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絡丸

TONG LUO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腎經 15%
脾經 13%
心經 11%
肺經 11%
大腸經 5%
膽經 4%
膀胱經 3%
胃經 3%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小腸經 1%
肝經
腎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大腸經
膽經
膀胱經
胃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通絡丸中包含生地黃,主要是為了清熱涼血、滋陰潤燥。

生地黃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通絡丸多用於治療血瘀阻絡、經絡不通所致的疼痛、麻木等症。而生地黃可清熱涼血,緩解因血瘀導致的熱象;滋陰潤燥則可滋養陰血,改善血瘀引起的組織缺血、水液不足等情況,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通暢經絡。因此,生地黃在通絡丸中起著重要作用,能有效緩解病症,達到通絡活血的效果。

通絡丸中加入覆盆子,主要原因有二:

  1. 活血通絡: 覆盆子性溫,味甘酸,入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絡的功效。對於因氣血運行不暢而導致的經絡不通、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覆盆子能起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的作用。
  2. 補益肝腎: 覆盆子同時具有補腎益精、固精縮尿的作用,對於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等症狀也有改善效果。肝腎虧虛往往會導致經絡不通,而覆盆子可以雙管齊下,既補益肝腎,又通絡活血。

通絡丸中加入肉蓯蓉,主要基於其通絡活血、滋補腎陽的功效。

肉蓯蓉性溫,味甘鹹,入腎、膀胱經,具有補腎壯陽、潤腸通便、活血化瘀的功效。其獨特的藥理作用,能有效改善因腎虛精虧、氣血不足而導致的經絡阻滯、肢體麻木等症狀,同時也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達到通絡活血之效。因此,肉蓯蓉在通絡丸中,起到補腎壯陽、通絡活血的作用,有助於整體方劑的療效。

通絡丸中加入巴戟天,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腎壯陽,通絡活血:巴戟天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通絡活血之功效。對於腎虛導致的腰膝痠軟、肢體麻木、筋骨疼痛等症狀,巴戟天可以起到滋補腎氣,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肢體麻木和疼痛的作用,進一步促進經絡通暢。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通絡丸通常還包含其他藥材,如當歸、川芎、赤芍等,共同發揮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作用。巴戟天與這些藥材相配伍,可以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通絡止痛效果。

通絡丸中包含川芎,乃因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有助於通絡止痛:

  1. 活血化瘀: 川芎氣味辛溫,入肝經,能活血行氣,祛風止痛,對於因血瘀阻滯經絡引起的疼痛,有顯著的治療效果。
  2. 通絡止痛: 川芎具有通經活絡、疏風散寒的功效,可改善經絡阻滯、氣血不通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

因此,通絡丸中加入川芎,可有效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達到通絡止痛的效果。

通絡丸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緩和藥性:通絡丸通常以活血化瘀、疏通經絡爲主要功效,其中一些藥材性偏燥烈,容易損傷脾胃。白芍性微寒,味酸甘,具有養血柔肝、緩和藥性的功效,可以起到中和藥性、保護脾胃的作用。

二、調和氣血:白芍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調和氣血的功效。通絡丸中一些藥材偏於活血化瘀,容易耗傷氣血。白芍的加入,可以起到補血養血、調和氣血的作用,使藥效更加溫和,不易傷及正氣。

通絡丸中加入當歸,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當歸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功效,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疏通經絡,對於因氣血不通導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2. 補血養血,滋陰潤燥:當歸亦有補血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可改善氣血不足、虛弱等症狀,有助於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疾病康復。

因此,當歸在通絡丸中發揮著活血化瘀、通經活絡、補血養血等多重功效,對於改善氣血循環、疏通經絡、促進疾病康復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絡丸中包含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解鬱,通絡止痛:枳殼味苦酸,性寒,歸脾、胃、肺經。具有行氣解鬱、消積化痰、通絡止痛之功效。可疏肝理氣,解除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達到通絡止痛的效果。
  2. 配合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通絡丸通常會配合其他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作用的藥物,如川芎、丹參、桃仁等。枳殼的加入可以增強這些藥物的功效,促進氣血運行,使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

通絡丸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行氣止痛: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燥濕健脾的功效。其芳香之氣可疏通經絡,緩解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特別適用於胸腹脹痛、胃脘疼痛、脅肋疼痛等症狀。
  2. 理氣健脾:木香可健脾和胃,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食物消化吸收,進而改善氣血運行,達到通絡的目的。

因此,通絡丸中加入木香,有助於行氣止痛、理氣健脾,達到通絡活血、消腫止痛的功效。

通絡丸中加入川楝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川楝子性苦寒,入肝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肝氣鬱滯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疼痛等症狀。
  2. 殺蟲止癢: 川楝子還具有殺蟲止癢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因蟲積所致的腹痛、腹脹、皮膚瘙癢等症狀。

因此,通絡丸中加入川楝子,既能疏肝理氣、行氣止痛,又能殺蟲止癢,有助於改善因肝氣鬱滯、蟲積等因素導致的各種不適症狀。

通絡丸中加入地膚子,主要基於其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用於治療風濕痺痛、濕熱痺痛等症狀。

地膚子性寒,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祛風濕、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等功效。其利水消腫作用可改善關節積液、腫脹,而清熱解毒功效則可緩解濕熱痺痛引發的疼痛和紅腫。因此,地膚子在通絡丸中與其他藥材配合,可有效緩解風濕痺痛、濕熱痺痛等症狀,達到通絡止痛的效果。

通絡丸中包含楮實,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通絡利濕: 楮實性寒,入肝、腎經,具有利水通絡之效,可有效改善水濕停滯導致的痺痛、麻木等症狀。通絡丸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痺、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病症,楮實的通絡利濕作用能與其他藥材協同,達到疏通經絡、解除痺痛的效果。
  2. 補腎壯骨: 楮實亦具補腎壯骨之功,可改善腎虛引起的腰膝痠軟、骨骼脆弱等症狀。通絡丸中常加入其他補腎藥材,如杜仲、牛膝等,與楮實相輔相成,達到補腎壯骨、強筋健骨的目的。

因此,楮實的通絡利濕和補腎壯骨功效,使其成為通絡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有助於提升藥方整體療效。

通絡丸中加入山茱萸,主要是基於其補肝腎、強筋骨、固澀止汗的功效。山茱萸味酸澀,性溫,歸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的功效,可以改善因肝腎不足導致的筋骨酸軟、腰膝痠痛等症狀。同時,山茱萸還具有固澀止汗的作用,可以治療盜汗、自汗等症狀。

此外,山茱萸也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從而達到通絡止痛的效果。因此,山茱萸在通絡丸中起到補肝腎、強筋骨、固澀止汗、通絡止痛的綜合作用。

通絡丸中加入遠志,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通絡止痛:遠志性味苦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其能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對於因經絡阻滯、氣血瘀阻導致的疼痛,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安神定志:遠志同時具有安神定志的功效,能寧心安神、解鬱散結。對於因心神不寧、心煩失眠等症狀導致的疼痛,遠志可以起到鎮靜安神、緩解疼痛的作用。

因此,通絡丸中加入遠志,既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又能安神定志,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通絡止痛的功效。

通絡丸中加入茯神,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安神定志,助通絡效用: 茯神性味甘平,入心、脾經,具有安神定志、益氣健脾的功效。通絡丸常用於治療因氣血不通導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而心神不安、氣血運行不暢,往往是加重病情的重要因素。茯神能安神定志,使心神安定,氣血運行通暢,從而有助於通絡藥效的發揮。
  2. 健脾益氣,利於藥物吸收: 茯神亦能益氣健脾,改善脾胃功能,促進藥物吸收。通絡藥物需深入經絡,才能發揮療效,而脾胃健運則能為藥物提供充足的氣血,有利於藥物更好地被吸收和利用,從而增強通絡效果。

通絡丸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其斂肺止咳,益氣生津,固精縮尿的功效,與方劑的整體作用相輔相成。

通絡丸通常用於治療風寒濕痺、筋骨疼痛、肢體麻木、關節腫痛等症狀,其中風寒濕邪往往侵襲人體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五味子入肺經,可斂肺止咳,同時益氣生津,有助於疏通經絡,改善氣血運行。此外,五味子還能固精縮尿,對於因腎氣虛弱導致的腰膝酸軟、肢體麻木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五味子在通絡丸中,不僅能增強其祛風散寒、活血通絡的功效,還能起到補益氣血、固本培元的作用,使療效更加全面。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通絡丸 」

生地黃

生地黃性涼,味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補血、養陰生津、清熱瀉火等功效。生地黃可用於治療熱病、血熱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陰虛發熱、消渴等症。

覆盆子

覆盆子性溫,味甘,歸脾、腎經,具有收斂、澀精、補益肝腎、滋陰養血等功效。覆盆子可用於治療遺尿、小便頻數、陽痿早洩、腹瀉、肺熱咳嗽等症。

肉蓯蓉

肉蓯蓉性溫,味甘,歸腎、肝經,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燥之效。肉蓯蓉可用於治療腎陽虛衰,精血不足所引起的陽痿、遺精、白濁、尿頻尿急、腰痛腳弱、耳鳴目花,以及月經衍期、宮寒不孕、腸燥便祕等症狀。

巴戟天

巴戟天性溫,味甘、微苦,歸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祛風除濕、補氣、散風寒、止咳化痰、降氣、強筋骨等功效。臨牀上常被用於治療腎虛陽痿、遺精早洩、腰膝酸軟、風寒濕痺、關節痠痛、痰多氣喘、胸悶氣短、降氣止痛等症狀。

川芎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

白芍

中藥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當歸

中藥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

枳殼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它能理氣寬中,行滯消脹,主治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其性寒,故不適用於脾胃虛寒、腹瀉洩瀉者。枳殼也能止咳化痰,主治咳嗽痰多、喘息氣促;消食化積,主治食積不消、腹脹腹痛;降氣,主治胃氣上逆、嘔吐呃逆。

木香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木香主要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證狀。

川楝子

川楝子性辛溫,歸肝、膽、小腸經,具有舒肝行氣止痛、驅蟲的功效。可治療胸脅、腹脹痛,疝痛,蟲積腹痛等。川楝子含有川楝素、香豆精、乙酸香豆精等成分,具有舒緩肌肉痙攣、改善膽汁分泌和促進腸胃蠕動之效。

地膚子

地膚子性涼味甘,歸肺、腎經,具有清熱利尿、滲濕除濕、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止癢、活絡止痛和利水消腫等功效。可治療水腫、濕熱病症、皮膚瘙癢、風濕性關節炎、肌肉痠疼、跌打損傷、腸風下血、崩漏帶下等症狀。地膚子中的有效成分包括多酚類、黃酮類、植物鹼類等,具有抗氧化、抗炎、利尿、止痛等作用。

楮實

中藥楮實具有多種傳統功效,包括利水滲濕、健脾胃、清熱利尿、補氣、強筋骨、滋腎、清肝明目、健脾利水等。楮實性寒味甘,入脾、胃、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暑,利水滲濕之功。常被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水濕停滯之症。楮實性甘平,入脾、腎二經,具有益氣健脾、溫腎固精、止瀉的功效。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瀉、遺精等症。楮實寒涼,味甘,無毒,入膀胱經。功專清利下焦,凡小便淋澀疼痛癃閉,或熱淋澀痛,皆宜用之。

山茱萸

山茱萸具有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等傳統功效。山茱萸能治療腎虛精虧引起的遺精、早洩、腰膝痠軟、月經過多、崩漏等症狀,以及眩暈耳鳴、腰膝痠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等症狀,以及內熱消渴。此外,山茱萸富含維生素B系列和鐵元素,有助於生成血紅蛋白和補充血液,改善血虛症狀。山茱萸能促進肝細胞再生、增加肝組織血流量,改善肝功能,對肝損傷和肝纖維化具有療效。山茱萸也能益精,即增強腎精,改善腎臟功能,增強性功能,達到輕度壯陽補腎的作用,對精虛型性功能障礙有輔助治療作用。

遠志

遠志具有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等功效。遠志性溫,味辛,歸心腎經,含有遠志酮、酚類化合物和黃酮類化合物等成分。遠志中的遠志酮可刺激尿液分泌,利尿消腫。遠志中的酚類化合物和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緩解炎症反應,促進水腫消退。遠志中的揮發油和辛味成分可祛痰止咳,可與杏仁、貝母、桔梗同用,治療痰多粘稠、咳吐不爽者。遠志中的苦味成分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與金銀花、連翹、蒲公英同用,治療癰疽瘡毒,乳房腫痛等症。

茯苓

茯苓性甘、平,歸心、脾經,具有安神定驚、健脾益胃、利水滲濕等功效。茯苓常被用於治療失眠,驚悸,心神不寧等症狀;也可改善脾胃虛弱,食少便溏,腹脹等症狀;此外,茯苓還能利尿消腫,改善水腫脹滿,小便不利等症狀。

五味子

五味子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其中,固澀收斂可斂肺止咳、澀腸固精、益氣生津、補腎寧心;補氣可助脾益氣,增強抵抗力,緩解疲勞;補腎可改善腎虛諸症,如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遺精早洩、陽痿不舉等;止咳化痰可稀釋呼吸道分泌物,促進痰液排出;降氣可治嘔吐、暈眩、口苦等症;生津止渴可刺激唾液和其他消化液的分泌,從而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強筋骨可增強骨骼力量,強健筋骨;解酒

傳統服藥法


生乾地黃1兩,覆盆子2兩,蓯蓉2兩(酒浸,焙乾),巴戟1兩(酒浸,焙乾), 川芎2兩,白芍藥1兩,當歸(去須)1兩,枳殼(麩焙,去瓢)2兩,木香2兩,川楝子半兩,地膚子2兩,楮實子1兩,山茱萸3兩,遠志(去心)1兩,茯神(去皮)1兩,五味子1兩。
益血明目,通經絡,壯筋骨。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丸,空心溫酒或米飲送下。晚食前亦得。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通經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通絡丸是一味補益肝腎、活血通絡的中藥方劑。它具有補益肝腎、活血通絡的功效,主治腰膝酸軟、腿腳無力、頭暈目眩、耳鳴耳聾、健忘失眠等症。但是,它也有一些注意事項。

  1. 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不宜服用。
  2. 對本方劑過敏者禁用。
  3. 服用本方劑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4. 服用本方劑期間,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5. 服用本方劑期間,應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以便及時發現不良反應。

相同名稱方劑


通絡丸, 出處:《禦藥院方》卷六。 組成: 通絡丸(《禦藥院方》卷六。)出處:《禦藥院方》卷六。組成:生乾地黃1兩,覆盆子2兩,蓯蓉2兩(酒浸,焙乾),巴戟1兩(酒浸,焙乾),川芎2兩,白芍藥1兩,當歸(去須)1兩,枳殼(麸焙,去瓤)2兩,木香2兩,川楝子半兩,地膚子2兩,楮實子1兩,山茱萸3兩,遠志(去心)1兩,茯神(去皮)1兩,五味子1兩。主治:益血明目,通經絡,壯筋骨。 。 主治:益血明目,通經絡,壯筋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