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腫飲

XIAO ZHONG YI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玉案》卷五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2.1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0%
脾經 17%
心經 17%
胃經 8%
膽經 8%
腎經 8%
肺經 4%
心包經 4%
肝經
脾經
心經
胃經
膽經
腎經
肺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消腫飲中包含五靈脂,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五靈脂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其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從而減輕腫脹和疼痛。
  2. 利水消腫:五靈脂還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可以促進體內多餘水分的排出,對於水腫、腹水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在消腫飲中加入五靈脂,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利水消腫等多重作用,對於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腫脹有積極的意義。

消腫飲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其 溫經散寒、活血化瘀 的功效。

肉桂味辛甘,性熱,入心、肝、腎經,能溫通經絡,散寒止痛,並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化解瘀滯。對於寒凝血瘀導致的腫痛,肉桂可起到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的雙重作用,加速腫脹消退。

此外,肉桂還能 溫補脾腎,對於因脾腎虛寒導致的腫脹,亦有輔助治療作用。

消腫飲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川芎性溫,味辛,入肝、心包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效。消腫飲多用於瘀血阻滯、腫痛疼痛等症,川芎可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減輕腫痛。
  2. 通絡止痛:川芎能通經活絡,疏通氣血運行,對於因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腫痛,可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同時,川芎亦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有助於消腫止痛。

消腫飲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血瘀引起的腫痛,當歸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流通,消散瘀血,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2. 補血養血,改善循環:當歸具有補血養血的功效,能改善血液循環,增強機體抵抗力,進而幫助消腫。對於體虛血瘀導致的腫痛,當歸能起到雙向調節作用,既能消散瘀血,又能補益氣血,達到更好的療效。

消腫飲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通經活絡,消腫止痛: 川牛膝性溫,入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絡、消腫止痛的功效。其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消散腫脹,緩解疼痛。
  2. 利水消腫: 川牛膝亦有利水滲濕之效,能促進體內多餘水分排出,有助於消除水腫。對於因濕熱、瘀血阻滯導致的腫脹,川牛膝可起到疏通經絡、利水消腫的功效。

消腫飲中包含青皮,主要原因有二:

  1. 行氣消腫: 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消積、化痰止咳、散結消腫之效。對於因氣滯血瘀、痰濕阻滯引起的腫脹,青皮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2. 活血化瘀: 青皮中含有揮發油、黃酮類化合物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對於因瘀血阻滯引起的腫脹,青皮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從而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

消腫飲中包含延胡索,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行氣止痛:延胡索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消腫飲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而延胡索的活血化瘀作用可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緩解疼痛,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2. 疏肝解鬱:延胡索亦有疏肝解鬱之效。消腫飲所針對的病症,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常伴有肝氣鬱結,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延胡索能疏肝解鬱,使氣血流通,更利於消腫止痛。

消腫飲中包含黑牽牛,主要基於其瀉下通便消腫利水的功效。

黑牽牛性寒,味苦,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瀉下逐水、消腫散結的作用。當身體出現水腫、腹脹、便祕等症狀時,黑牽牛可通過促進腸道蠕動,增加排泄,達到消腫利水、通便的效果。

然而,黑牽牛毒性較大,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主治功效


消腫飲主治功效分析

消腫飲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 血腫: 《丹臺玉案》中明確指出「消腫飲,治症同前」,而前文提到了「紫金錠,治血鼓。並血瘕血腫。」,由此推斷消腫飲亦可治療血腫。
  • 氣腫: 《秘珍濟陰》指出「凡時消時復謂之氣腫,胸腹脹急,宜服消腫紫蘇飲。」並在歌訣中再次強調「氣腫宜用消腫飲,芎芍姜皮赤茯苓,紫蘇陳皮歸大腹,時消時復胸腫靈。」雖然此處的消腫飲與《丹臺玉案》中的消腫飲組成不同,但名稱相同且皆用於治療氣腫,可見「消腫」之名反映了該方劑的主要功效。
  • 妊娠水腫: 《秘珍濟陰》中提到「加味五皮飲歸芎,苓芍桑皮大腹絨,五加姜皮兼焦術,妊娠水腫此方攻。」雖然此方並非消腫飲,但提到了妊娠水腫的治療,且與消腫飲的適應症有相似之處,可作為參考。

治療原理分析

消腫飲的藥物組成包括:五靈脂、肉桂、川芎、當歸、川牛膝、青皮、延胡索、黑牽牛、生薑。從這些藥物的功效來看,消腫飲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活血化瘀: 五靈脂、川芎、延胡索皆有活血化瘀之效,當歸能養血調經,這些藥物共同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從而減輕血腫。
  2. 溫經散寒、補火助陽: 肉桂可溫經散寒、補火助陽,用於血腫時有助於溫通經脈,推動血腫的吸收。
  3. 行氣利水: 青皮疏肝解鬱,兼能行氣;川牛膝能利水消腫;黑牽牛瀉下逐水,能加強利水的作用。這些藥物共同作用,可促進氣機運行,消除水腫。

總結:

消腫飲以活血化瘀、溫經散寒、行氣利水為主要治療原則,通過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氣機運行、消除水濕等途徑,達到消腫的目的。適用於血腫、氣腫等病症。

傳統服藥法


五靈脂1錢5分,肉桂1錢5分,川芎1錢5分,當歸1錢5分,牛膝1錢,青皮1錢,玄胡索2錢,黑牽牛2錢。
加生薑5片,水煎,空心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慢性肝硬化

相同名稱方劑


消腫飲, 出處:《玉案》卷五。 組成:五靈脂1錢5分,肉桂1錢5分,川芎1錢5分,當歸1錢5分,牛膝1錢,青皮1錢,玄胡索2錢,黑牽牛2錢。 主治:血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