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頂油

TU DING YOU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7%
胃經 17%
肝經 14%
脾經 14%
大腸經 9%
腎經 6%
三焦經 6%
小腸經 4%
心經 3%
膀胱經 3%
膽經 3%
肺經
胃經
肝經
脾經
大腸經
腎經
三焦經
小腸經
心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塗頂油

中藥方劑組成:

  • 麻油:瀉下、清熱解毒、通便、解毒、化腐生肌、潤肺、清熱瀉火。
  • 沉香: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
  • 檀香: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活絡止痛、健脾胃。
  • 木香: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
  • 蘇合香:開竅、除穢氣障氣、利水消腫。
  • 蔓荊子:發汗解表、散風熱、活絡止痛、清肝明目。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芒硝: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
  • 甘松:宣肺泄熱、止咳平喘、解毒利咽、散風解表。
  • 零陵香:醒神開竅、止痛、消炎、散瘀、祛風止痙。
  • 丁香: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
  • 犀角:清熱解毒之力甚強,能清心肝之熱,涼血止血,又能解瘡瘍疔毒。
  • 冰片:開竅、化腐生肌。
  • 空青:清熱瀉火、涼血止血、解毒。
  • 石膏: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
  • 蓮子草:清熱利尿、止咳平喘、益氣補虛。

主治功效:

目疾。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沉香: 性溫、味苦,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等功效。
  2. 丁香: 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
  3. 防風: 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4. 木香: 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5. 蔓荊子: 具有發汗解表、散風熱、活絡止痛、清肝明目的功效。
  6. 芒硝: 性寒味苦鹹,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7. 石膏: 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
  8. 蘇合香: 是傳統中藥材,具有開竅、除穢氣障氣、利水消腫等功效。
  9. 檀香: 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活絡止痛、健脾胃等功效。
  10. 犀角: 性寒涼,清熱解毒之力甚強,能清心肝之熱,涼血止血,又能解瘡瘍疔毒。
  11. 冰片: 具有開竅和化腐生肌的作用。
  12. 麻油: 具有瀉下、清熱解毒、通便、解毒、化腐生肌、潤肺、清熱瀉火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塗頂油」的主要成分包括麻油、沉香、檀香、木香、蘇合香、蔓荊子、防風、芒硝、甘松、零陵香、丁香、犀角、冰片、空青、石膏和蓮子草。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麻油2合,消石1兩(細研),川樸消1兩(細研),蓮子草汁半合,白蜜半合。
上藥同研令勻,以瓷盒中盛之。
每用1匙,塗於頂上。

方劑組成解釋


麻油、沉香、檀香、木香、蘇合香、蔓荊子、防風、芒硝、甘松、零陵香、丁香、犀角、冰片、空青、石膏、蓮子草等中藥均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眼疾。其中,麻油能潤滑眼部,緩解眼部不適;沉香、檀香、木香、蘇合香、蔓荊子、防風、芒硝、甘松、零陵香、丁香、犀角、冰片、空青、石膏、蓮子草等中藥均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可有效緩解眼部炎症、腫痛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使用時應注意用量,避免過量使用。

相關疾病


面部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塗頂油, 出處:《聖惠》卷三十二。 組成:麻油2合,消石1兩(細研),川朴消1兩(細研),蓮子草汁半合,白蜜半合。 主治:腦熱風,目暗。

塗頂油, 出處:《聖惠》卷三十二。 組成:生麻油2升,沉香半兩,白檀香半兩,木香半兩,蘇合香1兩,蔓荊子半兩,防風半兩(去蘆頭),餘甘子半兩,川朴消1兩半,甘松子1分,零陵香1分,丁香1分,白茅香1分,犀角屑1分,龍腦1分,空青3分(研細),石膏3兩(搗研),生鐵3兩,蓮子草汁2升,功效:養發,補心,除頂熱,明目。 主治:養發,補心,除頂熱,明目。主治:眼疾。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