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菔木香散

LAI FU MU XIA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3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胃經 18%
大腸經 18%
肺經 16%
腎經 10%
肝經 6%
膽經 3%
三焦經 3%
脾經
胃經
大腸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萊菔木香散中包含萊菔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消食化積: 萊菔子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消食導滯,化積除脹,對於食積停滯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行氣止痛: 萊菔子具有行氣消脹的功效,能緩解氣滯所致的胸腹疼痛,與方劑中其他藥物合用,可起到行氣止痛的作用。

因此,萊菔子在萊菔木香散中扮演著消食化積、行氣止痛的角色,與其他藥物相互配合,共同達到治療食積氣滯所致的脘腹脹滿、疼痛等症狀的效果。

萊菔木香散為一味傳統中醫方劑,其組成成分包括萊菔子、木香等多種中藥材,其中加入了粟米。粟米在此方中的應用,主要基於其性味甘平,具有和胃健脾、利濕止瀉的功效。中醫認為,粟米能夠調和諸葯,增強整個方劑的溫和性質,使其更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同時,粟米還能補益脾胃,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情況尤為適用。在萊菔木香散中,粟米與萊菔子、木香等葯物相互配合,共同發揮行氣消脹、健脾和胃的作用,適用于治療脘腹脹滿、食積不化等症狀。此外,粟米作為日常食物,其安全性高,長期服用亦無明顯副作用,故被廣泛用於中藥方劑中,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及患者對葯物的耐受性。

萊菔木香散中加入橘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寬中: 橘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理氣寬中、行氣止痛的作用。方中木香、萊菔子皆有行氣消脹之效,橘皮的加入可增強此功效,幫助氣機流通,緩解胸腹脹滿、疼痛等症狀。
  2. 疏肝健脾: 橘皮能疏肝理氣,健脾和胃,與萊菔子、木香等藥物共同作用,可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有利於消除食積,緩解消化不良所致的腹脹、腹痛等症狀。

萊菔木香散中加入巴豆,乃因其具有瀉下攻積之效,用以治療寒凝氣滯,腹痛便祕等症。巴豆性峻烈,具有潤腸通便之功,能驅除腸道積滯,促進腸蠕動,緩解便祕。

同時,巴豆又可溫寒止痛,配合萊菔子、木香等藥物,可散寒止痛,調和氣血,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腹脹、便祕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萊菔木香散中包含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 木香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肝經。其善於行氣止痛,可疏肝解鬱,解除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腹脹滿、胃脘疼痛等症。萊菔木香散常用於治療肝鬱氣滯、脾胃不和所致的胃脘疼痛、腹脹、噯氣等症狀,木香的疏肝理氣作用在此發揮重要作用。
  2. 健脾消食: 木香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能促進脾胃消化功能,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萊菔木香散中常配合其他健脾消食的藥物,共同發揮增強脾胃功能、促進食物消化的作用。

主治功效


萊菔木香散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萊菔木香散,主治「五膈氣,喘促,腹脅脹滿,胸膈不快,痰逆噁心,不思飲食。」 此方劑主要針對氣機不暢、痰濕阻滯所導致的各種症狀,進行調理。

治療原理分析:

綜合古籍記載,此方劑的組成及功效如下:

  • 萊菔子: 消食化積,降氣化痰。此為君藥,針對食積、痰阻之本,既能消食導滯,又能降氣平喘,化痰止咳。
  • 粟米: 健脾和胃,益腎固精。此為臣藥,輔助萊菔子消食化積,同時健運脾胃,為化痰祛濕提供動力。
  • 橘皮: 理氣寬胸,燥濕化痰。此為佐藥,加強理氣化痰之效,並能寬胸理氣,緩解胸膈不快、腹脅脹滿等症。
  • 木香: 行氣止痛,溫中和胃。此亦為佐藥,與橘皮協同,增強行氣止痛之力,尤其針對氣滯所致的脹滿、疼痛有良效,並能溫中和胃,改善噁心、不思飲食等症。
  • 巴豆: 瀉下逐水,祛風解毒。此為使藥,用量極少,且需與前三味同炒至焦黃,去其峻烈之性。主要取其開通閉塞、破積逐水之力,以助消積化痰,通暢氣機。但因其性猛烈,用量和炮製方法都需嚴格控制。

從組方來看,此方以消食化痰、降氣平喘為主,兼以理氣和胃、溫中散寒。萊菔子、粟米針對食積痰阻的病因;橘皮、木香加強理氣行滯之力;巴豆雖用量甚微,但能開通閉塞,協助諸藥發揮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消積化痰、行氣止痛、降逆平喘之功。

主治症狀分析:

  • 五膈氣: 「膈」指膈膜,古人認為膈上有五處易受邪氣阻滯,導致氣機不暢,從而產生胸悶、氣喘等症狀。「五膈氣」泛指因痰、食、氣、血、寒等邪氣阻滯膈膜,導致氣機不暢的病症。此方以萊菔子、橘皮、木香等理氣化痰之藥為主,正是針對「膈氣」的病機。
  • 喘促: 氣機不暢,痰阻氣道,導致呼吸困難、喘促不安。萊菔子降氣平喘,橘皮化痰,木香行氣,均有助於緩解喘促症狀。
  • 腹脅脹滿: 氣機鬱滯,阻於中焦,導致腹部及兩脅脹滿不適。此方中橘皮、木香均能行氣止痛,疏通氣機,故能消脹滿。
  • 胸膈不快: 氣機不暢,阻於胸膈,產生胸悶不舒的感覺。橘皮理氣寬胸,木香行氣止痛,皆可緩解此症。
  • 痰逆噁心: 痰濕阻滯,胃氣上逆,導致噁心、嘔吐痰涎。萊菔子降氣化痰,粟米健脾和胃,橘皮燥濕化痰,木香溫中和胃,均有助於止嘔。
  • 不思飲食: 脾胃失和,運化失司,導致食慾不振。粟米健脾和胃,木香溫中和胃,皆可改善食慾。

綜上所述,萊菔木香散通過消食化痰、理氣和胃、降逆平喘等作用,針對五膈氣所導致的各種症狀進行治療,是一首標本兼治的良方。

傳統服藥法


萊菔子2兩,粟米1兩半,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巴豆(肥大者)30枚(去皮,乾瓦石器內與上三味同炒,候藥焦黑色,揀去巴豆不用),木香1分。
上為散。
每服2錢匕,用煮萊菔湯調下。或以生薑汁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丸,萊菔湯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瀉下通便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食慾不振噯氣氣喘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嘔吐多痰噁心反胃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萊菔木香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六十二。 組成:萊菔子2兩,粟米1兩半,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巴豆(肥大者)30枚(去皮,于瓦石器內與上3味同炒,候藥焦黑色,揀去巴豆不用),木香1分。 主治:五膈氣,喘促,腹脅脹滿,胸膈不快,痰逆惡心,不思飲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