狀多由胃熱灼傷所致,伴隨口渴、胃痛、灼痛、甚至吐血等症狀。石膏性寒,入肺、胃經,能清熱瀉火,涼血止血。應用於本方中,可清泄胃中熱邪,涼血止痛,緩解胃痛灼痛等症狀,達到清熱止血、緩解胃灼傷的目的。同時,石膏亦可輔助其他藥材,增強藥效,促進病患康復。

「救胃自焚湯」中使用玄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解毒消腫: 玄參味苦甘,性寒,入心、肺、腎經。其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功效,可有效緩解胃熱、胃火上炎所致的口乾舌燥、胃痛灼熱等症狀。
  2. 滋陰潤燥,養胃生津: 玄參亦能滋陰潤燥,養胃生津,對於因胃陰不足、津液虧損所致的胃痛、口渴、便祕等症狀,亦有緩解作用。

因此,在「救胃自焚湯」中加入玄參,可有效治療胃熱、胃陰不足所導致的胃痛、灼熱、口乾舌燥等症狀,達到清熱解毒、滋陰潤燥的功效。

「救胃自焚湯」中使用白芥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溫胃散寒: 白芥子性溫,入肺、胃經,能溫散寒邪,有助於緩解胃寒引起的胃痛、胃脹、消化不良等症狀。對於因胃寒所致的胃部灼熱感,白芥子也能起到溫和緩解的作用。
  2. 行氣消積: 白芥子亦具有一定的行氣消積功效,能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消除積滯,改善消化功能。對於因飲食不節或脾胃虛弱導致的食積不化,白芥子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總而言之,白芥子在「救胃自焚湯」中,既能溫胃散寒,又能行氣消積,有助於改善胃寒、消化不良等症狀。但實際應用時,需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體質,在醫師的指導下合理使用。

「救胃自焚湯」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降逆止嘔: 半夏味辛、性溫,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胃氣上逆、噁心嘔吐的症狀,半夏可以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在「救胃自焚湯」中,半夏可以幫助穩定胃氣,減少嘔吐的發生。

2. 化痰止咳: 半夏還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對於痰多咳嗽的症狀,半夏可以幫助化解痰液,緩解咳嗽。在「救胃自焚湯」中,半夏可以幫助排除肺部積痰,改善呼吸道症狀。

「救胃自焚湯」方劑中加入知母,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瀉火,滋陰降火:知母味苦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降火的功效。對於胃熱灼傷、胃痛泛酸、口乾舌燥等症狀,知母能有效清熱降火,保護胃黏膜,緩解胃部不適。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知母與方劑中其他藥物相互配合,能夠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療效。例如,與黃連、黃柏等寒涼藥物合用,可以加強清熱瀉火之功;與生地、麥冬等滋陰藥物合用,可以更有效地滋陰降火,保護胃陰。

「救胃自焚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胃痛,保護胃黏膜:甘草性味甘平,具有緩解疼痛、保護胃黏膜的作用。對於因胃火灼傷或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甘草可起到緩解疼痛、修復胃黏膜的功效。
  2. 調和藥性,增強藥效:甘草被稱為「藥王」,具有調和藥性、解毒護胃的作用。在「救胃自焚湯」中,甘草可以調和其他藥物的性質,使其發揮更佳的療效,同時也能減輕藥物的毒副作用,保護胃黏膜。

「救胃自焚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滋陰潤燥: 麥門冬性寒,入心、肺經,具有滋陰生津、潤肺止咳的功效。胃火上炎導致胃痛、口乾舌燥,麥門冬可滋陰降火,緩解胃部灼熱感。
  2. 養胃護陰: 胃火傷陰,導致胃液分泌減少,消化功能下降。麥門冬滋養胃陰,促進胃液分泌,改善消化功能,保護胃黏膜,減少胃痛。

總之,麥門冬在「救胃自焚湯」中起到滋陰降火、養胃護陰的作用,有助於緩解胃火上炎的症狀,恢復胃部健康。

「救胃自焚湯」中加入淡竹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利濕:淡竹葉性寒,味甘,入心、胃經,具有清熱利濕、除煩止渴的功效。胃熱上炎,容易出現口渴、煩躁、胃脘灼痛等症狀,淡竹葉能清熱降火,利濕解毒,緩解胃熱所致的症狀。

二、止嘔降逆:淡竹葉還具有止嘔降逆的功效,對於胃熱上逆所致的嘔吐、泛酸等症狀,能起到一定緩解作用。

因此,淡竹葉在「救胃自焚湯」中,起到清熱利濕、止嘔降逆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共同作用於胃熱上炎的病症,達到治療目的。

「救胃自焚湯」方劑中加入人參,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益氣健脾:胃自焚多因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所致。人參性溫,味甘,入脾經,具有補氣益血、健脾和胃的功效,能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氣血生化,從根本上改善胃自焚的症狀。
  2. 扶正固本:胃自焚屬於脾胃虛弱之證,人參能夠扶正固本,增強機體抵抗力,防止病情反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救胃自焚湯」

救胃自焚湯是中藥方劑的一種,主要成分包括石膏、玄參、白芥子、半夏、知母、甘草、麥門冬、淡竹葉、人參,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止咳平喘、化痰止嘔的功效。

石膏

  • 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
  • 能清泄肺胃之熱,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不利、水腫、暑熱中暑、口瘡咽痛等症。

玄參

  • 性寒,味苦、甘,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之效。
  • 玄參中的三萜皁苷、甜菜鹼和多醣等有效成分能清熱解毒,滋陰潤燥,並增強血管張力、降低血管滲透性,有助於緩解炎症反應。

白芥子

  • 性溫,味辛,具有溫補陽氣、溫化寒痰、補益脾胃、行氣通絡、利水消腫等功效。
  • 適用於痰飲咳喘、胸脅脹滿疼痛、反胃嘔吐、中風不語、肢體痺痛麻木、腳氣、陰疽、腫毒、跌打腫痛、陽虛體質、陽虛下陷、脾胃虛弱、寒濕痹痛、老年咳嗽、氣逆痰痞、風濕涎痰等症狀。

半夏

  • 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 能溫暖肺氣,使痰液化解,鎮咳祛痰,消除嘔吐,幫助降低血壓,減少水腫,散結消腫,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

知母

  • 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 用於治療熱病煩渴、骨蒸勞熱、肺熱咳嗽、大便燥結、小便不利、陰虛發熱、骨蒸勞熱、肺虛燥咳、消渴、腸燥便祕、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乾舌燥、肺熱咳嗽、陰虛燥咳、痰黃粘稠、乾咳少痰、胎熱、胎毒、流產等症。

甘草

  • 性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麥門冬

  • 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 用於治療陰虛津虧的各種症狀,如乾咳少痰、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心肺氣陰兩虛所致的咳嗽、氣喘、心悸、失眠;以及熱病津傷、煩躁、身熱、神昏等症狀。

淡竹葉

  • 性寒、味甘,歸心、小腸、腎三經。具有清熱瀉火、清心降火、利尿消腫、生津止渴、利水滲濕等功效。
  • 常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赤澀淋痛、口舌生瘡、心火旺盛、口瘡、尿赤、煩躁不寐、水腫尿少、黃疸尿赤等症狀。

人參

  • 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 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救胃自焚湯的主要功效包括:

  • 清熱瀉火:石膏、玄參、知母等成分具有清熱瀉火的作用,可以幫助降低體溫,緩解發熱、口乾舌燥、煩躁不安等症狀。
  • 滋陰潤燥:麥門冬、甘草等成分具有滋陰潤燥的作用,可以幫助滋補陰液,緩解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症狀。
  • 止咳平喘:石膏、麥門冬、白芥子等成分具有止咳平喘的作用,可以幫助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 化痰止嘔:半夏、白芥子等成分具有化痰止嘔的作用,可以幫助化解痰液,緩解嘔吐等症狀。

救胃自焚湯主要用於治療熱病發狂、登高而歌、棄衣而走、見水而入、駡詈葉噓、殺人之語不絕、舌如芒刺、飲水不休、痰色光亮、面目火腫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石膏半斤,元參1斤,白芥子3兩,半夏3兩,知母1兩,甘草1兩,麥冬5兩,竹葉數片,人參1兩。
先用糯米半斤煎湯,去其米粒,用湯半鍋將前藥煎之,取數碗。彼索水時與之飲,隨索隨與,飲盡必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熱病發狂的症狀。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

相關疾病


癲狂狂躁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救胃自焚湯, 出處:《石室秘錄》卷一。 組成:石膏半斤,元參1斤,白芥子3兩,半夏3兩,知母1兩,甘草1兩,麥冬5兩,竹葉數片,人參1兩。 主治:熱病發狂,登高而歌,棄衣而走,見水而入,駡詈葉噓,殺人之語不絕,舌如芒刺,飲水不休,痰色光亮,面目火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