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烏梅黃連散中加入烏梅,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斂酸止瀉: 烏梅味酸甘,性平,入肝、脾經,具有斂酸止瀉、生津止渴的功效。方中以其收斂腸胃,止瀉止痢,並可緩解因脾胃虛寒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症狀。
- 佐黃連清熱解毒: 烏梅與黃連相配,可增強黃連清熱解毒的效果,使藥力更為平和,避免單用黃連寒涼過度,損傷脾胃。
烏梅黃連散中包含黃連,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瀉火,燥濕止瀉: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瀉的功效,可治療熱證所致的腹瀉、痢疾、嘔吐、口渴等症狀。烏梅具有收斂止瀉、生津止渴的功效,與黃連相配合,能更好地發揮清熱止瀉的作用。
- 制酸止痛: 黃連能抑制胃酸分泌,減輕胃部炎症,並能緩解胃痛、腹痛等症狀。烏梅味酸,能收斂胃氣,減少胃酸分泌,與黃連共同作用,能有效制酸止痛。
對於[烏梅黃連散]中的艾葉成分,艾葉性味苦溫,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適用於治療月經不調、腹痛等症狀。該方加入艾葉旨在增強溫經止血的作用。
烏梅黃連散中加入赤石脂,主要原因如下:
- 收斂止瀉:赤石脂性澀,能收斂腸道,固澀止瀉,與烏梅、黃連等藥材共同作用,增強其止瀉效果。
- 清熱燥濕:赤石脂兼具清熱燥濕之效,可配合烏梅、黃連清熱瀉火,治療濕熱下注引起的腹瀉。
因此,赤石脂的加入,不僅能加強烏梅黃連散的止瀉功效,更能協同清熱燥濕,達到治療腹瀉的最佳效果。
對於[烏梅黃連散]中的當歸成分,當歸性味甘溫,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適用於治療血虛引起的各種症狀。該方加入當歸旨在增強補血活血的作用。
烏梅黃連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緩和苦寒之性: 烏梅、黃連皆屬苦寒藥性,服用過量容易造成脾胃虛寒、腹瀉等副作用。甘草性甘溫,能緩解藥性過於寒涼對脾胃的刺激,使藥物更易於服用,減少副作用。
- 調和藥性: 甘草有「藥中和事佬」之稱,能調和諸藥,使其藥性更協調。在烏梅黃連散中,甘草能減輕黃連的苦寒之性,並增強烏梅的收斂作用,使藥效更穩定。
在中藥方劑「烏梅黃連散」中加入附子,主要是因為附子具有強大的溫經散寒、回陽救逆之功。烏梅黃連散主要用於治療熱病傷津、口乾舌燥等症狀,加入附子可以平衡方中的寒涼性質,防止過度寒涼對體質造成傷害。附子的溫熱性質可以溫煦脾胃,幫助改善因寒邪入侵所致的脾胃虛寒、肢體冷痛等症狀。此外,附子還能夠提升整體藥效,使烏梅黃連散在清熱解毒的基礎上增加溫陽散寒的作用,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總體來說,附子在烏梅黃連散中的應用,既增強了藥方的溫陽作用,也使藥方更加適應不同體質的人群,尤其適合那些同時存在熱象和寒象的複雜病情。
在中藥方劑「烏梅黃連散」中加入阿膠,主要是因為阿膠具有滋陰補血、潤燥止血的功效。烏梅黃連散主要用于治療熱病傷津、口乾舌燥等症狀,加入阿膠可以增強其滋養陰液的作用,對症狀有輔助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烏梅黃連散 」,由烏梅,黃連,艾葉,赤石脂,當歸,甘草,附子,阿膠等組成,具有治療霍亂水痢、腹中雷鳴等症狀的功效。
烏梅:味酸、澀,性平,入肝、脾、肺經,具有固澀收斂、斂肺止咳、生津止渴、殺蟲、止血止瀉等功效。
黃連:味苦,性寒,入心、小腸、胃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退黃降火、瀉心火、安神除煩、清胃火、止嘔止瀉、殺蟲止痢等功效。
艾葉:味苦、辛,性溫,入肝、脾、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除濕通經、化瘀止血、安胎、消炎止痛、防治多種疾病等功效。
赤石脂:味甘、澀,性平,入肺、大腸經,具有補腎澀精、固腸止瀉、止血止痢、補氣攝血、益精補虛、止汗、止血等功效。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止咳平喘、益氣補血、補氣活血、補血養肝等功效。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安神等功效。
附子:味辛、甘,性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溫補腎陽、溫經散寒等功效。
阿膠:味甘、性平,入肺、肝、腎經,具有補血補氣、滋陰潤燥、止血、止咳化痰、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安胎、潤燥等功效。
烏梅黃連散方劑中的各味中藥,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氣活血、補血補氣、固澀收斂、生津止渴等功效,共同作用,可以有效治療霍亂水痢、腹中雷鳴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烏梅肉3兩,黃連3兩,熟艾葉3兩,赤石脂2兩,當歸3兩,甘草3兩(炙),附子2兩(炮),阿膠3兩(炒)。上為散。
每服2方寸匕,疑熱則飲下,疑冷則酒下。
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弱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腸道功能紊亂。
- 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烏梅黃連散, 出處:《外台》卷六引《必效方》。 組成:烏梅肉3兩,黃連3兩,熟艾葉3兩,赤石脂2兩,當歸3兩,甘草3兩(炙),附子2兩(炮),阿膠3兩(炒)。 主治:霍亂水痢,腹中雷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