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白丁香(直者,微炒)70粒,丁香25粒(2味為末),密陀僧(研)半兩,硫黃(研)半兩,黃鷹屎白(研)半兩。
上為末。
每服3歲以下1字匕,3歲以上半-1錢匕,並用奶汁調下,臨臥服。至來日,取下青黑稠粘物即愈;未盡,不過再服。
方劑組成解釋
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濕熱內蘊、腸胃積熱、口舌生瘡等症。人參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氣生津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氣虛乏力、食少倦怠、心悸氣短等症。枳殼具有理氣寬中、行氣消脹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胸腹脹滿、胃脘疼痛、食積不化等症。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脘腹脹痛等症。半夏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痰濕壅盛、胸悶嘔吐、呃逆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金花散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金花散, 出處:《傳家秘寶》卷中。 組成:草烏頭(研破用,裏面白膩,老黑者不可用)、防風(用實而粗大者)、雄黃(别研如粉)各等分。 主治:破傷風,洗頭風。
金花散, 出處:《博濟》卷四。 組成:藿香1分,零陵香1分,蓮子心2分,延胡索1分,芍藥1分,香白芷1分,川芎1分,當歸1分,官桂(去皮)1分,晚蠶蛾2分。 主治:室女骨蒸熱勞。
金花散, 出處:《博濟》卷四。 組成:桂心(去皮)、威靈仙、白芷、當歸、牡丹皮各等分。 主治:逐惡物,止腹痛。主治:婦人血水不利,體熱煩悶,少腹腰腳沉重疼痛;及産後惡露不快,大便秘澀。
金花散, 出處:《博濟》卷二。 組成:綠豆粉4兩,雄黃3分,甘草末7錢,朴消5錢,甜消5錢,白豆蔻半兩,生腦子半錢,麝香半錢。 主治:心肺積熱,咽喉不利,口舌生瘡,心胸煩悶,痰涎並多;及小兒驚風。
金花散, 出處:《博濟》卷二。 組成:黃連半兩(炒令稍焦赤色,如年少,即加1分許),人參半兩,枳殼半兩(麸炒微黃),甘草半兩(炙微赤),半夏半兩(以薑汁浸1宿,濾出焙乾)。 主治:心腹壅熱,熏蒸上焦,致口氣生瘡,連年不癒。
金花散, 出處:《傳家秘寶》卷中。 組成:半夏(湯浸7遍)半兩,川烏頭(炮,去皮臍)半兩,鬱金半兩,胡椒半兩,川楝(焙乾,麸炒)半兩,木香半兩,馬藺花(酒浸,取肉)半兩,當歸半兩(生),荊三棱半兩,蓬莪荗(2味捶碎,用巴豆半兩同炒褐色爲度,去巴豆,隻取2味藥)半兩,大腹子(用紙制)半兩,白蕪荑半兩,白朮(炒)半兩,黃連(炒)半兩。 主治:勞氣腹脹,心脾泄瀉,生瘡面黃,肢瘦,腹內虛鳴,臍脅疝痛,不思飲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