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樗散

WU CH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十四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7%
肝經 17%
大腸經 17%
心經 12%
胃經 12%
肺經 11%
腎經 11%
膽經 0%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心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烏樗散」,主要成分包括烏梅、赤石脂、當歸、地榆、黃連、乾薑和甘草。

烏梅具有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等功效。

赤石脂具有固澀收斂、化腐生肌、止瀉、止血、排膿、除煩、生肌斂瘡等功效。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地榆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清熱涼血、斂瘡、排膿等功效。

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感冒、腹痛、腰痛、脾胃寒證、消化不良、腹瀉、吐血、便血、崩漏、經血不調、痛經、月經過多、咳嗽氣喘痰多清稀等病症。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中藥方劑「烏樗散」具有治療赤白痢久不止、腹中疼痛、及脫肛下血等功效。

赤白痢久不止是指痢疾久治不癒,大便帶血或膿,顏色或紅或白。腹中疼痛是指腹部疼痛,伴有結塊或絞痛。及脫肛下血是指肛門脫出,並伴有出血。

中藥方劑「烏樗散」通過各個藥材的相輔相成,起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補氣止痛的作用,有效緩解赤白痢久不止、腹中疼痛、及脫肛下血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烏梅肉半兩,樗根皮半兩,赤石脂半兩,當歸半兩,地榆半兩,黃連3分,乾薑3分,甘草1分。
上為細末。
每服2錢,食前溫米飲調下。

方劑組成解釋


烏梅、赤石脂、當歸、地榆、黃連、乾薑、甘草這七味中藥組成了烏樗散。烏梅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赤石脂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當歸具有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地榆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乾薑具有溫中散寒、止痛的功效;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功效。烏樗散這七味中藥配伍在一起,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赤白痢久不止,腹中(疒丂)痛結疼,及脫肛下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烏樗散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的功效,但是孕婦、哺乳期婦女、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痢疾脫肛胃腸出血大便膿血

相同名稱方劑


烏樗散, 出處:《雞峰》卷十四。 組成:烏梅肉半兩,樗根皮半兩,赤石脂半兩,當歸半兩,地榆半兩,黃連3分,乾薑3分,甘草1分。 主治:赤白痢久不止,腹中(疒丂)痛結疼,及脫肛下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